說起李缽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很陌生。
但要說起《情深深雨濛濛》中的方瑜,大家一定會恍然大悟:哦,是她呀!
或許有人覺得很奇怪,當年《情深雨濛濛》那麼火,連一些小配角也迎來了事業高峰。
但為什麼在劇中,戲份不算少的「女三號」方瑜的飾演者李釙卻不見了蹤影?
其實很簡單,因為她生病了。
在事業巔峰時期遭遇病痛打擊,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痛苦。
而李缽之所以讓大家念念不忘, 也因為她生前的願望並沒有完成, 帶著諸多遺憾離開了人世。
{還2}1
1976年,李鈀出生在陝西西安。
父母從小就對她嚴格要求,並且為女兒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使李缽身上從小就有一種濃厚的書卷氣息。
其實,李釔剛出生時不叫李缽,而叫李鬱。
父母的本意是希望女兒一輩子都遠離憂鬱,快快樂樂地度過一生。
可是,上學的時候,小夥伴總是拿她的名字打趣,一直「李鬱悶」「李憂鬱」地叫她。
叫的次數多了, 李鬱真的成了“李鬱悶”,纏著父母給她改了名。
父母也知道了名字帶給女兒的困擾,連忙給她改成了李欣。
頂著李欣這個名字,她成功考上上海戲劇學院,和李冰冰,任泉等人成了同學。
雖然是表演系的學生, 但李欣不想做演員。
剛進大學,她的想法是,好好學習,考上博士,留校任教。
是的,李欣最初的夢想是當老師。
所以,當同班同學任泉和李冰冰靠著拍廣告賺的盆滿缽滿時,李欣卻一點兒也不羨慕,而是沈下心來打好基本功。
不過,雖然對外出賺錢沒興趣,但學校裡的活動,李欣可是個不落。
雖然她長相溫婉,但內裡卻有著一顆喜劇人的心。
每次藝術節或文藝晚會,別的同學都想方設法地展現鋼琴、舞蹈等才藝。
李欣偏偏不走尋常路,決定出其不意,為大家表演小品。
而且她覺得,既然要逗大家笑,那小品的劇本必須是自己寫的,否則表演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小品,沒有那麼好的效果。
所以,從劇本到表演,李欣每次都是全程參與。
當然,她的節目效果也是最好的,常常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同學們也稱她為「女版周星馳」。
不出意外的話,李欣可以在喜劇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但是,一般情況下, 不意外的話那就是出意外了。
眼看著這個長了一張大家閨秀的臉的女同學,沒有一點溫柔的氣質,老師痛心疾首,覺得喜劇表演耽誤了她的美貌,勸她接一些美女的角色來轉型。
李欣卻不太樂意,還對老師說:“我能靠才華吃飯,為什麼要靠臉呢?”
轉折發生在一個暑假。
當時,正是瓊瑤劇在大陸流行的時候,成為“瓊女郎”,是許多有表演夢的女孩的夢想。
正巧那時,瓊瑤公開為電視劇《情深雨濛濛》選角,李欣的一個同學看上了「可雲」這個角色。
但她又害怕競爭太激烈,心裡沒底,只能請李欣跟自己一起去,給自己壯膽。
李欣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 你想要什麼,偏偏就得不到,你不想要的,偏有人往你懷裡塞。
朋友落選了, 從來沒想過當演員的李欣卻被劇組看上了。
不過,劇組不是讓她飾演“可雲”,而是看中她溫婉又帶著書卷氣的外表,邀請她飾演“方瑜”。
李欣並沒有答應,因為她並沒有做任何準備。
但瓊瑤卻認定了她就是方瑜,又專門去學校請她出演。
老師知道後,苦口婆心地勸她:“你的氣質很適合做演員,要是只做老師那太可惜了, 再說,你先去試試,實在不喜歡做演員你再回來。”
被老師說的有些動心,李欣決定去試試。
不過,在進組前,導演覺得「李欣」這個名字太過大眾化,不利於觀眾記憶,讓她想個藝名。
想來想去,李欣在自己原來名字的基礎上改了一個字,給自己取名叫「李缽」。
誰也沒想到,《情深雨濛濛》會火的一塌糊塗,直接將一眾演員送上了事業巔峰。
而有著清純外表和精湛演技的李缽也不例外。
之後,她又出演了《末代皇妃》《恰同學少年》等一系列作品,也贏得了一致好評。
事業達到巔峰的同時,她的愛情也開花結果。
{還2}2
憑藉著「方瑜」一角走紅後,李釙的通告越來越多。
有一次做節目時,她遇到了剛走出校園大門的黃曉明。
黃曉明比她小一歲,剛開始闖蕩娛樂圈,也沒有後來的油膩,反而滿臉青澀。
初出茅廬的曉明同學對溫婉可人的李鈸一見鍾情,隨即展開了攻勢。
因為他還是個窮學生, 身上沒有太多的錢,所以只能在心思上花功夫。
李釙走到哪裡,曉明就跟到哪裡,對她噓寒問暖,給她煮飯送水。
在這樣溫柔的包圍下, 李缽很快就招架不住,答應了他的追求。
可是,隨著李釙名氣越來越大, 工作越來越多,兩人在一起的時間也越來越短。
而恰巧那段時間,曉明同學的演藝生涯處處碰壁,導致和女友的差距越來越大。
漸漸地,兩人變得無話可說。
最終,沒有人明確地提出分手,但他們都心知肚明,兩人已經走不下去了, 這段戀情只能不了了之。
後來,當曉明同學結婚的時候,婚禮極盡奢華,對小嬌妻也是有求必應。
所以說,人的出場順序真的很重要。
和初戀分手後,李釔來不及多想, 又投入了電視劇《獵豹出擊》的拍攝。
在拍攝期間,她認識了同為演員的邵兵。
戲份殺青的時候,兩人的感情從戲裡延伸到戲外,成了男女朋友。
不過,因為兩人工作都比較忙, 所以並不能每天都在一起。
但有了上次失戀的經歷,李釙對這段感情更加看重,即使不見面,也會時常製造一些小驚喜來維持新鮮感。
有一次情人節, 李缽和男友在兩個不同的城市拍攝,剛一收工,她就急忙坐上飛機去了男友所在的城市,準備給對方一個驚喜。
但兩人剛見面,男友卻並沒有想像中的驚喜,而是問道:“你怎麼來了?”
李缽雖然對男友的態度不太滿意,不過她覺得這可能是男友太累的緣故,因而並沒有往心裡去。
但緊接著,男友又說:“既然你來了, 幫我整理一下衣櫃吧。”
李釙這才有些鬱悶地說:“我專門坐飛機過來陪你過節, 你就這個態度?”
不過,說歸說,她還是打開了衣櫃,準備收拾。
結果,一打開櫃門,就看見一大束玫瑰花靜靜躺在衣櫃裡。
李缽鬱悶的心情一掃而空,感動的不知道該說什麼。
原來,男友早就知道她要過來,特意為她製造了一份驚喜。
可是,即使兩人再小心翼翼地維護這段感情,也敵不過時間和距離。
由於聚少離多,兩年後,兩人最後還是以分手收場。
和邵兵分手後,李釙傷心不已,為了忘掉痛苦,她只能沒日沒夜拼命地工作。
最嚴重的一次,她連續五天都沒有合眼。
不知道是不是這樣晝夜顛倒的生活損壞了她的身體,才有了後來的悲劇。
在一次晚會上, 李釙認識了身為「京城四少」的汪雨。
自從出現在公眾視野裡,汪雨身邊的女朋友就沒斷過,而且都是美艷絕倫的女明星。
最開始,他的女朋友是女星張敏,後來又成了黃奕,之後,他又和陳紫函傳出緋聞。
總之,由於換女朋友太頻繁,觀眾對他的印象就是一副浪子的形象。
所以,剛開始,李缽對他也沒有好感。
但汪雨一看見溫婉舒展的李缽,立刻被她的氣質所吸引,展開了猛烈的追求。
當時,李釙還沉浸在失戀的陰影中不能自拔, 根本沒有心思開始新的戀情。
再說,汪雨當時對感情的形象實在不太好,讓她沒有好印象。
所以李缽拒絕了他的追求。
但正是因為她的拒絕, 讓汪雨覺得,李釙是個特別的女孩。
因為他身邊雖然圍著很多人,但大多數都是看在他的錢的面子上才接近他的,所以很少人會直接拒絕他。
李缽的反應讓他更加堅定了要追求她的決心。
第二天,李釙剛收工準備回家, 就看見汪雨抱著一束花來接她。
之後每天,對方不是要請她吃飯,就是要送她花。
看著對方這麼真誠,李缽也漸漸卸下了防備,但她心裡還是不太放心。
她對汪雨說:“你女朋友那麼多,萬一我答應了你,你就不喜歡我了怎麼辦?”
汪雨連忙表示自己已經跟所有女友都分手了, 現在是單身。
看著對方真誠的眼神,李釙決定給自己一次機會。
於是就答應了對方的追求。
沒想到汪雨這次,真的是「浪子回頭」了,跟李釙談戀愛期間一直很低調,甚至大家都不知道他們在一起了。
而且他也真的做到了“只為一個人”,不再出去拈花惹草。
就在李釙覺得這次終於找到了真愛,兩人能長久走下去時,一個更大的悲傷正在向她靠近。
有次李缽去醫院正常做體檢,結果卻被告知自己罹患了重病,必須化療做手術。
這個結果讓李釙一時間無法接受,畢竟自己才30歲,人生才剛開始,怎麼可能這麼倒楣?
但看著診斷書的文字,她也只能接受現實。
回到家, 李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男友提出分手。
無緣無故要分手,汪雨自然不同意,連忙問她發生了什麼事?
李釙這才拿出診斷書,哭著說:“我不想拖累你。”
看著女友滿臉淚痕,汪雨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直到他們跑了三家醫院,都得出了一樣的結論,才不得不接受現實。
但汪雨堅決不同意分手,始終陪在女友身邊,他相信女友一定能痊癒。
哭過之後,李釙打起精神,全力配合醫生治療。
不僅如此,她還像個沒事人一樣堅持工作,從來沒有跟其他人說過自己的病症。
拖著生病的身體,她還參加了《舞林大會》這檔節目,在節目中她每跳一個動作就疼的直抽冷氣,但仍然堅持了下來。
不過,雖然李缽堅持配合治療,但仍無法阻擋病情的快速擴散。
2009年,在跟病魔抗爭兩年之後,她永遠離開了。
讓人意外地,是男友汪雨之後的表現。
{還2}3
李釙離世的消息傳出來,大家才知道這個堅強的女孩這兩年到底經歷了什麼。
許多好友哭著來送她最後一程。
在李缽的葬禮上, 汪雨以她男友的身份出席,並送上挽聯:汪雨泣訴,願你在那邊一切都好。
大家這才知道,原來兩人已經談了兩年的戀愛。
李釙生前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嫁給汪雨,汪雨也承諾過等她病情好轉,就娶她進門。
但兩人都沒有等到這一天,為了圓夢, 李釙是穿著婚紗下葬的。
李缽離開後,很多人都覺得汪雨可能會恢復以前的「浪子」形象。
但沒想到,他真的收了心,不只沒有了緋聞,也比從前低調了許多。
而且他還非常關心李釙的父母,常常去看他們,幫老人走出喪女之痛。
還有觀眾在他去給李釙掃墓時偶遇過他,甚至有人說,在李鈀離開後的十年裡,他每年都堅持去掃墓。
但這個說法並沒有被證實。
其實在李缽離開幾年後,汪雨就結婚了,妻子叫王菲菲,也是女星。
兩人還生了兒一女, 只不過因為他們過於低調而沒有多少人知道罷了。
很多熱愛李缽的觀眾在知道汪雨成家後都覺得他對不起李缽。
其實不是的,斯人已逝,而活著的人也要開始新的生活,相信這也是李缽最想看到的。
反倒是李釔的媽媽, 一直沒能走出喪女之痛,每逢一些團圓的日子,她都要放下所有事情去陪女兒,不讓女兒孤單。
即使女兒離開已經十幾年了, 可每次提起,老人家都是一臉淚水。
李釙的一生,雖然短暫,卻很精彩。
希望愛她的人,也都能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