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思想比儒家思想更加的注重利民生

2025-01-02墨子

在我國的古代人才輩出,在兩千年前就出現了墨子這樣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

墨子的祖先是殷商王室,是宋國君主宋襄公的哥哥目夷的後代,生前是宋襄公的大司馬,後代因故由貴族降為平民,簡略為墨姓。

《通志氏族略》引《元與姓纂》:墨氏「孤竹君之後,本墨台氏,後改為墨氏,戰國時宋人墨翟著書號墨子」。

墨子墨子

身為平民,墨子在少年時代做過牧童,學過木工。據說他製作的守城器械比公輸班(魯班)還要高明。身為沒落貴族後裔,墨子也接受了教育,史記中記載墨子做過宋國大夫。

墨子是個有文化知識,又比較接近工農小生產者的士人,他曾說過「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吾安敢廢此」【1】,說明是個好學的人。

墨子原是儒門弟子。曾師從於儒者,學習《詩》、《書》、《春秋》等儒家典籍。

那墨子提出了哪些觀點呢,主要有“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 “節葬”,“節用”等。在某些方面的觀點主張與儒家思想背道而馳。

兼愛,也就是對待別人要如同對待自己一樣,愛護別人就如同愛護自己,彼此之間相親相愛,不受等級地位、家族地域的限制。

非攻, 就是反對掠奪性戰爭的思想。墨子主張“非攻”,並不意味著他就反對一切戰爭,而是特指反對當時的“大則攻小也,強則侮弱也,眾則賊寡也,詐則欺愚也,貴則傲賤也,富則驕貧也」的掠奪性進攻戰爭,自衛反擊戰墨子是支持的,是抵禦大國侵略的正義之戰。許多小國都尋求墨家幫助,墨子曾止楚攻宋,走了十天十夜終於到達了楚國,對楚王進行遊說,並和公輸班進行了模擬對陣,公輸班器械用盡了,墨子守城器械還有剩餘,公輸班想要楚王殺掉墨子,但是墨子說我已經讓我的300弟子都去了宋國駐守,他們每一個人都學會了我的守城辦法,楚王知道取勝無望,被迫放棄了攻打宋國的計畫。

尚賢,尚即是「上」的意思,尚賢是尊重有才德的人,墨子認為尚賢是為政之本,以賢良才能的人為尚。

尚同,主張地位居下者逐層服從居上者,如家君服從國君、國君服從天子,從而達到「一同天下之議」的治世。

天志, 子墨子言曰:「我有天志,譬若輪人之有規,匠人之有矩。輪、匠執其規、矩,以度天下之方圓」【2】天志即天的意志。墨子認為,天是有意志的。天喜歡義,憎惡不義;希望人們互相幫助、互相教導,反對人們互相攻擊、互相敵視。 可見,所謂天志實即是子墨子之志。它是墨子用以和當時統治者鬥爭的一種武器。 要順應天意,不然犯了過錯老天會懲罰,墨子說過「居於大國地位的不攻打小國,居於大家族地位的不掠奪小家族,強者不強迫弱者,貴人不傲視賤人,狡詐的不欺壓愚笨的。

明鬼,墨子認為鬼神存在,以百姓聞見和古代聖王對祭祀的重視所以及古籍記述證明,證明鬼神的存在和靈驗,否定鬼神會導致人的行為放肆。鬼神可以對人間的善惡予以賞罰。墨子提出這樣的觀點就是為了告訴人們敢於違反規矩的人,千萬別以為自己做的事情沒有人知道,"人在做,天在看"不要無所顧忌。

非命,倡導一種積極有為的人生哲學,希望人不要相信命運的支配。反對儒家所宣稱的"生死由命,富貴在天"的命定論,否定天命對人事的支配和影響,認為一個人的富貴貧賤不是天生的,而是由於努力和不努力的結果,國家的安定和動亂是君主努力不努力與否。墨子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積極進取掌握命運,而不是依靠上天的恩賜,反對坐享其成。

非樂,墨子並不是覺得音樂不好聽, 以為雕刻、紋飾的色彩不美,並不是以為煎灸的豢養的牛豬等的味道不美味,並不是以為在高大的房屋中居住不安適。雖然身體知道安適,口裡知道香甜,眼睛知道美麗,耳朵知道快樂,然而向上考察,不符合聖王的事蹟;向下考慮,不符合萬民的利益。 侵害了勞動者的利益,荒廢了大家積極進取,也浪費了老百姓的錢財。現在的農夫喜歡音樂而去聽它,則必不能早出晚歸,耕田、植樹、種菜,多多收穫豆子和糧食,那麼豆子和糧食就會不夠。現在的婦女喜歡音樂而去聽它,則必不能早起晚睡,紡紗、績麻、織布,多多料理麻、絲、葛、苧麻,織成布匹,那麼布匹就不多。 王公和士人君子們就不會全心全意的聽獄治國,那樣國家就會混亂,社稷就會危亡。

節葬,節葬是薄葬。

今唯無以厚葬久喪者為政,君死,喪之三年;父母死,喪之三年;妻與後子死者,五皆喪之三年;然後伯父叔父兄弟孽子其;族人五月;姑姐甥舅皆有月數。

這句話出自《墨子·節葬篇》,這句話的意思是:現在以厚葬的原則去治理國家,國君死了,扶喪三年;父母死了,扶喪三年,妻子和嫡長子死了。又都扶喪三年。然後伯父叔父、兄弟、自己的眾庶子死了扶喪一年;近支親屬死了服喪五個月;姑父母、姐姐、外甥、舅父母死了,服喪都有一定月數。

如此一來,很花時間,浪費家產,浪費人力,要是像王公大臣那樣墓葬只會竭盡百姓的家產。守喪期過著苦日子,睡草墊上,枕著土塊,相互之間都忍著的不吃飯,任由肚子挨餓,使自己面目乾瘦,顏色黝黑,耳目不聰明,手足不強健,不能做事情了,大量的損害男女之間的交媾。長久的扶喪實在是長久的不讓人做事。財產已經形成了的便埋在棺材裡,喪後應當生產的時候,又被長時間禁止,國家會變得貧窮,人民必定減少,人民物質不滿足,國家就會動亂了。

節用,墨子主張不要鋪張浪費,夠用就行,只要對老百姓有用就去創造它,製造衣裘的作用是為了冬天禦寒,夏天可以防暑;車可以行陸地,船可以行水道,能輕快便利,不能使它快的裝飾品就去掉它,只增加費用不利於民用的聖王不去做,在墨子看來實用務實是節用之本,王公貴族收集的珠玉、鳥獸、狗馬,用來增加衣服、房屋、兵器、車船的數量,使之增加一倍,這也是不難的。只有人口倍增是難的,只要利於民生,老百姓不勞乏、不勞財傷民、不重稅,百姓居住安定,自然而然人口就多了起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