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命運不是放棄,而是努力;命運不是運氣,而是選擇。
眾所周知,娛樂圈波雲詭譎,各色各類的人都有,其中不乏有一些大器晚成之人。
有這樣一位女演員,她曾是國家培養多年的“崑曲接班人”,卻最終為演戲放棄自己大好前程,進入了演藝圈。
我說的不是別人,正是李沁。
李沁
對於她的決定,很多人無法理解,然而,當大家了解李沁轉行原因後,卻又忍不住感慨起來。
她究竟為何轉行,背後又有著怎樣的勵志故事,為什麼眾人得知李沁轉行原因後,會感慨萬分?
<<·-天賦異稟的「崑曲接班人」-·>>
一提起李沁,或許大家總有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雖然她是當代流量小花,但她卻是大器晚成,甚至還有著「萬年不紅」的稱號。
李沁
至於為何會在她身上出現這樣尷尬的狀況呢?
或許當大家真正了解李沁,就會知道原因了。
1990年,李沁出生在江蘇省崑山市的一個普通家庭,她父母開了一家雜貨鋪,家中全靠它維持生計。
眾所周知,江蘇省崑山市是崑曲的發源地,很多人都喜歡聽崑曲、唱崑曲。
自小出生在這樣氛圍下的李沁,自然而然對崑曲有著極大的興趣。
不僅如此,她在崑曲方面還有極高的天賦。
小時候的李沁
也正是因為這樣,小學時,她選擇加入了小學組織的戲曲興趣班,開始與戲曲結下了不解之緣。
可能是因為將大部分精力放在崑曲的學習上,李沁成績可謂是“跌宕起伏”,忽高忽低、飄忽不定。
李沁
父母發現這個狀況後,一度勸說她放棄學習崑曲,但自小熱愛崑曲的李沁怎麼可能放棄?
為了得到父母的支持,小小年紀的李沁,多次向父母保證一定不會耽誤自己的學習。
李沁
看到女兒如此堅定,父母才沒說什麼。
不得不說,李沁確實厲害。在不耽誤學習的情況下,僅僅花費2年時間,她就正式登台表演,甚至還榮獲第七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金花獎。
年僅14歲,李沁就以自己的優異成績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這所學校,其實它是國家為了不讓傳統文化遺失,而專門建立的院校,招收條件極為嚴苛。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
不僅如此,查找資料我們可以發現,上海市戲校(簡稱)以推廣戲曲文化為己任,已經為全國各地培養各種京劇、崑曲人才了。
上海市戲校
言歸正傳。在校期間,李沁的崑曲水準再度得到了提升。
比較難能可貴的是,她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
李沁
要知道,上海戲曲學校那可是匯集了眾多優秀的戲曲演員,14歲的李沁能從中脫穎而出,不可謂是真厲害。
每每提起李沁,學校老師總會眼帶讚許,一致誇讚:她將來必成大器。
然而,李沁不以為然,因為她覺得自己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
這之後,李沁更是努力練習崑曲,不斷精進自己的崑曲水平,努力做到精益求精。
就算練到嗓子生澀、上火都不曾休息,可想而知,當時李沁是多麼熱愛崑曲。
先天的天賦加上後天的努力,李沁不成功那是不可能的。
李沁
果然,後來的她不僅參加各種演出,並獲得眾多獎項,據說,因為李沁表現突出,甚至受到了國家部門重視,秘密栽培了她。
李沁也被學校校長指定為戲校第五院“杜麗娘”,當成“崑曲閨門旦傳承人”來培養。
剛開始這點大家都不知道,直到後來才得知這個秘聞。
然而,就是這樣被國家給予厚望的她,卻因為一次決定,「浪費」了國家的資源…
<<·-機緣巧合與演戲結下緣分-·>>
2008年,新版《紅樓夢》打算籌拍,因為導演李少紅喜愛戲劇,加之,她偶然發現曹雪芹那個年代崑曲盛行,從那時就有「崑曲六百年,百戲之母」的說法。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導演決心邀請與崑曲相關的人物來演出《紅樓夢》中的角色,尤其是薛寶釵一角。
可惜,篩選了很多人,李少紅卻始終未能找到合適的人選。
李少紅
眼看開拍勢在必行,這可把她愁壞了。
正在李少紅一籌莫展之際,一個人出現在她的視線裡,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李沁。
當時李少紅看了李沁一則演出後,立刻找到學校,想邀請她參演。
李沁
誰料,被當時的學校校長一口回絕。 只因為李沁是國家秘密培養的人才,是定向培養的重點對象。
就算是這樣,李少紅還是不肯罷休,她可是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如此合適的人選。
李少紅談李沁
就這樣,李少紅輾轉找到了李沁的父母。
本以為此行會很順利,但讓李少紅萬萬沒想到,居然再次遭遇「滑鐵盧」!
李沁父母得知這個消息後,也表示了強烈的反對。畢竟他們的女兒,他們自己知道,怎麼可能適合進入演藝圈那樣雲龍混雜的地方?
一時間,李少紅和李沁父母僵持不下,後來還是李少紅提出了:咱們在這爭執也沒用,還是問問孩子的意見吧。
父母想了想,答應了下來。
就這樣,最終決定權落在了李沁手中。
<<·——意外的選擇——·>>
雖然決定權給了李沁,但這不代表她很快就做出了選擇,畢竟她需要暫時離開崑曲的舞台,接觸到一個未知領域。
思索很久之後,李沁選擇了出演《紅樓夢》,因為她覺得能夠有這次機會,自己很幸運,同時,她也想挑戰自己。
當事人都同意了,學校也沒辦法說什麼,只能忍住疼為李沁辦理了休學,但臨走之前,校長對李沁:演完了,趕緊回來,繼續學習。
李沁堅定的點了點頭。
然而,彼時的李沁未曾想過這次決定,會就此改變她的人生軌跡…
我相信看過新版《紅樓夢》的人都可以看出來,雖然李沁沒有演戲基礎,但她演的還算不錯,當然,我覺得,這還要歸功於李沁的戲劇功底。
《紅樓夢》一播出,李沁就以少年薛寶釵一角,直接榮獲影視盛典金南方年度最受媒體歡迎關注獎和金南方年度最佳新人獎。
不得不說,這位「小花」確實厲害!
而這之後,李沁正如校長所擔心的那樣,她並沒有選擇回去繼續學業,而是繼續留在了演藝圈。
至於原因,李沁曾公開說:拍《紅樓夢》時,整整花了四年時間,這四年佔據了她太多時間,想要回去繼續學習崑曲,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得知原因後,眾人都不禁慨嘆:人生際遇確實很重要。
當然,我倒覺得,另一個原因還是因為感受過外面的花花世界,年輕的李沁為此動了心。
雖然事實究竟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知道的是,李沁確實從一個「崑曲接班人」成為了影視演員。
<<·-在演戲的道路上一騎絕塵-·>>
這之後,李沁再參演《建黨偉業》,憑藉慷慨就義的楊開慧一角獲得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新人獎。
值得注意的是,李沁確實會挑劇本。
《建黨偉業》,李沁
繼《建黨偉業》之後,一部《中國1921》再次讓她獲得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電視劇獎。
至此,她雖說剛剛出道,但確實連拿數個大獎,不可謂是真「牛」。
《中國1921》劇照
然而,任何人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之後的李沁逐漸落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那就是「劇紅人不紅」。
千金歸來劇照
她就像是被下了咒,無論電視劇多麼“紅火”,李沁卻總是被遺忘了一樣。
當然,我們不能說她的演技不好,但李沁確實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
雖然是這樣,但李沁卻沒有氣餒,始終堅定自己的內心。
最終,經過多年的積累,她終於逐漸熬出了頭。
30歲那年,李沁參演了《白鹿原》,憑藉著自己對人物的理解與演繹,不僅吸粉無數,而且還獲得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女配角獎。
這是多年後,李沁的演技第一次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李沁,《白鹿原》
這之後,李沁就像是開了掛,不僅塑造了不少深入人心的角色,而且還受邀參加了綜藝節目,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
再後來,《狼殿下》、《楚喬傳》、《建軍大業》、《慶餘年》這幾部爆款電視劇,使得李沁徹底「紅」了。
《慶餘年》,林婉兒
然而“人紅是非多”,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徹底成名後,迎接李沁的多不是讚譽,而是非議。
《楚喬傳》,李沁
對於李沁放棄崑曲,選擇投身娛樂圈的做法,不少網友不僅不贊同,甚至紛紛指責了她,聲稱李沁浪費了崑曲教育資源。
更離譜的,還有些網友稱:她見利忘義,都已經退出業界了,還用崑曲當噱頭,這是典型的博眼球。
網友熱議
當然,也有一部分網友支持李沁。畢竟無論外界如何評論這件事,李沁選擇轉行,是她個人選擇,每個人都有自己想過的生活,這都是無可置喙的。
而且我們不置可否,她如今的演技確實值得稱讚。
至於有些網友稱,她靠崑曲做噱頭。
在我看來,李沁的這種做法,雖然有這樣的嫌疑,但我們不置可否,就算李沁已經轉行,她依舊是個崑曲愛好者。
我們可以發現,李沁參與大大小小的綜藝,都曾看過她身穿崑曲服飾上台,透過自身繼續傳播崑曲。或許此舉也是想彌補自己當年的遺憾。
李沁參加綜藝表演水袖舞
關於李沁在關鍵時刻轉行這件事,其實無論是誰,都難以評斷對錯。
畢竟正如某些人所說,命運不是放棄,而是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李沁拍新版《紅樓夢》時,其實並沒有賺到很多錢。
因為當初她拿到片酬後,就被騙子騙走了全額。
李沁在節目中談論自己被騙經歷
或許也正是自己親身經歷了人世的險惡,所以李沁拍戲之餘,總會投入公益事業。
李沁也曾在訪談上,公開談論過此事。 她希望可以盡自己綿薄之力,讓大家更關注那些弱勢群體,我們能說,這樣的她不是個好演員嗎?
李沁
<<·——結語——·>>
李沁,她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學習崑曲時,她為此付出自己全部的精力;成為演員後,李沁又開始專心創作好作品。
不得不說,她是演藝圈少有的「大清醒」。
還記得「老戲骨」陳道明曾評價她:雖然李沁非科班出身,但她是一位有演技、敬業的年輕演員,平常也有努力和提高,而她每個角色基本上都是對她演技的磨礪。
陳道明
沒錯,在我看來,她正是一位低調、「佛系」的女演員,始終如一地像一個小太陽,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展現自己對事業的熱愛與追求。
記得有人曾說,幹一行就要像一行,我想李沁正是這樣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