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為「數學界掃地僧」–劉潤個人簡介

2023-06-29劉潤

最近華人數學家張益唐又火了,因為他發論文說自己證明了“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Landau-Siegel Zeros Conjecture)”,這個消息轟動了數學界,甚至引發全網關注。

11月7日,張益唐長達111頁的新論文《離散平均估計與朗道-西格爾零點》在預印本網站arxiv上正式上線。

大家不用好奇,也不用去搜這篇論文,反正你跟我一樣,是連題目都看不懂的那群人類。

我們只要看看他去北大講課的海報就夠了,是數學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劉潤

反正張益老老師的證明如果成立,他在數學史上的貢獻有多大呢?

用張益唐的同事、數論學家Stopple的話說:加上他的上一份成就(在孿生素數猜想這一數論重大難題上取得重要突破,證明存在無窮多對質數間隙都小於7000萬,其實我還是看不懂題目),其機率就像是同一個人被閃電擊中兩次。

劉潤

人和人的差距就是這麼大,有人去證明黎曼空間裡的零點猜想,我只能思考今天去哪裡不會時空伴隨。

難道我這樣的人就不配看懂數學了嗎? ——要知道,小時候我也是有一個數學夢的人啊。

還好有一個人說,別慌,看我的書,能幫你理解數學之美。

這人就是劉潤老師。

國內寫商業知識的牛人,劉潤老師說自己是第二,大概沒人敢說自己第一。

他在微軟任職多年,出來做管理諮詢,有豐富的產業累積。

他在計程車上冒出靈感,部落格時代就寫出千萬爆文《計程車司機教我的MBA課》,寫作是有天份的。

他在2016年去得到寫專欄,一炮而紅,然後到開公號,穩定輸出,把講述商業案例背後的底層邏輯這個能力放大到極致,變成了一門手藝。

但當我第一時間看到劉潤老師的新書《底層邏輯2》的時候,我還是倒抽了一口氣。

果然畢業於南京大學數學系的劉潤老師,拿出了自己真正的底層邏輯──數學。

為什麼學霸父母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不爭氣、--你要理解“均值回歸”,你看你不用雞娃世界就變得更加美好;

要怕自己的孩子不爭氣,只能多生幾個--要搞“賽馬機制”,你看富人生三胎的動力就出來了;

你要知道你的生意是不是賺錢,你得懂乘法,而不是做加法——

銷售額=流量X轉換率X客單價X複購率

而不是

銷售額=1個銷售+加1個銷售+再加1個銷售

你要知道這個世界卷不捲,你要會看減法——

你的市佔率=總的市場-同業1的市佔率-同業2的市佔率-同業3的市佔率…

你要明白怎麼給團隊獎金,你得用除法——

團隊的獎金要看ROI=總收入/總支出

如果ROI大於2,就多發;

如果ROI小於1,馬上裁員。

在劉潤老師的《底層邏輯2》裡面,一個創業者,一個老闆,只需要真的弄清楚加減乘除怎麼算,公司賺錢不賺錢,怎麼抓管理要素才能賺錢,就清清楚楚。

讓你的公司經營情況如同開了透視鏡一樣,這就是數學的魅力。

劉潤

反正我是看懂了,賺錢只要加減乘除,但賺錢離不開人啊,管人太難了,特別是公司一大,人怎麼管?

這時候還真的要用中學數學了,你得引入座標軸,學會用二維視角去思考問題。

例如團隊中的小夥伴行不行,你畫一個二維矩陣就清楚了。

劉潤

土狗都知道應該開除,野狗都知道不好管,明星都知道要重用,難就難在一群小白兔,你奶不奶?

反正有了阿里巴巴人才分類的圖,你們團隊誰好誰壞,一目了然,再加上蒙牛牛根生的管人哲學,誰走誰留,馬上決定。

劉潤

連公司哪個產品賺錢,哪個產品虧本,以後都可以畫大名鼎鼎的「波士頓」矩陣。

劉潤

開公司都希望有明星產品,市佔率高,成長潛力大,還賺錢,但很容易發現其實是養了一堆瘦狗產品。

真要砍人,最簡單的方法是連業務線一起砍,否則怎麼也砍不掉,成本還越來越高。

如果你想繼續升級,還有立體座標,甚至五維思考,要不要試試打開劉潤老師的《底層邏輯2》,挑戰一下。

就算你把思維升級到五維,也有一個問題,成長似乎還是會停滯,這就牽涉到高中數學了。

我們的成長曲線不一定是線性的,有可能是指數成長,這就是雷軍說的,風口上的豬,誰都會飛。

但是你要站對賽道,如果賽道不對,那麼很可能你就撞到了冪律分佈的牆,你進入一個快速下滑通道。

劉潤

如果你在一個產業進入上升期,你會快速發展,如果進入下滑期,你會感覺處處艱難。

大部分人是在產業快到頂點時才後知後覺進入的,所以只能換取平均回報,只有在產業起飛早期,在最佳時間點進來的這波人,才能賺到紅利。

我是2013年開始進入知識付費賽道,算是在最佳進入點來到這個行業,所以我一個人,沒有啥管理經驗,也可以把一個小團隊做大,不是我多麼厲害,是時代給了我表現的機會。

現在知識付費產業進入下滑期,要不要堅持,能不能堅持,這才是考驗我和我的團隊能力的關鍵。

對於創業者,進入上升期前的爬坡期可能很長很長,這是很煎熬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看到身邊又是誰誰誰誰公司發財了,賺錢了,別受影響,

畢竟你看到的是別人收入的最高峰,不是平均值,也許人家員工拿到手的是中位數(比平均值還低)。

數學是不會騙人,但不懂統計的人,一定被數字騙啊。

了解統計,就會知道真實的世界存在隨機波動的機率,努力不一定有回報,但努力的人有更大的機率得到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