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華個人資料:我一生無子無女,丈夫死後終身未嫁,最怕死後沒人發現

2023-10-22劉雪華

最近有一個數據:沒有親人照顧的老人,比有親人照顧的老人,要少活8歲。

這數字著實有點觸目驚心。

要補充的是,這個統計數據,和老人家有多少錢沒有關係。

劉雪華說:

一個人住別的都不怕,就怕有一天跌倒了或生病了,

因為沒有人會知道。

所以,她打算再過個十年,她就去養老院。

沒有子女的孤寡老人進了高級養老院就一定能安枕無憂了嗎?

不一定。

今天我們就以劉雪華為例,聊一聊,為什麼?

1.

在1959年,北京的冬天,下著鵝毛大雪的天氣。

劉雪華出生。

已經有了四個子女的家庭,迎來了家中的孩子。

抱著懷裡滿臉通紅,哇哇直哭的女娃,

爸爸望向窗外,如梨花般飛舞的大雪。

“雪粉華,舞梨花,再不見煙村四五家。”

“那就取名為雪華吧”

5歲時,父母因工作需要,全家遷往香港定居。

俗話說:皇帝愛長子,百姓愛老么。

劉雪華的生活肆意自在。

她常常戲精上身,用來吸引別人的注意:

在公車上故意做出可憐哀怨的模樣,引來旁邊人的安慰。

做作業的時候假裝肚子疼,哭得稀裡嘩啦,好方便看電視。

從小就有很強的表現欲。

19歲的劉雪華,出落的亭亭玉立。

從小就喜歡「演戲」的她,想去拍電影。

可是父母堅決不同意。

無奈之下,她找了父母的好友──林楚楚,來當說客。

林楚楚,出生於1905年,在20年代是大紅大紫的女演員

正好此時香港長城電影公司招生。

聽說報名的有2000多人,只招十幾個。

父母想,招這麼少人,沒受過專業訓練的女兒不一定能通過。

要是不讓她試試,肯定鬧個沒完。

思量再三,父母勉強同意讓她試試,

沒想到,她倒也爭氣,居然考過了, 父母不同意也沒辦法了。

可是,剛出道的四年裡,全公司總共拍了8部電影,她就出演了其中6部。

結果全軍覆沒,毫無水花。

後來轉去演電視劇。

其中有一部叫《妙手神偷》

這下有水花了。

可全是罵聲。

被吐槽眼神太兇。

這部電視劇開播後,劉雪華接到一封感謝信:

「首先我要謝謝你。

前幾天我有一場考試,可是我不想學,就想看電視。

看《妙手神偷》的時候,看到你凶狠的眼神,嚇得我再也不敢看電視,只好用讀書。

成績出來後,我考得很好。 」

父母看到她這幾年在演藝圈混得慘慘淡淡,便勸她回家,這個年紀也該嫁人了。

面對質疑,劉雪華不信邪。

倔強的她不久便迎來了轉機。

1983年後,她出演的《少年慈溪》、《笑傲江湖》爆紅。

隨後,被導演劉立推薦給了瓊瑤。

瓊瑤看到劉雪華本人後。直呼:你就是我心目中完美的女主角啊!

從此,她便成了瓊瑤專業戶。

她演過《幾度夕陽紅》

演過《煙雨濛濛》

演過《庭院深深》

演過《啞妻》

1991年,一直演苦情戲的她,在螢幕下也遇到了讓她變成戀愛腦的渣男——劉德凱。

這為曾經高喊“你不過截了一條腿,她可是失去了愛情!”的“費雲翔”

生活中也是不折不扣的大豬蹄子。

陷入愛情的劉雪華。

未婚先孕了。

劉德凱告訴她:我接到《一簾幽夢》的拍攝通知,我需要去法國。

等我回來,咱們就結婚。

劉雪華信了,傻傻的在家裡等。

六個月後,等來了分手電話。

那個浪子說:我愛上了別人,我要娶她。

這兩人結婚後,生了個混血兒子

不久,傷心欲絕的劉雪華在浴室跌倒。

孩子沒保住,子宮受損,以後再也不能生孩子。

經過4年時間,她才從打擊中恢復過來,又開始拍戲。

1999年,她認識了鄧育昆。

兩年後,兩人結婚。

這個男人有多愛她呢?

把她寵到生活不能自理:不會削蘋果,不會用抽油煙機,不會用微波爐,出門就迷路。

然而,不幸接踵而至。

2011年,鄧育昆為了調整電視的衛星訊號,墜樓身亡。

葬禮上的她,一直在擦眼淚。

從此以後,家裡的電視24小時開著,只有兩隻狗陪著他。

倔強的她至今也沒有再婚。

生病住院的時候,一個人做手術。

她沒有哭。

就是感覺有點孤單。

她想:再過個十年,我就去養老院吧。

2.

養老院可靠嗎?

不見得。

我們類比一個孤兒在豪華幼兒園的場景。

在一個寄宿的豪華幼兒園,有個孩子入住了進來,她還不到三歲。

吃飯不利索,上廁所都容易尿​​褲子。

你問她問題,她都注意力分散,咿咿吖吖地不知道你要表達啥意思。

她說了的話,做了的事,一下就忘記,整天就懵懵懂懂地過。

這個孩子的家裡不差錢,就繳了學費、生活費、住宿費。

甚至這個幼兒園,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的單間,還有專門的生活老師、清潔阿姨。

她就這麼在這個豪華的寄宿幼兒園呆著,然而其他的孩子每個週末都有父母來接。

可是她一個人孤獨地看著外面,沒有一個人來接,或來看她。

慢慢的,老師、阿姨們知道了,她沒有了父母,只留下了一大筆錢,這個世界只留下她這麼一個幼童。

一次,她水喝多了,想要尿尿,慌裡慌張地跑去上廁所,結果沒來得及,哭喪著臉出來了,褲子濕了一大片,被看管老師看到了。

看管老師扭過頭,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當做沒看到。

因為知道這個孩子沒有人管的,即便不去理睬,這個孩子傻裡傻氣地,說不定一會褲子乾了,就忘了。

即便記得,她又去找誰說?

她話都說不連貫,結結巴巴的,說了一半都忘了之前說了什麼。

誰又能夠有耐心去聽她的抱怨呢?

有一次,她睡在床上,覺得被窩有點硌人,

起來看自己的被窩,原來是生活老師幫她換的被褥沒弄平,中間凸起了一塊,

她力氣小弄不動,怎麼睡都不舒服,就這麼迷迷糊糊過了一夜。

早上起來,清潔老師應該每個房間過來整理垃圾的,

但是獨獨沒有過來她的房間來,明明她聽到了隔壁傳來了清潔阿姨在說話。

後來呢,還是一樣,看管老師依舊笑瞇瞇地聽著她的抱怨卻什麼也不做

生活老師依舊不在意她的被褥乾淨與否

清潔阿姨依舊很少來她的房間打掃。

她的各種需求總是最後才被考慮到,她的發聲總是被忽略。

這是沒有了父母的孩子。

但是幼兒還會長大,還會有記憶,會漸漸擁有報復那些不公平的能力,老師和護工也知道莫欺少年窮,多少還有點收斂。

但是沒有了孩子的老人呢?

人老了,快要走不動了,還好有錢,所以住進了一所很好的豪華養老院。

在院長的帶領下,老人了解這所豪華養老院有著完善的製度,

有著笑瞇瞇的康復老師幫你康健按摩,

有著專門的生活老師照顧生活的起居,

有著清潔阿姨處理各種家務小事。

老人很安心,以為自己即便沒有了孩子,

也能夠度過一個高品質的晚年。

但他終究越來越老了,

就如同上面的小孩子一樣,

每天清醒的時間越來越少,

會越來越糊塗,思考也越來越慢,

說話漸漸前言不搭後語,

甚至說了後面忘了前面。

他會吃飯因為手發抖撒一地,

會忘記肚子漲了要去廁所尿尿,

他會忘記每天要清理房間垃圾否則就會發臭。

他每天渾渾噩噩,說話不連貫,

漸漸把照顧自身的責任交給了陌生人。

他漸漸察覺不到,那康復老師按摩的力道越來越小,

甚至只是笑瞇瞇地在他身上隨便觸碰幾下,就在按摩記錄上打卡記錄了一個小時。

那個康健老師一次剛吃完油條,就隨手把滿是油垢的手,擦在了他的衣服內側。

早上,他哆嗦著腿,從最裡面一間房間拄著拐杖走出來。

他有些記不起來,為什麼生活老師要把自己的房間調在離電梯最遠的房間,

明明他的腿腳是這樓層最不方便的啊。

他吃完飯曬完太陽,回到房間,鼻子裡總是酸楚難受。

他不知道清潔阿姨根本沒把他房間的垃圾給清出去,

而是打掃聚攏在了他房間的角落。

要求的每天倒垃圾,清潔阿姨總是一個月才倒。

他記得好像給那個笑瞇瞇的院長反映過的,

那個院長後來的回覆呢?

好像是勸他安心,說制度都是完善的,護工都是很大壓力的,你要學會諒解。

而且她身為院長,也不能太責怪護工,否則護工心懷怨懟,就會對他進行合法化虐待。

合法化虐待,他突然回憶起來這個名詞的意思。

如果你得罪了護工,不要說在房間,大廳角落,外面花園這些沒有攝影機的地方了,

就是在攝影機下面,

即便記錄下了和藹護工對你的一言一行,

外人都以為護工很盡責,

但是只有護工知道,

她在虐待報復老人。

例如讓你的房間靠近那些打呼最厲害的老人,讓敏感的你無法睡熟。

把你的房間調到離出口最遠的地方,讓腿腳不方便的你每次去食堂都要出一身汗。

例如給你倒喝的水,她故意倒很熱的水,

然後看著你喝水咳嗽個不停,水濺到滿身都是,

她還會在旁邊怪你怎麼這麼不小心,

即便有旁人過會來看,那水溫已經降下來。

例如幫你整理被窩,故意把墊的被褥弄得到處是疙瘩,

讓敏感的你無法睡好,等你起來後再幫你弄平整,讓外人無法看出毛病。

例如他推著坐在輪椅的你,到外面曬太陽,

故意一會快一會慢,方向變來變去,

還專門走那些顛簸的位置,讓你吃下的飯都要吐出來。

例如你說想跟大家聊聊天,想聽別的老人嘮嗑,這樣你才能感覺活著。

護工卻笑著裝沒聽見,每次把你推到離人群遠遠的地方,

甚至你顫抖巍巍想靠近人群的時候,

護工會強行扶著你,讓你遠遠坐下來,

看著那些熱鬧的團體,卻無法加入。

而以上的一切行為,都是合理合法,即便用攝影機反覆觀看,外人都找不出來任何異常。

一天天過去,老人已經很老了,他已經無力反抗,他的理智,他抱怨,他憤怒的力氣都會慢慢消磨。

因為沒有一個人能真的聽他斷斷續續的傾訴,沒有一個人能夠幫他震懾那些護工。

而那些照顧他的人,也會越來越不注重他的晚年質量,心理健康。

養老院是只要管好他的身體健康就罷了,這樣他的帳戶會源源不斷地打錢到養老院的帳戶上。

他的晚年,隨著他的老去,他會在那個逼仄的圈子裡,慢慢成為一個想死都死不了的活死人。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就如同父母是幼小子女的那道保護線一樣,真正的孤兒受到的歧視是無所不在的。

孤兒心裡會渴望父母,甚至羨慕那些不稱職的父母,他們打小孩,罵小孩也好,但也是父母。

只要有父母,在陌生人的眼裡,就會有顧忌,欺負狠了,萬一招惹到他的父母怎麼辦。

每個孩子在面對陌生人霸凌的時候,第一個下意識舉動就是把父母拿出來,當作威懾。

而孤兒能夠做什麼,只能默默忍受。

而子女長大,父母老去,雙方的地位倒置過來,老去的父母變得弱勢,子女開始變得強勢。

但就算子女再不孝順,甚至彼此關係惡劣,常常吵架。

但是當感受陌生人的惡意的時候,弱勢的老人雖然走路都顫顫巍巍,也會下意識把子女說出來,說我不是沒人管的,你這樣對我,我有子女會來找你們麻煩的。

老人會說,這個世界上,還有我的血緣親人,你敢這麼對我,他會來找你算帳的。

就算子女很少來看他,就算子女跟他關係不好。

但老人心裡清楚,即便再怎麼樣,只要子女的存在是真實的,被他人知曉。

那麼,對那些欺軟怕硬的陌生人,就是一種有效的嚇阻。

而老人如果沒有了子女呢?

只會比孤兒沒有了父母更加淒涼,更可怕的是,這個神智不清的老人還身懷重金。

就如同三歲幼兒身懷重金,被眾人注視著,懵懂行走在鬧市區。

所以,老人老得不能動,失去了身為人類的體能、智力後,

只有子女才是維繫老人尊嚴,不被隨意踐踏的最後保護線!

當然,有些人會說:養老院的人都是普通人,不是所人都是欺負弱小的。

但是,利益驅使,能偷懶,沒人監督,為什麼不偷懶。

就像家裡的保姆,時間久了,肯定是各種偷懶。

  1. 結語

生孩子不一定能防老,但一定能讓你更有尊嚴。

不是要製造焦慮,只想讓大家做選擇的時候,考慮好最壞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