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人必須受苦"。埃斯庫羅斯在《獻酒者》中如是說,也是對自己的提煉。
第一位悲劇作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血腥中生活,在創傷中尋找意義。
埃斯庫羅斯是希臘悲劇作家中的第一人。他生活在古希臘的古典時代,經歷了一個巨大的軍事動盪時期。
除了是一位傑出的劇作家外,他還是波斯戰爭(包括一些最著名的戰役)的光榮老兵。
埃斯庫羅斯半身像,約西元 1-2 世紀
埃斯庫羅斯是誰?
埃斯庫羅斯於西元前 525 年出生在埃琉西斯,這裡是著名的埃琉西斯神秘之地。
正是這位作家使悲劇成為一種受人尊敬的詩歌體裁。當埃斯庫羅斯在公元前 455 年去世時,擴大了悲劇戲劇的形式。
他死於西西里的蓋拉城,可能是由於在城市狄奧尼西亞大賽中,輸給索福克勒斯後發生職業衝突,他在那裡進行了自我放逐。
人們認為,他輸給了比自己經驗更少的悲劇之父,因而義憤填膺。在他為悲劇創作做出貢獻之後,人們或許可以理解他為何感到憤憤不平,以至於退休後回到了西西里島的老家。
埃斯庫羅斯肖像
埃斯庫羅斯對悲劇戲劇最突出的貢獻,或許是他增加了第二個男主角。
在此之前,希臘戲劇演員只能與合唱團對話。這意味著許多戲劇更容易被理解為冗長、複雜的獨白,合唱團偶爾插話。
透過增加另一位演員,埃斯庫羅斯增強了舞台上人際關係的緊張程度,並為由多個角色推動的情節提供了可能性。
他對戲劇機械的使用也別出心裁。他被認為首次使用了舞台設備。
舞台設備是一種輪式裝置,主要用於將 "屍體 "推到舞台上,以達到戲劇效果。
另一種舞台設備是一種類似起重機的機器,用於在神聖場景中提升演員,例如美狄亞乘坐太陽戰車飛行的場景。
在埃斯庫羅斯之後,這些裝置的使用變得司空見慣、習以為常。
埃斯庫羅斯之死
關於埃斯庫羅斯之死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而這個故事或許不是詩人本人所希望被記住的。
埃斯庫羅斯年輕時,神諭預言他將被墜物砸中頭顱而死。
根據傳說,這個預言在埃斯庫羅斯六十七歲時應驗,當時他正在傑拉遊覽。
地中海的某些鳥類會吃烏龜。不過,要打開龜殼,它們需要將龜從高處摔下,使龜殼破裂,露出內臟。
傳說中,偉大的悲劇之父就是被一隻墜落的烏龜砸死的,大概是因為一隻大鳥把他的禿頭誤認為是一塊光滑的石頭,可以讓它把正午的美餐落在上面。
不過,埃斯庫羅斯還有更值得紀念的事情,儘管關於他之死的神話確實很有趣。
科林斯式青銅頭盔,西元前 500-490 年
光榮的勇氣
埃斯庫羅斯曾參與兩次波斯戰爭,是許多軸心戰役的老兵。
他參加了馬拉松戰役和薩拉米斯戰役,他的兄弟在馬拉松戰役中喪生。
學者們認為埃斯庫羅斯本人可能在這場戰役中受傷,這也是他的墓誌銘中唯一提到的戰役。
他的墓誌銘寫道: "雅典人埃斯庫羅斯,歐佛里翁之子,已死。這座位於杰拉谷地的墳墓掩埋了他。
馬拉鬆的聖地可以傳頌他的光輝戰績" "長髮飄飄的波斯人也知道這一點"
這是一種怎樣的生活方式。埃斯庫羅斯生活在一個極度絕望的時代,因此也是一個極度強烈的時代。
在那個時代,人們可以真正成為英雄,做出英雄的壯舉。在埃斯庫羅斯的一生中,人們在本應失敗的戰鬥中克服了一切困難。
然而,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們也確實殺死了許多其他人,做出了可怕而血腥的事情。那是一個充滿苦難的時代,但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
埃斯庫羅斯版本扉頁草圖
埃斯庫羅斯的悲劇風格
在埃斯庫羅斯的筆下,沒有一部戲劇不是像乾涸的沙漠一樣荒涼。埃斯庫羅斯是一位深受軍人經驗影響的作家,他的作品就像是軍人的作品。
其他悲劇作家的寫作彷彿是為了讓觀眾感到悲痛,與人物一起哭泣。
埃斯庫羅斯的寫作似乎只是為了傳遞淚水過後的空虛,也許還有從空虛中掙扎出來的希望的反叛精神。
總之,他的戲劇是一個殘酷的故事,講述的是不惜一切代價履行道德上的責任,以及不顧人類的恐怖而生活的故事。
這點在《波斯人》、《俄瑞斯提亞》三部曲和《被束縛的普羅米修斯》等劇本中都有體現。
在這些劇本中,劇中人物都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對他們來說,世界上似乎沒有什麼好事。
只有生活的真相,而這真相給他們各自帶來了巨大的痛苦。然而,他們並沒有放棄。
從薛西斯所在地俯瞰薩拉米斯灣和比雷埃夫斯
所有這些悲慘的苦難都包含在他的作品中。
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波斯人》,該劇主要透過大流士之子薛西斯國王的母親的視角,講述了他在薩拉米斯戰役中敗於希臘人之手的故事。
該劇於西元前 472 年在大狄奧尼西亞首演,距希臘對波斯的毀滅性勝利還不到十年。
在此應該提醒大家,埃斯庫羅斯本人也參加了薩拉米斯戰役。
雖然很難確定這類古代作品的作者意圖,但《波斯人》一直被認為是同情戰敗的波斯人的作品。
事實上,有時薛西斯和他的母親阿托莎王后的哀嘆是如此淒美,以一種超越文化或地域的方式非常人性化,以至於觀眾很難想像這些哀嘆是為了彌補勝利者和戰敗者之間的自尊心差距而寫的。
大流士的鬼魂出現在阿托撒
無論是同情還是頌揚,都是有依據的--事實上,學者們對埃斯庫羅斯的了解甚少,或許更有理由認為兩者都有依據。
埃斯庫羅斯生活在那個既充滿希望又充滿痛苦的時代,他的內心是個戰士。
他為希臘人的保存和偉大勝利而歡欣鼓舞,與戰友們一起慶祝並在舞台上紀念,這並非不可想像。
埃斯庫羅斯也很可能會同情波斯人,因為他也是戰友,也知道在戰場上流血和遭受慘敗的滋味。
"戰爭是地獄 "是詩人的修辭。在《阿伽門農》中,克萊特涅斯特拉在發現特洛伊城陷落後發表了長篇演說。
她描寫了先前自由的人民被壓在奴隸的枷鎖之下,母親、孩子和姊妹們緊緊抱著死去的家人的屍體哭泣。
在這裡,特洛伊人是可憐的,就像波斯人一樣。
普羅米修斯與禿鷹
埃斯庫羅斯作品中的人類堅韌不拔的精神
然而,即使在淒涼的氛圍中,埃斯庫羅斯也強調驕傲和堅持。在《被束縛的普羅米修斯》中,普羅米修斯是埃斯庫羅斯劇作中人性的化身:永遠反抗,永遠堅守。
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當對手試圖擊垮他時,他也絕不屈服。他在劇中的許多地方都像一個士兵,一個站在戰場上雙膝緊鎖、對命運毫不抗拒的士兵。
這就是這位士兵詩人和他的作品的論點: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堅持到底永遠是你自己的選擇。
埃斯庫羅斯不是迴避生活醜惡真相的詩人,也不是美化醜惡真相的詩人。
他不想讓恐怖變得更柔和或更容易接受,事實上,這正是埃斯庫羅斯所信奉的詛咒。
他感興趣的主要是痛苦和痛苦之後掙扎著來到這個世界的回報:智慧和做該做的事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