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刺客列傳》中,高漸離刺秦在荊軻傳的後半部分,這也指代高漸離繼承荊軻遺志,接過他未完成的刺殺嬴政的使命。
“慶卿成塵漸離死,異日還逢博浪沙”
公元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出荊軻出使秦國,意圖刺殺秦王。高漸離就在易水河畔為此生知己荊軻奏樂送行,荊軻踩著節奏,高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在蒼涼淒婉的音律之下,荊軻大步向秦都走去,自此兩人陰陽兩隔,也許在離別的那一刻,高漸離就已經在心裡種下了“不成功,為君復仇的想法”吧。
高漸離擅長殺狗和擊筑,荊軻在燕國和高漸離相識後,相互喝酒、相互娛樂,幾杯酒下肚後,在微醺狀態下,一人擊筑,一人舞劍,生死之交的感情就在這樣建立起來;
{IMG}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在荊軻刺殺秦王失敗後的第二年,秦統一天下,秦王下令全國統計與荊軻的朋友,高漸離也在其中,無奈之下高漸離只能帶著對摯友的深切懷念之情,隱姓埋名在宋子這個地方給人當酒保。
時間長了,高漸離是個性情中人,長時間的隱姓埋名,讓他不能向以前一樣擊筑,並且時時刻刻在想著為荊軻報仇,心裡煩悶。
一天,主家有人擊筑,時隔多年再次奏那熟悉的音律,高漸離再也忍受不住,整理衣裳拿出自己心愛的築,亮出身份,再次奏起悲亢的聲調,將這多年來的悲痛寄於琴聲中,賓客無不被感動的涕淚交加。
之後,宋子城裡的人輪流請他去做客奏樂。
{IMG}
這消息被秦始皇聽到。秦始皇召令進見,有認識他的人,就說:“這是高漸離。”
秦始皇憐惜他擅長擊筑,但是又害怕再次被刺殺,所以熏瞎了他的眼睛,讓他擊筑。
高漸離沒有自暴自棄,儘管他要做的事情是九死一生!
他需要忍受著雙目失明的痛、忍受知己死去的痛、忍受燕國滅國的痛,他沒放棄,他用自己每次精彩的演奏,讓秦始皇放鬆警惕,漸漸接近秦始皇。
儘管雙目失明,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但是為了這麼多年的堅持,為了多年前荊軻那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應勇赴義。
一日,秦始皇再次召見,高漸離便把鉛放進築中,昂首挺胸走秦王工,在擊筑靠近秦王時,高漸離舉築欲撞擊秦始皇頭部,失敗!
刺秦的壯舉再次在咸陽宮上演,儘管沒有成功,但是用自己的鮮血繼承了荊軻遺志,他無憾了。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這一日,咸陽宮下的夕陽異常的紅,也許這是老天為這位勇士踐行吧。
他昇華了,從一名無名樂師,到一名繼承荊軻遺志名垂千古的刺客!
{IMG}高漸離刺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