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克薩哈是滿洲正白旗人,多爾袞去世後,蘇克薩哈因率先告發多爾袞“陰謀篡逆”得到順治賞識,屢受提拔,一直做到領侍衛大臣加太子太保。
索尼、遏必隆、鰲拜三人都屬於黃旗人,在皇太極去世時,因為擁立順治登基,都遭受過多爾袞打擊。多爾袞去世後,都受到重用。
但因為黃、白兩旗歷史上有積怨,索尼三人自然結合在一起,同正白旗的蘇克薩哈哦對立。
順治過世前,因為康熙年紀幼小,任命索尼三人和蘇、薩哈四人為輔政大臣。四人中,索尼威望最高,名列第一,但年老多病,精力不足。遏必隆缺乏主見。蘇克薩哈名列第二,才思敏捷,親近漢官;鰲拜雖然排在最末,但他自恃功高,行事霸道,朝臣大多害怕他。
鰲拜十分清楚,只有蘇克薩哈才是自己爬上更高權位的絆腳石,所以他想盡辦法扳倒蘇克薩哈。
鰲拜利用之前多爾袞在關內圈地偏袒正白旗,壓制黃旗這件事作為突破口,重新挑起黃白兩旗矛盾,以此打擊蘇克薩哈。
清朝入關時,曾在北京周邊五百里圈地,分給八旗。多爾袞將較好的土地留給隸屬自己的正白旗,而將較差的土地分給了鑲黃旗,引起鑲黃旗上下官兵不滿。這時多爾袞已死多年,鰲拜便想將已分定的鑲黃、正白土地進行調換。索尼、遏必隆兩人樂見其成,附和鰲拜主張。於是鰲拜暗中唆使鑲黃旗人上書請求調換土地。
大學士、戶部尚書蘇納海,認為圈地已二十多年,旗人已經在此安居,而且康熙三年曾就此事重申,不許再圈地。於是駁回鑲黃旗請求。但鰲拜還是憑藉權勢通過了換地圈地的決定。
之後,鰲拜立即派遣蘇納海、侍郎雷虎,會與直隸、山東、河南總督朱昌祚和巡撫王登聯啟動換地圈地。此時正值隆冬,百姓被迫在冰天雪地背井離鄉,苦不堪言,旗民因此失業有數十萬人。朱昌祚、王登聯名請求停止圈地,宮中太皇太后聽說此事也斥責四輔臣圈地擾民。
鰲拜聽到訊息立刻被逮捕並誅殺蘇納海、朱昌祚、王登聯,重新換人主持圈地。蘇克薩哈知道鰲拜此舉完全是針對自己,又得到索尼、遏必隆附和,自己毫無辦法,只能一言不發。
此時蘇克薩哈感到自己與鰲拜積怨已深,為了保全自己,向康熙上書,請求解除職務,去給順治守陵。但鰲拜一定要置蘇克薩哈於死地。
他夥同同黨班布爾善在遏必隆家的馬圈中密謀,誣陷蘇克薩哈「懷抱姦詐、存蓄異心、藐視主上」等二十四條罪狀,將蘇克薩哈和妻子查克旦凌遲處死。其餘兒子、孫子還有兄弟全部斬首,和蘇和薩哈有關人員一律革職。
康熙看到鰲拜的判決書後,清醒地知道這是鰲拜等人羅織的罪名,是一場赤裸裸的冤獄。康熙果斷拒絕鰲拜所請,但鰲拜自恃大權在握,一連請求數日,最後不顧康熙反對,將蘇克薩哈處以絞刑,蘇克薩哈兒子查克旦還有其他人都按原議處置,甚至蘇克薩哈媳婦分娩的胎兒,也被斬首於市。
蘇克薩哈死後,鰲拜也終於實現獨攬朝政的目的,他更加囂張,擅殺大臣、為所欲為,完全不把康熙放在眼裡。康熙最後認知到不除掉鰲拜,就不能整肅朝綱,自己就不能順利主政,後來也就有了十六歲康熙智擒鰲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