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雞起舞」估計是很多人從小就聽過的勵志+愛國成語故事。雖然隨著歲月的流逝,故事的細節在記憶中逐漸淡弱,但大概是內容,應該還有印象。其奮發有為的精神內涵,也往往給許多有志於事業成功的人以激勵和動力。至於這個成語中的兩個人物,估計有不少人還會記得祖逖的一些事蹟,畢竟在中學歷史教材中,在許多通俗歷史文化讀物中,對他多有介紹。至於和祖逖一起「聞雞起舞」的那位年輕才俊,估計有很多人搖頭:誰啊?他都做過啥啊?下面,我們就結合史書有關記載,略述劉琨行跡。
一、初踏仕途,參與“八王之亂”
劉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縣)人,據說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與劉備有同宗)。
劉琨二十六歲時,任司隸從事之職。與石崇交遊甚厚,日以賦詩,文詠頗為當時所許。晉惠帝時,賈後擅政,秘書監賈謔參管朝政。石崇、左思、陸機、陸雲、劉琨等二十四人依附賈謔,時人號曰「二十四友』。
趙王司馬倫廢殺賈後,專擅朝政,因他的兒子司馬荂(fū)娶劉琨的姐姐,故劉琨父子兄弟得到司馬倫所委任。司馬倫篡位稱帝,以司馬荂為皇太子,劉琨為太子詹。
齊王司馬冏等討伐司馬倫時,劉琨奉命與孫會(司馬倫心腹孫秀的兒子)率宿衛兵三萬,抵禦成都王司馬穎部。黃橋之戰,劉琨大敗。
司馬倫集團覆滅後,司馬冏輔政,以劉琨父兄皆為當世名人,故特地赦免他們,任命劉琨為尚書左丞,轉司徒左長史。
成都王司馬穎等挾持晉惠帝至長安。劉琨轉而投靠東海王司馬越,統諸軍迎惠帝返回京師洛陽。以功封廣武侯。
二、就任併州,守衛晉陽
晉懷帝永嘉元年(307年),劉琨被任命為併州刺史,加振威將軍,領匈奴中郎將。在就任途中,劉琨發現,少數族入侵,漢族吏民死亡流散,“十不存二”,“死亡委危,白骨橫野”,四周強敵環伺,形勢異常嚴峻。
劉琨上任時,並州一帶爆發飢荒。寇賊繼橫,道路斷塞。劉琨沿途招募千餘人,轉戰晉陽。當時北方重鎮晉陽,府寺焚毀,殭屍蔽地,荊棘成林,豺狼滿道。劉琨固守晉陽,一面恢復生產,招聚民眾;一面不斷和前來侵擾的異族及漢族寇盜交戰。
經過劉琨大力整頓,許多流亡的晉陽本地或外地的漢族人,紛紛投奔劉琨。劉琨雖善於懷撫吏民,而不擅長控禦之術。加之劉琨素來奢華豪華,嗜好聲色犬馬,也使得許多部眾不滿、失望、離散。
徐潤因擅長音律,甚得劉琨寵信,被任命為晉陽令。徐潤恃寵驕恣,屢屢幹預政務。奮威護軍令狐盛性格剛直,多次因此事進諫劉琨,並勸劉琨除掉徐潤,劉琨不聽。徐潤多次在劉琨面前說令狐盛的壞話,污衊令狐盛有異心。劉琨沒有認真調察,就殺害了令狐盛。令狐盛的兒子令狐泥逃亡,投降了劉聰,具言劉琨虛實。
劉聰
適逢此時,上黨太守襲醇也投降劉聰,居住在雁門的烏丸再次叛亂。劉琨親率精兵,離開晉陽,鎮壓叛亂。劉聰趁機派兒子劉粲及令狐泥乘虛襲擊晉陽。太原太守高喬不戰而降,晉陽失陷,劉琨的父母一併遇害。劉琨聞知此消息後,悲痛欲絕。他聯合鮮卑族拓跋部首領猗盧,並力攻擊劉粲,大敗之,劉粲部下將士死傷十之五六。即便如此,雙方還是形成僵持之勢。
猗盧以為劉聰勢力尚強,非旦夕可滅,於是派遣部分將士協助劉琨戍守晉陽。自己率主力離開。劉琨撫慰傷痍,招集亡散,徐圖恢復。
晉愍帝即位後,拜劉琨為大將軍、總督並州諸軍事。三年,又拜劉琨為司空、總督並、冀、幽三州諸軍事。劉琨本來與猗盧約定日期,共同出兵討伐劉聰。可是拓跋部爆發內亂,猗盧父子互相殘殺,猗盧病死,部落民眾四散流離失所。
因劉琨的兒子劉遵先前在猗盧處充當人質,頗有威望。因此,部分拓跋部部眾都投靠劉遵。劉遵與猗盧部將箕澹等帥眾三萬人,馬牛羊十萬匹,一併歸附劉琨,劉琨部聲勢複振。此時,石勒率軍攻擊樂平,太守韓據向劉琨求救。劉琨自恃兵馬眾多,打算出兵。箕澹勸諫劉琨等待有利時機。劉琨不從。石勒扼守險要,設下埋伏,箕澹全軍覆沒,併州震動。恰逢此時,併州又爆發嚴重的旱災。劉琨窮蹙,不能復守併州。
三、轉戰幽州,枉死盟友之手
此時,幽州刺史鮮卑族段匹磾多次給劉琨寫信,邀請他前往,一起對抗匈奴、羯族,為朝廷效力。劉琨遂離開併州,前往幽州。段匹磾很器重劉琨,與他結為親家,約為兄弟。
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劉琨與段匹磾約定日期,共同討伐石勒。因段匹磾的堂弟末波收受石勒厚賄賂,所部按兵不動。劉琨、段匹磾勢弱,無奈退軍。晉元帝任命劉琨為侍中、太尉。
不久,段匹磾的哥哥過世。段匹磾前去奔喪。劉琨遣世子劉群率軍護送。末波率眾截擊,段匹磾敗走,劉群被俘獲。末波向劉群提出,願與劉琨結盟,聯手消滅段匹磾。事成後,以劉琨為幽州刺史。劉群寫信,告知劉琨此謀。不料,末波所遣密使被段匹磾部巡邏的兵士捕獲,密信落到段匹磾手中。段匹磾又驚又怒,將此信出示給劉琨看。劉琨慷慨激昂地說:「我既然與公同盟,志獎王室,仰憑威力,以雪國家滅亡之恥。就絕不會因自己兒子的私情,而辜負公之大義。」段匹磾本來沒有加害劉琨的意圖。聽劉琨這樣說,就準備釋放他。段匹磾的弟弟叔軍素有智謀,對段匹磾說:「晉人以前畏懼、求助我們,所以對我們友好。現在,我們骨肉相爭,對晉人來說,可是大好時機。若有人奉劉琨為首,起兵攻打我們,我們將遭滅族之災啊。劉琨的庶長子劉遵畏懼,與左長史楊橋、併州治中如綏閉門自守。段匹磾派人勸降,劉遵等固守不降。段匹磾命軍攻城。劉琨部將龍季猛斬橋、綏,率軍投降。
劉琨被軟禁的消息傳出後,遠近憤嘆。忠於劉琨的部下密謀偷襲段匹磾,營救劉琨。可惜策劃洩露,諸將皆被誅殺。王敦素來忌憚劉琨,也密遣使者,令段匹磾殺劉琨。段匹磾於是詐欺奉詔,縹殺劉琨,享年四十八歲。一代豪傑志士,至此殞命。
劉琨遇害後,東晉統治者顧忌還要依賴段匹磾抵禦石勒侵擾,於是未加追究。三年後,原劉琨屬下盧諦、溫嶠等上奏晉元帝,為劉琨申訴鳴冤。晉元帝才下詔,依禮弔祭。贈劉琨為侍中、太尉,諫柄曰愍。
參考文獻
1.(唐)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2.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3.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4.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5.白壽彝總主編、何茲全主編:《中國通史》(第五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