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傳奇:上善若水,竟來自於老子與孔子經典對話,讓人久久回味

2024-12-17老子

老子與孔丘,人類歷史上的兩個偉大聖人,在東週末年,諸侯割據、百家爭鳴的時代,曾多次會面,彼此互相欣賞,惺惺相惜。

老子

溪流邊,清澈的溪水涓涓地流淌著,孔丘與老子,兩個偉大的聖人,各坐在溪流邊的一塊晶瑩剔透、圓圓的大塊靈石上,靜靜地看著溪水歡快地流淌著……

孔丘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河水奔騰不息,人之年年流逝不止,河水不知流處去,人生難知何處歸呀”

老子微微點點頭,道:“人生於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人生,亦自然之物也。”

孔丘若有所思,點點頭。

老子

老子繼續說道:“人生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春夏秋冬之交替,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終日奔忙,則本性羈絆。功名存於心中,則焦慮之情而生,煩惱之情而增。”

孔子深深明白老子言語的深意,道:“丘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國亂不治,戰亂不止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而感嘆矣”

老子麵容慈祥,凝視著孔丘,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畜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而為之,何勞人為啊?”

“人之所以生、所以榮、所以辱,皆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

老子

孔丘仍然憂心忡忡,道:“可天下又有多少人能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呢?不去教化他們,國安能自治,人安能自正呢?”

老子聽罷?哈哈大笑,道:“孔丘先生,我們還是走一走吧。”

孔丘點點頭,嘆了一口氣,道:“好吧。”

兩人並肩靜靜地在溪水邊向前走著,走到大山前面的一塊草坪上停了下來,孔丘十分謙遜地對老子請教道:“每次與先生見面,都有非常之收穫,丘還有一件事情想向先生請教。”

“孔丘先生客氣了,有事請講。”老子微笑著、十分親切地答道。

孔丘坦然地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丘以為還是要爭取為官,有了權利才可以施令,才可以更好地施行仁義之道,才可以廣行善事。”

老子

「先生何不學水之大德?」老子指著翻騰著的溪水說。

孔丘不解地問:“水有何德?”

老子凝視著溪流裡的溪水,意味深長,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者。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孔丘似有所悟,慢慢地連連點頭、沉思著說道:“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以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

老子看到孔子領悟得如此通透,非常地欣慰,道:「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之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

老子

孔子與老子,兩位偉大聖人的思想,既有不同之處,也有共融之點,兩位聖人最終成為了道家學派和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思想影響人類歷史,長達兩千五百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