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胡靜,許多人知道的標籤是《大明宮詞》、《孝莊秘史》等等系列歷史劇裡的優秀角色,還有她遠嫁馬來西亞的「豪門太太」身分。但要拿到這些標籤並沒有那麼容易,胡靜走上今天看似「捷徑」的路,背後是她人格魅力和堅定理想的共同作用。
她取得現在的成就背後經歷了許多別人不知道的付出,無論是她在人生的哪個階段,她都勇往直前,用意志力熬過一次次的艱難挫折。嫁到馬來西亞這些年,她更是時刻都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結婚生子十餘年,始終沒有改過國籍。
胡靜的人生也是經典的逆襲。她沒有出生在什麼條件優渥的家庭,只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土生土長的一名普通漢族女孩,她的童年也沒有什麼耗心勞力的早教,如果說什麼和她後來選擇了舞蹈和表演有關,頂多只能算上她自己的天賦。
在那個幾乎人人都能歌善舞的地方,小胡靜也天生就很喜愛跳舞,當地有什麼節日,她也很喜歡出去湊熱鬧。讀小學的時候她就在課業之外參加學生自發性組織的舞蹈隊,雖然談不上什麼專業性,但卻讓胡靜找到了自己心中的方向。
她11歲時遇到了中央民族學院來本地招生,原本以為大好機會已經到來,只要自己能力過關就能入學。但她不清楚學院此行只招收少數族裔學生。
身為漢族,本身就不在招生考慮範圍內。年幼的她並不清楚這些差別,只知道自己等在考場門口想爭取一個機會。
沒想到真的打動了主考官,對方見她有天資又肯努力,破格給了她一個機會。開心入學的胡靜沒想到,今後等待自己的會是嚴苛到髮指的練習和身處濟濟人才中對自己產生的質疑。
身邊的同學都是動輒五六年舞蹈功底的專業生,只參加過業餘訓練的胡靜很快就跟不上大家的進度了。而且在跳舞這一行想做出成績很難,那麼多舞蹈專業生,最後能出名成為大師,靠本職養活了自己的少之又少。
在精神和身體的雙重壓力之下,胡靜也不是鋼鐵做的,她也曾萌生過退出的想法,甚至往家裡寫過好幾次信表示自己不想繼續在學院學跳舞了。但家人鼓勵她堅持下來,畢竟在頂尖學府的機會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
崩潰過後胡靜接受了現實,抹把臉繼續練習,比別人付出百倍努力,不僅要追趕上進度,還要比別人跳得更好。
6年後,她基本上出師了,成為了專業舞者,只是和預想中一樣,只能作為歌手背後無人問津的伴舞。 因為不甘心一直這樣,她把目光放進中戲了。經過從無到有的艱難準備,胡靜成了中戲96屆的新生。在這裡她第一次被演戲的體驗震撼了。
大二時她接了一部《網路時代的愛情》,有了一些小名氣,但她很清醒,沒有立刻把精力放到拍戲上,而是老老實實把自己剩下兩年的課程讀完。只不過等她畢業之後已經有很多同學有了一些作品,紅了起來,譬如章子怡、袁泉等人。她才開始從頭摸索,到處找機會。
還好明珠總不會蒙塵,《孝莊秘史》開播之後,她迅速吸引了觀眾的目光,也讓業內導演注意到了她,於是又有了後來的一系列《康熙秘史》、《楊門虎將》 ,她成了觀眾心目中可以信任的古裝戲東方美人。
事業日漸成熟,感情也自然而然地到來了,胡靜和後來的老公,馬來西亞扶手上家庭出身的朱兆祥,相識於一場飯局,那時她剛拍完《千杯不醉》,跟著劇組跑宣傳跑的熱火朝天,有一場是去東南亞,導演爾冬升為她引薦了朱兆祥。
即使知道對方家大業大,也對自己表達了好感。 胡靜還是很謹慎,她希望自己遇到的是真正能互相成就的愛情,而不會盲目因為對方條件好就以為撿到了寶。 朱兆祥也確實是很喜歡胡靜,沒有一點“豪門”的架子,非常花心思開啟了“追妻路”
兩人工作一個常在國內,一個治理企業常在馬來,但無論多忙,朱兆祥每週都會抽空花十個小時在路上探班胡靜。 2008年,終於確定心意的兩人在馬來西亞辦了一場豪華婚禮,胡靜開始暫緩自己的工作,考慮更多地投入婚姻生活。
隔年,他們的孩子出生了,為了照顧孩子,也為了融入丈夫的家人,她開始學習馬來語和英語,逐漸適應了在馬來西亞的生活,時不時想念家人也會回國探望。
婆婆對這個媳婦滿意到了極點,一直想讓她徹底加入馬來籍,以後也一直生活在一起。不過十四年過去了,胡靜自己依舊沒這個打算,她心中有著對祖國的深刻感情,不願為了婚姻放棄自己對家鄉的愛。
現在她已經和丈夫的家人相處得非常融洽,最近孩子長大一些,不需要媽媽無時無刻地照看了,她開始重回國內的演藝市場,演出風格也有所轉變,近年來的影視作品《人民的名義》 、《橘紅年代》等都有她的傾情出演。
胡靜用實力證明,自己從不是嫁入豪門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貴婦,她始終都是靠自己的智慧、能力和人格魅力闖蕩屬於自己的天地的女強人。她正以強勢回歸演藝圈的姿態,告訴我們女人從來不是自己丈夫的附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