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墨攻》講述了戰國時期十萬趙國軍隊攻打梁城,墨者革離孤身救城的故事。危難之時,梁王向以守城著稱的墨家祈求一支可以抵抗十萬大軍的守軍。但梁王等到的卻是一個其貌不揚、孤身應戰的墨者革離。革離出奇制勝,奮勇抵擋住趙軍二千兵馬的偷襲,令趙軍束手無策,無功而返。然後革離親自製造特別的武器,加強梁城防守實力,應付趙軍隨時而來的龐大攻擊,使得梁城上下,無不對革離折服。
電影情節雖然是虛構的,但墨者確實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墨者所屬的組織—墨家也確實是一個曾經非常強大的組織。
墨者大都信奉墨子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非命、天志、明鬼的核心思想,同時又有作戰能力,以墨家鉅子(墨家掌門人)為核心結成準軍事組織,墨門子弟必須聽命於鉅子,為實施墨家的主張,捨身行道。
墨家社團的起源
墨家的創立者兼龍頭是墨子。
墨子是春秋末戰國初期宋國人,先祖是宋國王室,這支後來漸漸沒落為平民,以墨為氏。墨子也是古代唯一平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最初師從儒者,研究孔子的儒學。越是研究的深入,越發現儒學的理念與自己的理念不符。於是墨子放棄了儒學,自立新學說,在各地聚眾講學,抨擊儒學和各國諸侯暴政。墨子出身平民,其學說深受底層人民支持,大批手工業者和底層平民成為墨子的追隨者,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學派。墨家是儒家主要的反對派。
與魯班大師的攻防對決
公元前440年左右,墨子29歲。楚國準備攻打宋國,請著名的工匠魯班製造攻城的雲梯。墨子聽到後非常著急,緊急命令親信弟子禽滑離帶領三百名弟子助宋國守城,自己則日夜兼行,十天后到達楚國都城。墨子先找到魯班,希望說服魯班停止雲梯的製造。魯班帶墨子覲見楚王,墨子懟得楚王理屈詞窮。楚王無奈說,雲梯已經造好了,放棄攻宋是不可能的。墨子又說,“魯班造的攻城器械也不一定能取勝。不信的話就讓我和魯班演習一下攻守戰陣,看我如何破它”。
結果真如墨子所說,魯班多次組織進攻均以失敗告終。模擬對決取勝後墨子又告知楚王自己的三百弟子已助宋守城,楚王認為有墨家在確實難以取勝,便放棄了攻宋。
墨家三分
墨子在世時廣收門徒,墨家成為與儒家並立的大學派。墨家弟子基本上分為三類,一類是以墨子的學說為研究內容,主要搞學術;一類是底層手工業者和工匠,這類人繼承了墨子的科學理論,以發明創造為主;最後一類是助弱國守城的墨俠。
墨子在世時尚能團結這三類人,一旦墨子離世,缺少了能服眾的大能,墨家弟子便分為了三派。
- 南方之墨
也叫鄧陵氏之墨。此派弟子多以俠客的身份,到處行俠仗義。他們反對各國的戰爭,認為這些戰爭都是權貴為了自己的利益發動的。
- 東方之墨
也叫相夫子之墨。此派是一個以學者辯論為主的門派,他們遊歷各國,講授墨家的簡愛思想,反對用暴力解決問題,希望用柔和的方式解決問題,是理想派。
- 西方之墨
也叫相裡勤之墨,秦墨。此派注重科技研究,務實。他們幫助秦國,因為只有當時的秦國有能力有希望統一華夏,實現他們這一派的理念。
墨家的消亡
在韓非子之時,墨學與儒學並稱顯學。可惜從秦統一六國以後到清朝的兩千年裡,墨學進入最低潮的時期,基本上是處於停滯階段,治墨者屈指可數。
現在看來,墨家學派的《墨經》是中國歷史上最接近於科學啟蒙的著作。它比阿基米德掌握槓桿原理要早兩個世紀,與歐幾里得一樣對幾何學進行了樸素且嚴密的定義,可是它並沒有取得《幾何原本》在西方科學史上那樣彪炳史冊的地位。它也沒有引發一場轟轟烈烈的科學革命,這不能不令人嗟嘆。
到了秦漢之交,墨家已急趨衰微,墨子的影響日漸減小,墨家學派幾經肢解,並最終退出了歷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