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智慧:人生沒有捷徑,平坦的大道是直線,是最短的

2024-12-17老子

《道德經》的第五十三章裡面,老子講述了捷徑與大道的區別,原文如下: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誇,非道也哉!

老子

這段文字的大意如下:

假如我稍微有點知識,就會順著大道行進,只是擔心會誤入歧途。

大道十分平坦,可君主卻喜好走邪路。

朝廷裡很是腐敗,田地間一片荒蕪,倉庫中空空如也。

而人君還是身著華服,腰懸利劍,酒足飯飽,錢財有餘。

這就叫做強盜頭子,根本就不是正途啊!

老子

在這一章裡面,老子表達了對昏庸無道、只知道享受的統治者的憤怒。那些統治者依靠著權力與武力,肆意壓迫百姓,搜刮榨取百姓的錢財,導致田野荒蕪,倉庫無糧,但是他們仍過著奢靡腐朽,荒淫糜爛的生活,就像強盜頭子一樣。這是違背大道、忤逆天道的混賬做法,所以這些強盜頭子最後一一滅亡,無一倖免。

那麼,為了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該怎麼做呢?老子認為應該走大道,不要去走捷徑。

很多人都認為走捷徑又快又省時,走大道的人實在是太笨了,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如果所有人都在走捷徑,那麼捷徑注定又窄又擠,更容易發生事故。

老子

而且人生哪有什麼捷徑?只有彎路。有的人相信有捷徑,那是因為他們腦子裡只想著投機取巧,這些人怕苦怕累,只想追求速成,結果欲速則不達,注定庸碌一生,一事無成。

能成功的人是沒有捷徑可以走的,他們只是練最基礎的功夫,喬峰為什麼只用最基礎的太祖長拳就能打敗一群擁有少林七十二絕技的高僧,就是因為他把太祖長拳練到了極致。傅紅雪為什麼只靠拔刀就擊敗了天下第一高手的公子羽,就是因為他每天風雨無阻地把普普通通的拔刀練習了一萬次。當你把普普通通的功夫天天刻苦練習,那就是你的絕招了。

而且說不定你認為的捷徑其實是彎路,就是斷頭路。

老子

戰國時期,商鞅到秦國求見秦孝公,一開始說得是商湯、周文王的王道,秦孝公昏昏欲睡;第二次講得是齊桓公、晉文公的霸道,秦孝公大發雷霆;最後一次講得是富國強兵之術,秦孝公以為這才是快速崛起的捷徑,大喜過望,可惜的是秦國奮六世之餘烈統一天下僅僅十四年秦王朝就滅亡了。哪比得上商湯七十里封地而王天下五百年,周文王一百里封地而王天下八百年呢?

所以人生沒有捷徑,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是唯一的捷徑。最好的捷徑就是走平坦的大道,在自己選擇的路上努力走,每天比別人付出的更多才能成功。人生就是一個質變的過程,積累,量變引起質變;再積累,然後再量變引起質變,最終獲得豐富的人生經驗,擁有完美圓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