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他不點頭,我就不會要孩子!」王惠這句話讓郭德綱對她心存愧疚,也讓她穩坐德雲社董事長的位置,更讓繼子郭麒麟對她尊敬有加。
如今德雲社在相聲界地位舉足輕重,「德雲社少班主」郭麒麟事業也如日中天,可誰能想到他才4歲時經歷父母離異,親生母親撇下他去往日本,年幼的他跟隨爺爺奶奶生活。
此後,母親這個字在郭麒麟心中更多的是一種盼望和苦澀,直到繼母王惠出現,溫暖了他的心。
而那個留下郭麒麟遠走他國的親生母親胡中惠,看到這一幕幕,是否後悔當初的決定?
郭麒麟是天津人,生於1996年2月8日,他出生的這一年正是父親郭德綱北漂不久,為了生計發愁到焦頭爛額的時候。
據郭德綱後來回憶,那段時間經常一天連飯都吃不飽,“大蔥加點兒掛面,熬成糊糊,加點兒大醬,就這麼攪一攪,就著吃吧”
每晚睡不好覺,生病了沒錢就扛著,郭德綱說“沒人把我當人看”
這種窮困潦倒的生活連自己都快養不起了,何況還有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和剛剛生產完虛弱的妻子,一家三口拿什麼活?
終於在2000年,感覺看不到希望的胡中惠和郭德綱離婚了,留下只有4歲的郭麒麟,遠赴日本。
1 落平原,築債台,妻離子散。
其實郭德綱家境原本不算太差,父親是警察,母親是小學老師,他1973年出生,從小在天津長大。
自明清起,相聲已在京津冀地區流行,身在傳統曲藝盛行的天津,郭德綱8歲便投身藝壇,拜評書藝人高祥凱為師。
後來跟隨相聲名家常寶豐學習相聲,他涉獵廣泛,京劇,河北梆子,評劇都信手拈來。
1988年,15歲的他懷抱夢想隻身來到北京,沒想到因為個子矮,身材黑胖,一直都沒有得到登台機會,心灰意冷之下他回到天津,
來到紅橋文化館工作,拜靳金來與楊志剛為師。
在紅橋文化館,郭德綱認識了他的第一任妻子胡中惠,那時郭德綱沒有名氣,除了薪水只能靠走穴賺點兒微薄的收入。
胡中惠很看好他的才華,有情飲水飽,1994年,相識不到半年時間,胡中惠嫁給了郭德綱,那時郭德綱全身上下僅600元。
郭德綱一心想出人頭地,但現實卻將他的理想打擊的支零破碎,起初他在天津包場演出,因為缺乏經驗經營失敗,沒辦法他再次去到北京當評審演員,結果劇團拖欠工資,索要無門的他又去茶館說相聲維持生計。
郭麒麟正是在這個時候降生的,原本該是喜事,但眼前困難重重,夫妻倆顧不上太多喜悅,郭德綱更是咬緊牙關,一邊忍受著同行排擠,一邊想盡一切辦法賺錢。
生活越過越拮据,胡中惠情緒起伏大,為了家庭她操碎了心,一邊心疼郭德綱一邊憂愁未來的生活,進退兩難的局面讓她不知掉了多少眼淚,可也只能安慰自己「熬過去就好了”
兩年後,茶館倒閉,雪上加霜,郭德綱沒了工作也沒了收入,一家人窮到吃不起飯,還要帶著孩子東奔西走吃苦受累。
看著懷裡的孩子,胡中惠哭紅了眼睛,她一次次告訴自己,為了孩子,再堅持下去,熬過去就好了。
1998年,郭德綱和幾位天津的老曲藝人聚到一起,創辦了「北京相聲大會」(德雲社前身),最後因為節目單一,重複率太高讓觀眾失去興趣,這次郭德綱賠的徹徹底。
一次次失敗讓他債台高築,無奈之下做出一個決定,賣掉老家的房子還債。
這成了導火線,胡中惠崩潰了,沒了房子她和孩子怎麼辦?一家三口連個遮風避雨的地方都沒有了,這種日子還要繼續忍受下去嗎?
夫妻關係本就如履薄冰,胡中惠滿腹委屈,她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婚姻走向盡頭,她感到很無力。
望著可憐的孩子,他還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不明白為什麼媽媽和爸爸要吵架。
但什麼都需要錢,貧賤夫妻百事哀,她怎麼辦?
她不願再忍受了,2000年,胡中惠和郭德綱結束爭吵,兩個人分道揚鑣,4歲的郭麒麟跟隨郭德綱生活,胡中惠遠走日本。
過了這麼多年的窮日子,胡中惠一心只想賺錢。
在這個舉目無親的地方,她一個女人能力實在有限,個中心酸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為了賺錢,她去給人洗車,冰冷的污水讓她的雙手凍的通紅,後來又做洗碗工,因為長時間浸泡在水里,一雙手越來越粗糙,這些對她來說都不算什麼。
越是艱難胡中惠越是鬥志昂揚,心中想著孩子,她什麼苦都能忍下。
後來她又乾過售貨員和保姆,替人打掃衛生,漸漸的有了一些積蓄,生活慢慢好轉,只有夜深人靜時,對孩子和家鄉的思念讓她淚濕了枕頭,輾轉反側。
她肯吃苦,人也勤快,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日本開了一家公司,生意越做越大成了身價上億的女富豪。
父母離婚後,郭麒麟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在他的記憶裡,對父親的印像是很模糊的,只知道父親很忙,一年見面的次數一隻手就能數過來。
父子倆在一起待的最久的時間,竟然是非典爆發那一年,郭德綱在家待了一個月左右,這成為郭麒麟記憶中和父親相處最久的時候。
2 遇貴人,越平陽,東山起
當郭德綱經歷離婚,債台高築的人生低谷時,王惠對他的激勵就像燈塔,讓郭德綱向著人生的新起點進發。
1997年,王惠在河北保定參加演出時,認識了郭德綱。這個黑黑胖胖的人身上似乎有一股韌勁,別人怎麼也打不倒他,他眼神堅定有力量,讓王惠對他刮目相看。
此時郭德綱已結婚生子背負一身債務,王惠家境優渥,她生於1976年,比郭德綱小三歲。
王惠從小學習京韻大鼓,師從名家,14歲就開了個人專場,不到20歲已經在京津翼一帶小有名氣,她成名之時郭德綱還只是一個無名小卒。
2004年,王惠不顧親友的勸阻反對,毅然決然的嫁給了離婚帶著孩子還在事業低谷的郭德綱。
就在他們商量著舉辦婚禮時,王惠的父親意外離世,這件事對王惠打擊非常大,她傷心欲絕,根本沒有心思辦婚禮,結果婚禮一拖就拖到了現在。
婚後為了全力支持郭德綱的事業,王惠退出曲壇,同年郭德綱拜侯耀文為師,並且成為中國鐵路文工團簽約演員,10月底,他將「相聲大會」正式更名為「德雲社」。
此後幾年,郭德綱拍攝電影,電視劇《北平往事》《地下交通站》《低頭不見抬頭見》《追著幸福跑》還主持《今夜有戲》等多檔節目,同搭檔於謙合作相聲劇,可以說只要有機會,不管什麼樣的工作,郭德綱都肯幹。
另一頭,他的「德雲社」也不斷壯大,愛徒欒雲平,孔雲龍,岳雲鵬,都漸漸聲名鵲起,能夠獨當一面。
在郭德綱外出工作時,德雲社裡的一切都是王惠在打理著,來學藝的人都住在他們家裡,小到襪子大到衣服被褥,王惠事事親力親為,不是母親勝似母親,徒弟們都親切的稱她為「師娘」。
後來在得知德雲社快要運轉不下去時,王惠賣車賣首飾,把錢全都給了郭德綱用來救急。
經歷了幾年的風風雨雨,如今「德雲社」就是一塊響噹噹的招牌,是郭德綱復興了相聲,也讓更多年輕人喜歡上相聲。
3 予親人理解,與自己和解。
王惠和郭德綱在一起之後,沒忘記還在爺爺奶奶身邊的郭麒麟,她把郭麒麟接到身邊照顧,與師兄弟們同吃同住。
身為繼母,王惠生怕郭麒麟心思敏感,對郭麒麟說「在你成年之前,我不會生孩子,就算要生,也一定會得你的同意之後」。
這句話猶如一顆定心丸,讓郭麒麟感受到王惠的真心,他消除心中的芥蒂,和王惠的關係也越來越親密,直到現在,郭麒麟晚上工作太晚,王惠都會十分牽掛,一定要打電話詢問才肯放心。
2014年,德雲社已經火遍全國,郭德綱也終於苦盡甘來,郭麒麟在他18歲生日那天,勸說繼母王惠為他生個妹妹。
王惠聽到這話,激動的掩面哭泣,她知道郭麒麟從心底理解她,感激她,她終於等到郭麒麟對她敞開心扉的這一天。
2015年,王惠生下自己的孩子郭汾陽,郭麒麟開心的說“感謝我媽給我生了個弟弟,我比他大19歲,感覺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樣”
王惠與郭麒麟的母子情分讓人動容,而郭德綱早已把財政大權全權交給了這個對他付出一切的女人,郭德綱曾說“沒有王惠就沒有今天的郭德綱”
他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王惠的支持與鼓勵。
近幾年,郭麒麟拍攝電視劇《慶餘年》《贅耶》《平凡之路》也讓他從相聲演員成功轉型進軍影視圈。
成名之後的郭麒麟第一件事就是主動聯繫了遠在日本的母親,他對胡中惠說“媽,我現在能賺錢養您了,您能回來嗎?”
胡中惠聽到兒子的聲音,幾度哽咽到說不出話,她不想在這個時候打擾兒子,可是對孩子的思念早已跨越千山萬水,她經不住郭麒麟的反复勸說來到天津。
郭麒麟帶著母親故地重遊,陪伴母親吃飯散步,為了方便照顧她還給她在天津買了房,她沒有想到當初拋下兒子遠走他國,如今已經長大成人的他竟反過來主動孝順自己,回想這些年虧欠兒子的時光,胡中惠心中苦澀愧疚。
好在如今一切已經過去,郭麒麟和親生母親和解,和繼母的感情融洽溫馨,親生父親郭德綱也終於意識到年輕時陪伴兒子太少,他現在思考最多的事情,就是什麼時候郭麒麟能帶女朋友回來。
遇上王惠是郭德綱的救贖,他們互敬互助,共同撐起一片未來。
胡中惠與郭德綱的彼此成全,同樣是他們深思熟慮的決定,也讓他們在各自領域找到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