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波,中國羽毛球的"大將軍",事業佳績有目共睹,個人生活卻鮮為人知。此人奇妙的戀情,如同他在球場上的神來之筆,令人驚奇。
他曾駕馭羽球"夢幻隊"拿下92個世界冠軍,絕對是羽球界的傳奇人物。同時,與妻子謝穎的八年戀情終於修成正果,這是他的雙豐收。
然而,李永波的光芒之下,質疑與爭議環繞不斷,迫使他辭職。 卸任教練後,他轉行做生意,包括在馬來西亞種榴槤。
近年來,他重返羽球事業,然而形像大變,身材發福,兩鬢斑白,顯然歲月不饒人。
童話般的愛情
李永波與謝穎的邂逅,彷彿是一齣精心編排的浪漫喜劇,他們自己也時常回味,樂在其中。
那是1983年的五月,此時他們分別是遼寧羽毛球隊和藝術體操隊的成員,兩隊並肩訓練在同一館內。然而,怕羽球隊的小伙子們訓練會分心,兩隊之間隔著一堵木牆,嚴格禁止他們交往。
然而,李永波剛從國家隊歸來,對於這"三八線"一無所知。他看到的只是一間門,於是他走上前去,推門而入。
此時,他看見了謝穎,被她的美麗和氣質深深吸引,主動上前搭訕:「你多大了?」謝穎當即回答:「我15歲,屬猴的。」這一問一答,便是他們認識的開端。而李永波也知道了,面前女孩比自己小六歲。
可是,謝穎向來保守,不輕易與男孩說話。那為何見到李永波便開始暢聊呢?
原來在李永波回歸的前一天,他曾經過她們的門前,謝穎就注意到了他,被他穿著白色冬裝的形象所吸引。接著的一天,李永波推門進來,手中端著一杯水,自信滿滿。
「這人怎麼這麼勇敢?」謝穎當時心想,於是就與李永波展開了問答式的交談。謝穎現在回憶起來都覺得這份相識有些神奇,彷彿就是一見鍾情。
後來,謝穎的宿舍燈泡壞了,一位年紀較大的男孩去修理。趁著機會,李永波也跟著去了。李永波在下面,男孩在上面修燈泡,李永波就這樣借機和謝穎悠閒聊天。
知道她喜歡聽音樂,李永波毫不猶豫地跑回自己的宿舍,拿來了一堆音樂磁帶,同時告訴她:「我那兒還有,你想聽全給你。」就這樣,藉著借東西這個機會,兩人的關係越來越親近。
當被問到他是如何贏得謝穎芳心的,李永波坦誠地說:
「那時候,我並沒有想得很複雜,只是感覺到謝穎在我心中佔據了一個重要的位置,我就想盡可能多地看到她,找機會和她多說話,以各種方式吸引她的注意。
「畢竟,謝穎在瀋陽的出色表現讓我深深地喜歡上了她。我記得在冬天,我會買凍柿子,買冰淇淋給她吃,現在回想起來,這些都是那些小恩小惠的表現。除了在訓練場上全神貫注之外,一旦離開,我就會想盡辦法靠近她。
「我會在她必經之路的窗戶前等待,當她經過時,我會向她揮手打招呼。她住在四樓,我會早起,朝她的窗戶扔小石子,提醒她該去晨練了,有時我會陪她跑兩圈。
「我覺得那時的我很有趣,總是充滿了熱情,非常主動。現在回憶起來,我覺得這些都是生活中浪漫的回憶,充滿了趣味。我認為,男人應該主動表達自己的感情,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相隔千里難擋真情實意
兩個月後,李永波返回國家隊,留在瀋陽的謝穎和身處北京的李永波開始了他們的長距離愛情故事。
他們的愛情像一對鴻雁,儘管相隔千山萬水,卻依舊能傳遞深深的牽掛和情感。
他們的情書並沒有裝飾過於花俏的語言,然而深深的思念和愛慕之情卻滲透在每一字每一句之中。寫信成了他們每日訓練後的重要工作。
然而,那時候的郵遞速度很慢,每次寄出一封信都要等上三四天才能到達對方手中,有時候甚至會發生前一封信還未到達,後一封信已經寄出的情況。
他們的情書交往如此之密,幾乎達到了一天一封的頻率。因此,謝穎手中累積了數大箱的情書。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溝通方式也發生了改變,電話成為他們常用的溝通方式。每次接通電話,他們總是有說不盡的話題,有時連總機都要催他們結束通話。
記得有一次,他們的通話時間甚至達到了59分鐘,將他們手中的津貼幾乎全部用於了電話費用。
相較於花前月下的私語,相較於兩相依偎的纏綿,思念的痛苦遠不及相見的喜悅。然而,在他們相識以後的一段時間,李永波第一次約謝穎出來卻沒有成功。
那時候,他自信滿滿地認為他們之間的關係已經足夠深厚,因此,在瀋陽的一次比賽結束後,他約了一大幫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一起去棋牌山玩。
他還在前一天特意約了謝穎,當時她表示需要詢問家人後才能回覆。然而,在等待的第二天,他等了很久,謝穎卻始終沒有出現,這讓他當天的情緒格外低落。
雖然地理距離使他們的身體相隔千里,但謝穎和李永波的心卻從未遠離。謝穎每天都在渴望和李永波的交談,每一天沒有聽到他的聲音,她都會感到不安。
就這樣,不知不覺中,他們兩人的關係變得更加融洽,他們彼此之間的思念變得越來越深,好像已經離不開彼此了。
當回想起李永波第一次邀請她出遊的經歷,謝穎依然記憶猶新。她的父親並未給予她同意,因此她無法如約前往。
當天,李永波並未像以往那樣來接她回隊,她從家裡偷偷帶來的餃子也沒有得到他的接受。
「我也生氣了,不吃就不吃唄!」兩人整整一天沒有說過一句話。
然而,第二天,李永波主動打破了沉默,他認識到他的心意還未能達到他所期望的程度,他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不久後,李永波回到大連探親,他再次邀請謝穎一起前往。起初,謝穎的母親並未同意,然而在見到李永波之後,她發現這個男孩真的很好,因此欣然答應了他們的旅行計劃。
謝穎向我們分享,李永波最吸引她的地方在於他的真實、責任感以及他內心的情感。他們相識的8年中,他們實際在一起的時間不到一年,然而這並未影響他們的感情。
直到1991年,他們終於走到了婚姻的殿堂。這是一個缺乏浪漫瞬間卻充滿真實情感和責任感的愛情故事,讓人感到溫暖和感動。
榮譽背後的選擇與付出
李家客廳的一面牆讓每位走入此地的客人為之駐足。
這是一個充滿色彩和故事的牆,懸掛著63枚大小不一的各式獎牌,這些獎牌如同星星一般,在牆上組成一幅輝煌的畫卷。
這些都是李永波年輕時賽場上的輝煌成就,記錄著他在羽球場上的10年果實。
許多獎牌的細節,李永波已經記不清楚了,但是謝穎則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將這些記憶永遠保存下來。她親手製作了這面紀念壁,旨在讓全家人,特別是他們的兒子,永遠記住這一段歷史。
在謝穎的眼中,李永波是個有自我、有追求的人。他的職業需要她的輔佐,她的存在讓他能在事業和家庭之間找到平衡,無需分心,無需擔憂。
謝穎對此感慨萬分,認為自己是個幸運的人,有福氣能與李永波共度人生。 「如果現在讓我重新選擇,我還是會選擇他。」謝穎說,「他是一個對家庭、對孩子、對朋友負責任的男人,他總是能替他人著想,這是讓我感到無比驕傲的事情。
李永波的細心讓人感動。
在情人節那天,由於工作的原因他必須離家出賽,但他並沒有忘記這個特別的日子,他特意請好友幫忙送了99朵玫瑰和一盒巧克力給謝穎,這個驚喜讓她記憶猶新。
類似的事情很多,謝穎感慨道:「我覺得我想要的一切他都能給我。他會細心的觀察,了解我的需求,然後用心去滿足。」
這是一個溫馨的家庭,這是一個充滿愛的世界,他們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愛和家庭的真諦。
身為中國國家羽球隊的總教練,李永波的身上肩負著沉重的責任和無盡的工作。
他的每一分鐘,每一秒都需要精確地分配到隊伍的訓練、比賽策略的發展、隊員的心理疏導和隊伍的日常管理中去。
而這,自然使他在家庭中的角色略顯蒼白,無法像其他丈夫一樣,有大把的時間去照顧家庭,去分擔家務。這樣的現實,無疑讓謝穎承受了一些生活上的困難和心靈上的壓力。
但是,謝穎並沒有抱怨,反而坦然接受。
她明白,身為一個公眾人物的妻子,她需要學會堅強,學會獨立處理家庭和生活中的各種事務,不能讓李永波分心。
這既是必要的犧牲,也是對愛人事業的支持與尊重。
更重要的是,李永波也用他的真誠和愛來填補他在家庭中的缺席。他用微笑、關懷和理解,讓謝穎深深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他們的幸福。
因此,儘管她的生活中有磨難,有時也有不公,但是她堅信,與李永波的相伴是她一生中最正確的選擇。
她對自己的婚姻生活充滿了滿足和感激,她深情地說:「嫁給李永波,我無怨無悔。」這句話不僅是她對自己生活的肯定,也是對李永波無私付出的讚揚和感謝。
如今現狀
自2017年羽球場上的巔峰戰士李永波退休以來,他似乎掛起了光輝的戰甲,開啟了一種半退休的生活模式。
他會偶爾跨出安靜的生活圈,為兒子的生意提供一些幫助,或者為他曾經的弟子在他們的事業道路上獻上一抹熱情。
然而,更多的時間,他選擇陪伴他心愛的妻子一同觀賞籃球比賽,享受他們默契的二人世界。
如今,他們的婚姻已然熬過了甜蜜的新婚、磨合的中年,步入了淡定的晚年,他們的兒子也已經長大成人,展現出了獨立而堅韌的個性。
而李永波本人,那一頭年輕時的烏發,已經被歲月溫柔地染成了白色,他的兩鬢,也已經變得斑白,像是被霜雪覆蓋。
2018年10月,李永波的行蹤引起了媒體的關注,人們紛紛猜測他是否有意向執教馬來西亞羽毛球隊。
大馬羽總秘書拿督黃錦才透過第三方聯繫了李永波,特地邀請他來執教,但李永波表示「沒有興趣」。
退休後,李永波並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投身於商業領域。在朋友的介紹下,他對榴槤生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馬來西亞的榴槤產業鏈非常成熟,種植園位於鬱鬱蔥蔥的叢林中,配備了先進的閉路電視監控系統。這一切符合李永波張揚的個性和對現代化農業的追求。
隨著幾位商業夥伴的合作,李永波考察了馬來西亞當地的種植基地,一路上乘坐直升機,為整個過程增添了一絲豪華和刺激。
最終,他在馬來西亞吉蘭丹州投資了一個佔地200多畝的榴槤園,園內種植了約1400顆榴蓮樹,並致力於打造自己的品牌。
這個投資對李永波來說,既是一場商業冒險,也是對榴槤全球化機會的掌握。
馬來西亞榴槤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每公頃的榴槤收入可高達15萬馬幣,相當於約24萬元。他相信自己的決策是正確的,並且對這個專案充滿了信心。
李永波的轉行經歷展現了他不畏挑戰、勇於嘗試的個性,無論是在羽球場上還是商業世界中,他都展現了堅毅和果敢的一面。
而近年來,他又重回他熱愛的羽球事業,雖然他的形像已經發生了改變,身材有所發福,兩鬢斑白,但是他的熱情和決心沒有改變。
他開始大力發展草根羽毛球,他創辦了多家以他名字命名的羽毛球俱樂部,他還創辦了LYB羽毛球聯賽,他幾乎以一己之力承辦了一大半的國內草根羽毛球賽事。
他深知,這樣的賽事很難盈利,但為了中國羽毛球的發展,總需要有人肯去做這個“愚公”,而李永波,就是這個願意挖山的人。
近期,李永波的新職務又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他上任了運動推薦官的職務,用他的影響力來推廣羽球,推動全民健身。
他舉辦了「拼搏之美·LYB之夜」暨遼寧精英企業家會員俱樂部授牌活動,而遼寧省政協的相關領導也出席了活動,以示對李永波的支持。
李永波深知,青訓的重要性,他表示:「青訓就是要抓好後備力量,如果人才斷檔,一線隊要取得成績就是一句空話。」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李永波計畫把曾在國家隊執教的一些優秀教練請到他的俱樂部來,擔任青訓總監,引進國羽先進的管理訓練方式。
這,無疑是他為了中國羽球的未來,做出的又一次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