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家創始人老子
四川作為道教的發源之地,四川人有“老子”,這個“老子最大,天下第一”的口頭禪,其淵源是否表明老子的最後羽化升天之地就是成都呢?
老子是道教始祖、道家創始人、東方先哲、孔子的老師、道家學說的創始人。
老子在《道德經》中,以“道和德”為綱領,講述了修身之道、養生之道、用兵之道、治國之道,對社會方方面面都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
那麼,出生在河南的老子,在出函谷關(河南省靈寶縣)之後,究竟去了哪裡呢?他是否真的來到天府之國的成都?現已存在多種說法和傳說。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主題。
二,歷史記載與傳說
有記載顯示老子離開函谷關後,確實來成都隱遁,並在成都傳道收徒,傳播道家思想。
傳說中,老子在成都青羊宮與尹喜相會,並傳下了道教經典《道德經》。
根據最有說服力的道教全真派掌門人弟李志常撰寫的《長春真人西遊記》記載,李志常的師傅長春真人丘處機,曾在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的名畫「太上(老子)出關圖」上親筆提題跋:「蜀郡西遊日,函關東別時」。
這丘處機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訴人們,老子出關的方向就在蜀郡,就在西海之濱的崑崙之丘的老君山區域。成都新津區的老君山,不僅有老子廟,還有大量有關老子的介紹。
三,成都古神話流傳
不僅老子出關以後來到了成都,連得到了老子《道德經》的函谷關令的尹喜,也來到了四川成都與老子相會。甚至有人還認為,成都青羊宮就是老子的練功場所。
為什麼道教發源地就在成都?為什麼朱熹只能在蜀地找到河圖洛書?為什麼流傳蜀中多仙山?
為什麼四川各地都有上古神話流傳?為什麼李白、蘇軾、陳子昂、袁天罡、落下閎、萇弘、嚴君平等等眾多四川本土文人雅士都是道士?為什麼道家始祖黃帝,道家學說創始人老子,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的重要軌跡都在蜀地。
《蜀王本紀》記載“老子為關令尹喜著《道德經》,臨別曰:‘子行道千日後,於成都青羊肆尋吾’。”
唐代樂朋龜《西川青羊宮碑銘》記載“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於蜀國”。
《大明一統志》也說老子不讓尹喜跟隨千日之後,於蜀中青羊肆相尋。
四,其他說法
儘管有傳說老子南下到了四川成都青城山,但這一說法並沒有得到確鑿的證據支持,因此仍然是一種推測。
另一種說法是老子並沒有去印度,而是南下到了四川成都青城山。
據《成都記》記載,老子到了蜀地,被稱為“李八百”。他留在青城山,傳下了道教經典《道德經》,成為了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之一。
五,老子在成都活動過是真實存在的
綜上所述,雖然存在多種說法和傳說關於老子出關後是否來到成都,但根據歷史記載和傳說,至少可以確認老子離開函谷關後至少來過成都,並在這里傳道收徒。
然而,關於他是否真的到達了成都青城山,目前尚無確鑿證據。因此,我們可以認為老子在成都的活動是真實存在的,但關於他是否到達成都青城山的說法,則更多基於傳說而非確鑿的歷史記錄。
六,《道德經》三大經典名句
不說大家都知道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隻請你看下列三句經典及其譯文:
1)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一一《老子·第六十七章》。
慈:慈心。儉;節儉。 【澤文】我有三種法寶,掌握並保持它:
第一是“慈愛”;
第二是“節檢”;
第三是「不敢為天下先」。
2)"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出自《道德經第42章》
天地萬物離不開陰陽,陰和陽互相平衡,彼此調和,例如植物一邊拼命向上吸收陽光,一邊又拼命紮根於地下。陰陽二氣是相互對立的兩面,但卻互相作用,對立而統一,不可分割,彼此交合,讓生命得到滋養。
3)"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出自《道德經第51章》
萬物從無到有,然後從有復歸於無,循環往復,生生不息。一個人長壽與否,老子有三個30%之說:
1)自然而生,自然而長壽的人,有百分之三十。
2)自然短壽的人,又有百分之三十。人的壽命不一樣,連植物和動物的壽命也都是不一樣的。
3)老子又說人的壽命,由於自己不好好的保養,不懂得養生之道,而隨意糟蹋身體,耗損精力導致的短壽,也就是自己作死的,再上佔百分之三十。
4)從上述可知,依照老子的說法,真正懂得養生又最終獲得養生成功的,僅有百分之10%。
這是中年人、老年人、長壽老人們,在養生健身過程中務必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