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作為一種為大眾所喜聞樂見的藝術表演方式,在中國已然有了很長的發展歲月,在這漫長的歲月裡,誕生了一位又一位相聲表演大師,出現了一個又一個成為時代標記的節目,其中有被大眾所廣為熟知的,但也有些逐漸消失在了人民群眾的視野中。
演藝事業
藏族男孩洛桑於1968年出生在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他的父母,一個是藏族一個是漢族,洛桑從小便展現出了極強的模仿能力,不管是形態還是聲音,都能模仿的惟妙惟肖,正是由於自己的天賦讓他在往後的藝術生涯中更為的順暢。
由於其極高的天賦,在他13歲那年便進入瞭如今的中央民族大學學習舞蹈表演,在其畢業之後進入了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專門從事舞蹈表演工作。 但由於身形的逐漸胖碩,自己所學習的那些舞蹈動作都不能夠得到很好的發揮,因此陷入了工作上的第一次困境。
但古詩有云:“柳暗花明又一村”,很快,因為其從小到大的藝術表演能力,尤其是在說學逗唱方面更是尤為出色,身為同事並且學習相聲的尹博林發現了洛桑在說相聲領域的天賦。
在尹傅林與洛桑說起要一起參與相聲表演時,洛桑也是極為的感到震驚,但此刻,洛桑已然沒有了退路,在尹傅林的不斷教導後,洛桑很快就掌握了最基本的相聲表演技藝。
於是兩人便在簡單的排練後便匆匆上場了,但原本就抱著試一試的念頭的洛桑和尹博林但卻意外廣受好評,隨後便又開展了幾次表演,這些表演也讓兩人受到了一點關注,在一段時間的表演後,竟已小有名氣。
在有了不小的名氣後,兩人又有了一個更好的發展機會:中央電視台的王牌曲藝節目《曲苑雜壇》為他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台,為了把握住這次珍貴的機會,兩人開始了更努力的訓練。
洛桑自從第一次來節目表演時,其天賦很快就被發現,繼而有了更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在節目組的精心包裝下,洛桑很快有了自己的系列節目“洛桑學藝”。 在自己的天賦和努力學習下,很快便在這檔聞名全國的節目裡佔據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洛桑學藝」中,洛桑的表演天賦被最大程度地開放出來了,憑藉著精湛的表演技藝,演繹了一出又一出膾炙人口的相聲節目,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喜劇表演家{ /b}。 1994年,在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某個晚會中,由尹博林和洛桑出演的相聲節目在全國廣受好評,也因此被譽為1994年最紅的笑星之一。
意外突發
經過了常年的努力付出終於有瞭如今的成功,從而有著無比光明的發展前景,但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會出現一些天災人禍,總能讓人始料未及。
1995年10月2日,當時已經名利雙全的洛桑自然是意氣風發,那天,洛桑和尹博林以及各自的家人一起吃晚飯,吃完飯過後,洛桑因還要出席另一場聚會便在飯後與家人分別。
在那天晚上,洛桑參加了很多的飯局,因此也是喝酒喝得有點多了,當時的酒駕根本沒有如今查的這麼嚴格,洛桑也是毫不在意的選擇了開車回家,那時正值夜裡11點多,天色已晚,根本沒注意到停在路中央正在修理中的大卡車。
當時洛桑開的車速由比較快,加上大卡車在停車修理時沒有擺放任何安全警示告牌,根本沒有什麼反應的機會便直接與大卡車發生了相撞,隨後因傷勢過重當場便過世了,年僅27歲。過世過後,父母大為傷痛,為了離去世的兒子近點,父母將其骨灰帶回來四川青城老家。
在洛桑去世了二十年後,其搭檔尹傅林首次對大眾說出來當天洛桑去世的那天晚上的細節:當天洛桑在參加某一場聚會時,聚會上的一位外國人因從來沒有關注過相聲,便看著洛桑對旁人說:“這是誰啊?”
當時的洛桑已經成為了全中國著名的相聲表演藝術家,其名聲早已家喻戶曉,所以正是這句話嚴重傷到了洛桑的尊嚴,讓他在一晚上都悶悶不樂,便一直在獨自喝酒,因為心情不佳便提前離場了,不想到後面就發生車禍了。聽到這個真相後,洛桑的父母更是不願意去相信,不相信自己的兒子因為一時的心情不好,便一直生悶氣喝酒,最後釀成了慘劇。
小結
洛桑的成功不是靠著一時的好運,其極高的成就是靠著自己的厚積薄發和良師的敦敦教導兩部分原因組成,自己自幼便具備的表演天賦,成為了其以後成為一位著名的相聲表演者的重要基石。舞蹈事業的受挫,讓這位獨自來到北京打拼的藏族小伙對未來感到了迷茫,但好在有人出手幫了自己一把,成為了自己既是良師也是搭檔更是朋友,這份幫助的意義對洛桑來說是無價之寶。
其師父尹博林將洛桑帶入了相聲的領域,讓洛桑找到了自己擅長的藝術表演領域,教會了他如何表演相聲,洛桑也因此而大獲成功,他獲得的成就和名望是無論如何都離不開當年的知遇之恩的。
但如今的我們,或許早已忘了當年的洛桑,也或許根本就沒有聽過洛桑的名字,但當年的洛桑的節目可是那一代人的記憶,給那時的人們帶去了無數的歡笑語。如果當年的洛桑沒有發生意外的話,可能會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對於和外國人的爭吵,我覺得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外國人的習俗跟愛好肯定跟我們中國人有所不同,不關注相聲自然合理,洛桑對於其不認識自己而悶悶不樂實在不該,如果當時沒有開始這個話題,或許洛桑就不會提前離場,或許就會錯過那輛卡車,或許自己的人生就可以因此而改變。
人生處處充滿著意外,但每次的自己的選擇都有可能對自己的未來造成不一樣的結局,對不幸,我們只能惋惜,只能感嘆,生命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