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螢幕上的熱門節目,當代寫實題材軍旅劇《王牌部隊》不可忽視。該劇在2021年年末在「無宣傳、無預熱」的情況下空降江蘇衛視、愛奇藝,開播以來屢創收視佳績,不僅在開播首日拿下衛視和平台的收視冠軍,劇集的話題熱度也頻頻登上微博熱搜,播出三週收視和熱度持續成長,成了今年開年的重磅大劇。
《王牌部隊》由來自廣州的著名女導演劉岩擔任總導演,黃景瑜、肖戰、鍾楚曦領銜主演,李幼斌、何政軍、毛林林特別出演,傅程鵬、徐洪浩、孫遜、侯夢莎等人主演。該劇時間橫跨近40年,從20世紀80年代至2017年,講述了一群年輕的戰士歷經磨礪、奮勇前行,最終成長為軍中王牌的故事。近年來,內地電視劇市場湧現了許多現實題材軍旅劇,這也意味著同類型題材劇要突圍,需要面臨更大的挑戰。 《王牌部隊》的故事、主創與廣州大有淵源,它為這一劇種帶來了哪些突破?三位年輕當紅演員,如何挑戰自我,貢獻出透著滿滿軍旅質感與底蘊的表演?南都記者近日專訪了該劇總導演、編劇劉岩。
「王牌部隊」原型在廣州
創作緣起對部隊和戰友的深情
《王牌部隊》的誕生,事實上與廣州有淵源。總導演、編劇劉岩,是原廣州軍區電視藝術中心主任,擁有34年軍齡的老兵。她深耕軍旅創作已20年,曾執導過《歸途如虹》《兵峰》等優秀劇作,這兩部豆瓣評分8.0之上的高分劇曾斬獲「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一、二等獎。
據悉,《王牌部隊》以原廣州軍區某部為原型,劇中女主角的其中一位原型人物,現居廣州,她原屬廣州軍區某部,離開部隊後,她在廣州開啟了創業之路。劉岩導演透露,創作《王牌部隊》的初心是她對軍人使命感和對軍隊情感的多年浸潤,由此生發出想要致敬父輩、致敬那些普普通通的戰友,致敬在她生命中出現過的令人感動的優秀軍人和故事。
談起《王牌部隊》的創作緣起,劉岩表示:「我是在軍隊開始從事導演工作的,因為出身於一個軍人家庭,我十幾歲就當兵,對軍隊有很深的感情,對家國這一類題材思考得比較多,始終有一個'主權三部曲'的夢想。廣州軍區電視藝術中心主任後,做了第一曲,是關於香港回歸的《歸途如虹》;第二部曲是關於西藏戍邊的《兵峰》;中國有300萬平方公里海疆,我想拍一部南部海疆的軍旅成長劇,這就是《王牌部隊》的創作發端。
創作這一路並不輕鬆。 2014年初,文學劇本《愛在八月》改為《王牌部隊》,劇本打磨前後歷時9年,劉岩與劇本團隊創作了70多萬字劇本,前後調整了五稿,她笑言「修改量之大讓我用壞了兩個老花眼鏡」。如此折騰的原因,劉岩說,一是因為軍旅劇要在內容上做出新意,二是時勢遷移,劇作應該尊重時代和觀眾的變化。
軍旅劇如何堅守與創新?
塑造鮮活的普通軍人,發掘故事中「人」的光芒
從《王牌部隊》的呈現來看,它為觀眾帶來了許多驚喜。黃景瑜、肖戰、鍾楚曦三位領銜主演的新鮮組合,與李幼斌、何政軍等軍旅劇「王牌陣容」配搭,新鮮與熟悉感並存。同時,故事將個體的青春成長與40年的強軍歷程結合,實現了青春敘事與厚重主題的較完美融合。
《王牌部隊》開播之初,有網友表示,沒想到軍旅題材中會穿插這麼多的情感戲,一掃軍旅劇慣有的緊張和嚴肅氣氛。對此,劉岩在訪問中透露了她的創作觀點:「我們著力刻畫一個個鮮活的普通軍人。在我們眼裡,他們是有七情六欲的、樸素的、有缺點的、有磕磕絆絆的成長代價的年輕人,他們擁有困惑的權利,也有自我破繭的能力,他們不是符號,不是生來就是王牌軍人。 他們要面對失去,面臨生死,我們注重他們在絕境環境下的情感選擇,觀眾最終在意的是人物的情感選擇,包括在小愛和大愛之間。
當代軍旅劇如何創新?劉岩表示:「所謂創新,其實是創作觀念的與時俱進,在尊重時代變化和觀眾審美變化的同時,堅守創作初心。」談到軍旅劇如何在接地氣與理想主義之間平衡,她表示:「在軍旅題材創作中,我們常會遇到一個問題,人物的塑造與精氣神是往寫實上走?光芒是我創作的總基調,也是我幾十年軍旅生涯的浸潤。
如今,《王牌部隊》播出接近尾聲,觀眾也一改先前的看法,為劇中顧一野和高粱的軍人氣質和他們牲遣小情選擇大愛大義的精神所動容。
劉岩是女性導演,身軀嬌小,卻擁有大魄力與能量,打造出部生猛硬朗的作品。身為軍旅主題少有的女性創作者,她表示,女性的身份讓自己更善於傾聽和溝通,同時也幫助其作品擁有更鮮明的情感底色,「或許因為我是女性導演,在追求激烈情節和情緒段落的同時,我更重視軍人情感的儀式化表達。
《王牌部隊》描繪了一群女兵形象。
《王牌部隊》中有不少催人淚下的情感橋段,如阿秀追火車,張飛犧牲時顧一野崩潰,高粱、顧一野雨中暴擊等,令網友紛紛淚目。過往的軍旅題材在男女敘事比重上經常不對等,通常以男性為敘述主體,而《王牌部隊》描繪了以江南徵為代表的一群女兵形象,沉穩幹練的連長趙紅櫻、善良踏實的班長韓春雨都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也成為該劇獨特的風格。
三位人氣主演
黃景瑜有軍人範,蕭戰溫暖,鍾楚曦有股勁兒
《王牌部隊》在宣布主演陣容時,黃景瑜、肖戰和鍾楚曦三位年輕人氣演員,馬上引發了外界的強烈關注。劉岩導演表示,儘管這部劇具有史詩性,但它本質上是一部成長劇,調性是熱血、青春、昂揚的,表達的是永恆的軍旅青春,所以她從一開始就確定了“符合角色、具有時代感召力」的選角原則。
對於黃景瑜,劉岩點評:「景瑜是個陽光熱情的大男孩,朝氣蓬勃,與高粱這個角色蠻契合。我看過景瑜以往的作品,他的動作完成度高,有軍人範兒,期待挖掘他的情感表達。
選擇「顧一野」的演員時,劉岩看到肖戰的作品及採訪視頻,頗有點心動,她說:「他骨子裡有種翩翩君子的氣度,有高貴感,很真誠,符合20世紀80年代的味道。一野的角色人設本身高冷,需要具有親和力及對觀眾有吸引力的演員,我相信肖戰能呈現不一樣的顧一野。會讓觀眾相信、感到溫暖。
至於鍾楚曦,劉岩不吝讚賞:“我很喜歡她身上那股勁兒,她有主動性,也很犀利,表演細膩,同時具有爆發力,她對人物的理解和表達,是讓我欣賞的。”
談到這幾位年輕演員讓導演至今難忘的幾場戲,劉岩感嘆:「三位演員為角色塑造所投入的,實在太多。記憶猶新的一場戲是雨中戲,顧一野(肖戰飾)在與高粱(黃景瑜飾)的拳擊中道出自己的情感選擇,這場戲我寫時哭了,被高粱、顧一野的兄弟情所打動。一直拍到後半夜,兩個演員盡心盡力濕透,披著毛巾止不住發抖,肖戰頭上滴著水一身泥地跑到我的監視器前看回放,說:'導演,我還可以更好,再來一條。 '景瑜也哆嗦著說:'來吧。 '最終,他們的情緒情感拍得飽滿、準確、極致,我記得喊卡後,兩人從地上爬起來,冷得大喊救命。
另外一場戲,在搶救生命垂危的高粱時,鍾楚曦飾演的江南徵在門外拼命呼喚高粱,也把監視器前的劉岩拍哭了:「鍾楚曦真是用生命在演戲,她歇斯底里拼命呼喊,用盡全身力氣衝開顧一野,她對軍人愛人的愛都在這樣強烈的情感動作中。
幾位年輕主演都不是軍人,但劉岩覺得他們對角色都有強烈的熱愛和投入精神,「我記得殺青的時候,我們都以戰友相稱,流著眼淚擁抱道別。那一刻,我覺得他們就是讓我敬重、滿身硝煙傷痕累累的戰友。
採寫:南都記者 蔡麗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