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一個頂著鍋蓋頭,身著藏袍的小胖子闖進大眾視野,每次看到他閉著眼睛、撅著嘴投入演出的樣子,不自覺就想到憨態可撣這四個字。
憑藉著出色的口技,一夕之間,這個小胖子便成為九十年代頂流巨星,洛桑這個名字也跟著家喻戶曉。
然而,天妒英才。在洛桑人生最得意的時候,發生了意外。從此巨星隕落,可他的作品被一遍又一遍播放。
洛桑到底有什麼魔力?他短暫又輝煌的一生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事?
初登舞台大受歡迎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人們唯一的娛樂就是看電視,電視的觀眾數量相當可觀,所以上電視也成了演員們的終極夢想,尹博林和洛桑也是其中之一。
兩人第一次登上中央電視台《曲苑雜壇》節目時是1992年,兩個人穿著筆挺的白色襯衣站在話筒前,你一句我一句的,雖然洛桑展示了他的口技能力,但是並沒有引起什麼反響。
尹博林經驗豐富明顯感受到觀眾的漫不經心,經過分析他意識到是節目的編排出了問題:洛桑的口技和相聲融合得太生硬,讓人聽著很不舒服,而且表演過於呆板,洛桑的優勢沒有發揮出來。
吸取了經驗後,尹博林開始重新編排節目,才有了1993年和觀眾見面的《洛桑學藝》。
節目播出效果比尹博林想像得還要好,洛桑穿上藏族傳統服飾,他的表演更加自然、流暢。一個背井離鄉、身懷才藝的可愛男孩形象立刻樹立起來了。
原本只上一期節目,結果一連演了五期,轉年還上了《正月正》晚會,打響了名氣。
到了1995年,尹博林和洛桑登上中央電視台的元宵晚會紅遍全國,觀眾更加期待他們登上春晚的舞台,帶來更好的作品。
這一年,洛桑徹底翻身,賺到人生第一桶金,現在他終於可以把父母接到北京來住了。
和父母團聚的這一天,對洛桑來說比過年更開心。尹博林刻意買了個攝影機,拍下了洛桑一家團聚的時刻,只是沒人想到這會是洛桑留在人間最後的影像。
就在這天晚上,洛桑出了車禍,搶救無效永遠離開了,他的年紀永遠停留在27歲,一位相聲天才就這樣隕落了。
現在我們就穿越時空,去看看洛桑這短暫而輝煌的一生。
天才少年卻入錯行
洛桑從小就很有天賦,13歲就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學舞蹈系,要知道當年康定地區就只招收兩名學生,洛桑就是其中之一。
這在當地引起不小的轟動,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全村人都像過年一樣開心,小小年紀的洛桑就成了全村的驕傲。
高興歸高興,當洛桑拿著行李離開家的時候,洛桑的媽媽邊哭邊把他送上了火車,洛桑心裡也很難過,那個時候他就暗暗發誓要早日把父母接到身邊享福。
大學四年,洛桑一直很努力,成績優異還是學校的文藝骨幹,只要是大型演出就一定少不了洛桑的身影。
洛桑不僅舞跳得好,他表演的口技《百鳥朝鳳》征服了不少同學。
那時候,能夠單純用「肉嗓」模仿鳥叫的可不多,大多口技表演者都要藉助一個小小的哨子才能完成表演,而洛桑完全不需要,老師和同學都稱他為天才。
四年後,洛桑順利考上全總文工團舞蹈團,這一年他才18歲。洛桑的人生開局猶如開掛一般,直到他開始發胖。
都說一胖毀所有,洛桑也沒有逃過厄運。
文工團人才濟濟,一直被稱為天才的洛桑,一下子感受到了壓力。在這裡,他不再是最受關注的人,甚至連個重要點的角色都爭取不到,這個落差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更何況才剛成年的洛桑。
在這段寞的日子裡,酒成為他最好的朋友,洛桑幾乎每天都要喝酒。飲食不規律再加上喝酒,洛桑變得越來越胖徹底被邊緣化,舞蹈團再也沒有了他的位置。
之後,洛桑被調到饒舌團,這個團聚集了相聲、小品演員。在這裡,洛桑更沒有競爭力只能做乾打雜的活:給人家搭台子、打掃。
從天才到打雜的,這讓洛桑變得越來越憂鬱。好在,他認識了一個好朋友,當時還是「小黑胖子」的郭德綱。
這一黑一白兩個不得志的小胖子,整天在一起打鬧、喝酒。許多報道中提到過,年輕的時候郭德綱一頓能喝二斤酒,可他遇到洛桑也只能甘拜下風。
有了好友的陪伴,洛桑變得開朗起來,常常呼朋喚友一起去喝酒;他還會和郭德綱一起在馬路上給別人講笑話,逗得大爺大媽合不攏嘴。這時候,洛桑的幽默潛質慢慢顯露了出來。
生活過得恣意,但兩人的前途仍然渺茫,郭德綱決定回老家發展,洛桑繼續打雜的工作。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就算天才也不能倖免於難。洛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一心執著於舞蹈卻忘了他異於常人的天賦。
身陷困境遇到伯樂
一次偶然的機會,尹博林聽到洛桑在吹口哨,吹的歌曲婉轉動聽,如果不是看到他根本不相信那是用嘴吹出來的。當時,尹博林就有了和洛桑合作的念頭。
接觸之後,尹博林發現洛桑多才多藝,口技更是了得,一個人就能代替整個樂隊。這樣的人才居然在幹雜活,簡直是人才的浪費。
於是尹博林開始教授洛桑相聲的基本功,別看尹博林沒有師父,但是相聲功底相當出色,也在文工團說過相聲。
不過,後來他沒有了搭檔,只能坐在角落給別人伴奏,興趣變成了主業,尹博林也很無奈。其實他比誰都渴望站在舞台的中央說相聲。
兩個不得志的人一拍即合,於是洛桑下班後就去找尹博林學習,生活變得充實起來,洛桑對未來又有了期盼。
兩人就此組成搭檔,洛桑和尹博林默契越來越好,在團裡慢慢有了演出的機會,在團裡越來越受歡迎。
洛桑看到了事業的方向,於是他拜尹博林為師正式開始說相聲。
這匹千里馬終於遇見了伯樂,在尹博林的指導下洛桑成長得很快,不久兩人就上了中央電視台王牌節目《曲苑雜壇》,從此開始走上更大的舞台,洛桑和尹博林這對師徒也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兩人一路走來從一無所有到名利雙收,在外人看來他們是一夜爆紅,洛桑更是從路人甲變成炙手可熱的明星,可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這一路走得有多麼艱辛,可就在洛桑最紅的時候,災難突然降臨。
英年早逝留下遺憾
1995年10月3日凌晨,尹博林接到洛桑出車禍的消息,當他和愛人趕到醫院,洛桑已經永遠離開了。
尹博林蒙了,他不敢相信幾個小時前,還跟他耍小脾氣的洛桑就這樣走了。
當時他就有預感洛桑會出事,如果他堅持送洛桑回家就好了,洛桑也就不會出車禍了,尹博林的愧疚感油然而生。
晚上八點,洛桑和尹博林一起趕到朋友的飯局,本來父母遠道而來,洛桑不想出來應酬。但為了人脈和演出機會,他還是來了。
到了飯局,洛桑也沒有之前那麼活躍,一直坐在一邊喝酒,也許他是想早點回家陪父母吧。就在這時,一個朋友領著一個外國人走了過來,可這個外國人並不是太友好很不禮貌地說:“我不認識洛桑。”
洛桑可是正當紅,哪裡受過這個氣?立刻就想轉身離開,可是看在師父尹博林的面子上,他一直忍到十一點飯局結束才氣呼呼地去開車。他臨走前,尹博林想讓他搭計程車離開,可洛桑堅持開車,尹博林也沒有再阻止,只是囑咐洛桑開車小心。
沒想到幾個小時後,師徒已經陰陽相隔。而此時,尹博林還要面對一個更大的問題:通知洛桑的父母。
猶豫了兩天,尹博林終於鼓起勇氣,把消息告訴了洛桑的爸爸。
老人強撐著回到家把兒子離世的消息告訴了老伴,洛桑的媽媽聽後直接暈了過去,他們才和兒子團聚就發生了意外。
如果他們不來北京是不是兒子還活得好好的?本來滿心歡喜來到北京,現在只能帶著兒子的骨灰離開。
當兩位老人離開後,尹博林也漸漸淡出大眾視野,直到十年後他才再次出現也收了一些像洛桑的人做徒弟,而那些人沒有一個能夠達到洛桑的水平。
最後,尹博林得出了結論:“洛桑是天才,只有一個,他的成功是無法複製的。”
馬季那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確實應驗了。洛桑離世,舞台上少了一個相聲精靈,沒有看到洛桑踏上春晚的舞台也成了觀眾心中的意難平。
有人說,如果洛桑還活著相聲界一定有他的一席之地,也有人說,如果洛桑還活著郭德綱絕對不會獨領風騷這麼多年…
從這些話中,可以體會到大家對洛桑的不捨和喜愛。
時至今日,洛桑已經離世28年,他的表演放到現在看,仍然能夠稱為精品。他的模仿並不落伍,難怪許多觀眾依舊對他念念不忘。
相較現在很多上了春晚,大家都沒有印象的人,洛桑短暫的一生稱得上輝煌。
洛桑離開了,但是他的相聲、小品這些喜劇表演仍然被模仿,算是對他的致敬。
例如洛桑一直在模仿的趙本山,已經成為上春晚次數最多的小品演員,他的《賣拐》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還有說著一口唐山話的趙麗蓉,她的《如此包裝》、《打工奇遇記》成為一代人的記憶,尤其是在《打工奇遇記》中,龍飛鳳舞的貨真價實四個字,至今還讓人記憶猶新。任誰也沒有看出,其實她根本不認識這四個字。
當然,也不能忘了曾經和洛桑一起吃過苦的郭德綱,在2013年也登上了春晚的舞台,這也算是為好友彌補了遺憾。
現在,兔年春晚第三次聯排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在排練現場馬麗、沈騰、大潘、賈冰悉數亮相,這些後輩已經接過了喜劇的大旗,搞笑的精神也一直延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