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斯汀比伯個人檔案:如何評價賈斯汀比伯的唱功?答:頂級顆粒度音色!

2023-12-23賈斯汀比伯

歐美T2,音色T0,顆粒度完美,類比周曉鷗,那英。生涯極限High C,常用咬字G4、A4,絲滑度高

賈斯汀比伯,這位憑藉一首《baby》15歲便火遍全球的童星,而後在10年巔峰職業生涯之中也完成了頂級巨星的維密演唱和大量的網絡話題。前段時間的新合作單曲《Stay》也是再次爆紅。但從2019年開始,賈斯汀比伯就因為各種疾病而退出主流舞台。根據百度百科顯示賈斯汀比伯在2019年患有憂鬱症,2020年患有萊姆病。希望他在2023年身體健康。

從唱功整體上講,賈斯汀比伯屬於非常有天賦的童聲歌手。他的生涯巔峰期偏向早期剛出道時的15-17歲,這個時期賈斯汀比伯剛好處於換聲期之前和換聲期內,還保留了大量的童聲頭聲優勢。比如說成名曲《baby》的最高音就來到了High C,而在後續的大量Live之中,賈斯汀比伯演唱的《Baby》無一例外都是降key完成的Live。

從音色上講,賈斯汀比伯的音色優勢非常炸裂,他那種一開口世界上只有他一個人的辨識度,堪稱極致。這也是賈斯汀比伯並沒有獲得重量級音樂獎項但也成為了頂級巨星流量的核心原因。他的音色邏輯,不是我們常說的技巧性歌手,而是基於自身的理解選擇性的塑造思維。

起點是童聲,他長大後其實一直在做的事情是如何保留自己童聲的音色美感,為此將童聲的頭聲泛音變化為了音色的顆粒度。 這種顆粒度具有部分煙嗓質感,又極為重視聲線的律動和統一性。換句話說,賈斯汀比伯的音色,具有一定摩擦音的顆粒度但並非是下沉市場的煙嗓,他達到了一個較高的音色美感和市場認同度。音色的確好聽,顆粒度顯著,卻無菸嗓音的空洞。

從音域上講,賈斯汀的巔峰音域是C3-C5兩個八點,但是C5的品質並非很高。整體常用在C3-A4之間,Live之中的半開麥以C3-G4居多。在音域上,因為換聲期來臨,自然會成為一個重低音音域萎縮的情況。在音域萎縮之後,賈斯汀的音域機能保持因為音色優先,所以本質上並沒有在A4以上做太多的心思。整體的邏輯是音色優先於音域。音域夠用,在CD之中也有不少的A4表現,當然以假聲或弱混居多。

從腔體上講,賈斯汀比伯具有較高的律動天賦,最大的腔體特色是極為注重支撐的聲線絲滑度。因為本身就是以音色顆粒感為主的邏輯,那麼明亮度不足的情況下,腔體的支撐聲線律動就非常重要。 是主要的聲樂美感體現,也是顆粒度區別於傳統煙嗓的核心所在。煙嗓的支撐是非常難以做到的,會產生大量漏氣和強弱不均無法控制,但是比伯的音色顆粒度依舊完成了非常高的聲線氣墊感和聲壓表現。

在技​​術上,主要是完美的咬字和支撐邏輯,在技術上集中在:腹腔支撐,面罩共鳴、上顎竇上掛和牙關咬字和頭聲加花配合。這些技術極為嫻熟沒有任何的生疏感。其中的腹腔支撐空間感完美,每個音都感覺走滿了共鳴體積,腹腔支撐拉滿,真聲胸聲厚度拉滿,面罩共鳴和頭聲的加花共鳴也足夠。

整體而言,賈斯汀的唱功是以音色辨識度見長,腔體能力兜底的類型歌手。本身音域優勢並不大,但是音樂具有強烈的個人標籤特色,音色商業效果非常頂級。 同時音樂製作的思維會偏向電子,他的音色配合電子音樂會產生非常風格美感。 在這一點,他和盆栽哥的音色屬於同一個市場領域。以下以音色、音域、腔體做具體分析。

1:音色思考:延音顆粒感體系:週曉鷗、那英的英文運用;

音色,這個商業音樂之中的核心因素。在賈斯汀比伯身上體現的競爭力主要是兩部分:童聲的明亮度和青年的顆粒度;在童聲時期,賈斯汀比伯的音色辨識度核心屬於一個基於童聲的高明亮度頭聲泛音的個人顆粒度語感。在童聲時期,賈斯汀比伯的語感塑造其實已經開始有了後來的思維──顆粒度的持續性咬字。大白話的意思是:更注重聲線的流動性,減少了音頭的明亮度,而增加了整個音高咬字的延音顆粒性。

這裡產生個人魅力音色的原因是:賈斯汀的音色處理不同於其他歌手。一般聲樂建議的基礎思維是一個音頭需要強烈的明亮度,音尾弱唱延音的思維。 這樣的思維之中,聲線呈現了兩種體現:共鳴的氣墊感和咬字的針尖感,比如說中文R&B唱法就是這個流派。但賈斯汀比伯的邏輯,更偏向一個新的體系:

音頭音尾統一化音高閉合兜底,處理注重時值延音的顆粒度音色。這個思維在中文歌手之中也有,比如說:週曉鷗、那英,就屬於這個體系。我們去聽週曉鷗和那英的歌曲時,就會發現一個很明顯的問題,他的聲線的統一性律動感極高,但是音色的毛尖化、針尖化、刺耳、明亮度不高甚至沒有,但是他們的音色會給我們一種極為厚重的顆粒感體現,沙沙的。

賈斯汀比伯在童年時期,實際上就在走這注重延音的顆粒度音色條路,唱法優劣如下:

優點:音色辨識度極高,基本上一開口就是唯一性音色。

壞處:當注意力不集中時容易偏向於大白嗓的摩擦音,會導致一定程度的倒嗓,甲杓肌厚度漸弱,音域下滑。

對比伯而言,當年齡跨過18歲後,他的音色之中少年的頭聲泛音衰退之後,這種顆粒度得到了聲帶發育的維持後,整體音色辨識度完成了轉型,一個弱版的周曉鷗音色出現了。尤其是在CD之中,賈斯汀比伯的音樂製作人也刻意以顆粒度作為核心美感,整體的音色音區都在中音區,而不是高音區的Solo性質。

週曉鷗和那英這兩位頂級顆粒度音色的歌手,他們可以唱歌30年的原因,是在於體系上依舊是穩穩駐紮在混聲體系之中,而且個人屬於全職的歌唱性歌手。而賈斯汀比伯他的個人定位其實是唱跳定位。一旦跳起來,唱的時候這種顆粒性音色歌手會非常容易走入大白嗓子。

比如說在賈斯汀比伯20歲至27歲之間,就有大量因為唱跳體力不支的演唱會之中,音色乾巴巴的、缺乏了基本的顆粒度混聲共鳴維持。這種還是較為普遍的。 但是當他坐下來靜靜的演唱時,我們會發現真的好聽,他的音色質感和周曉鷗雖然是一個體系,但是音色本身的聲帶底色依舊具有辨識度優勢。整體音色在CD和商業音樂的加持下,非常高級。

2:音域;中音歌手定位。

賈斯汀比伯CD音域:C3-C5;

賈斯汀比伯現場音域:C3-A4;

賈斯汀比伯品質音域:F3-G4;

在音域上,因為市場不同,我們的華語市場不提倡半開麥,但是歐美市場主流一般都是半開麥。對於半開麥,賈斯汀比伯是較為依賴的。一般而言CD之中他都會有高聲部A4左右的旋律,但在Live之中很少唱。的確的確確市場不同。

在CD表現上,賈斯汀比伯的音域還是很抗打的,整體以及具有兩個八度的表現,從G4開始和音也大部分都是賈斯汀比伯自己的聲音,整體的CD表現沒有太多問題。但我們還是期待,賈斯汀比伯可以和火星哥一樣,完成開口A4,五組密集咬字的演唱會。

在腔體上,賈斯汀比伯的腔體波動因為唱跳的原因還是很大的,又有各種疾病的干擾,所以在2021年之間的表現,以CD來說腔體音色是完美的,以Live來說是合格和黴黴一個規格。


整體而言,賈斯汀比伯是一位具有較好職業唱功是歐美一線歌手,他的音色依舊在全球範圍內可以清晰的具有辨識度,單憑這一點,賈斯汀比伯的音樂生涯就會非常的久遠。 我們也期待賈斯汀比伯的新專輯會有更好的表現。當下那個少年已經長大成人,希望他可以創作一寫具有正向意義的偉大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