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雷佳音真的贏麻了。一部《人世間》,演繹了多少人間的悲歡離合。年代劇除了需要很好的演技,還要對身處的年代有很深入的了解、對飾演的角色有極強的認同感,包括對那個時候的習慣、人和人的相處模式,也要提前下功夫。雷佳音演得真好,但《人世間》絕不是他的事業巔峰,他還會帶來更多驚喜。
果然,今年春節檔,雷佳音滿血回歸!接連帶來了兩部電影《交換人生》、《滿江紅》,這意味著他在大螢幕上已經闖出了名堂。
雖然《滿江紅》有張藝謀導演的加持,也有沈騰這樣的實力派,但雷佳音還是貢獻了很好的演技。包括和張小斐合作的《交換人生》,雖然票房不是春節檔最好的,但一定擄獲了許多觀眾的心。這麼看來,雷佳音對於不同類型的角色,已經有了很好的拿捏。
在幾年前的一次訪談中,雷佳音坦言很羨慕師兄胡歌,那麼早就可以演男一號,並且被無數觀眾喜歡。自身條件是一方面,機會同樣重要。雷佳音說羨慕胡歌,我相信是真心的,因為那時候的雷佳音,事業並沒有太大起色,而胡歌的事業如日中天,同為上戲學子,羨慕很正常。
但如果只羨慕、不去努力,才是最可怕的。雷佳音知道自己不能靠顏值吃飯,所以提昇實力才是根本。從雷佳音和胡歌這裡,可以明顯感受到演員的多樣性。每個成功演員的天賦、機會、成名時間都可能不同,但有一條殊途同歸,就是上進的心。胡歌雖然年少成名,但中間也陷入了低谷。如果沒有那次意外,可能胡歌就沒有現在豁達的思想、釋然的心境,對於角色的詮釋也許不會這麼深刻。
雷佳音雖然大器晚成,但努力的過程同樣珍貴。我們看到演員可以顏值不高,但一定要有作為演員的素養和業務能力。雷佳音演過的角色,跨度其實非常大,他一直穩中求變,我們看到了他搞笑的一面,也忽略了背後的努力。
現在,雷佳音不用再去羨慕胡歌了,不只是因為事業起來了,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自己作為演員的核心競爭力和價值。對作品有把控,對角色有要求,對產業有檢視,對職業有規劃。所以晚點也沒壞處,晚點可以有更多累積的時間,厚積薄發的職業風險更低,雷佳音就是很好的證明,你們說呢?歡迎給文琪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