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滅親,為什麼石碏不放過自己的親兒子

2024-11-25石碏

有句話說“虎毒不食子”,但是歷史上有一位這樣的父親,為了維護國家正義,不惜殺死自己的兒子,並發明了“大義滅親”這個成語,這個人正是春秋時期衛國的大夫石碏。

石碏

衛桓公有個弟弟州吁,平時驕奢淫逸,毫不把衛桓公放在眼裡,時刻準備謀殺衛桓公奪得君位。他結識了大夫石碏的兒子石厚,石厚也不是什麼好人,經常給州吁出餿主意。

州吁籲終找了個機會把衛桓公殺了,自己當上了國君。一上位就給自己修宮殿,找了很多美女老婆,日子過得美滋滋。可是弒君奪來的位置坐不安穩,朝野不滿的大臣太多了,政局慘淡,州吁有點慌了,找來石厚商量辦法。

石厚說:“我父親石碏平時足智多謀,我回去問他,看他有什麼好辦法。”

石碏平時正直忠心,對衛國的前途很擔心,經常勸州吁籲和自己兒子,但是他們根本不聽,石碏很生氣,於是辭職在家。

石厚回到家見到父親石碏,就問他有什麼好的建議。石碏一想,為國除害的機會來了。於是對兒子石厚說:“現在國人對州吁籲非常不滿,那是因為他沒有得到週天子的承認和支持。只要得到週天子的承認和支持,事情就好辦了。”

石碏

石厚問:“就是的呀,可是怎麼才能得到週天子支持呢?”

石碏不慌不滿,慢慢說:「現在我們可以這樣辦,陳國的國君很得周天子的信任,他的意見能對週天子產生極大的影響。你不妨與州吁籲去請他幫忙,只要他肯出面,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石厚覺得真是好主意,趕緊來見州吁,把老爹石碏的建議告訴他。州吁籲聽了也很高興,立刻準備了厚禮,和石厚一塊去陳國見陳桓公。

而石碏看兒子石厚走後,也立馬給陳桓公寫信,將衛國發生的事情告訴陳桓公,還有州吁和自己兒子石厚狼狽為奸的事也告訴了陳桓公,請求陳桓公幫忙捉拿這兩個衛國的叛賊。

陳桓公也很積極,一見到這兩人,就下令將他們兩個抓了起來。石碏得到消息,立刻派大夫宰醜趕到陳國,把州吁籲處死。自己也派出家臣懦羊肩去殺兒子石厚,懦羊肩問:「他是您的親兒子呀,這樣不好吧?」石碏說:「州吁籲很多壞點子都是石厚給的,這樣一個大逆不道的人,他若不死,衛國以後不會有好日子過。

石碏

這就是“大義滅親”成語的來源,石碏可以說是一位“純臣”,為了國家的利益不惜殺死自己的兒子。但是他卻不是一位合格的父親。平日沒能教育好自己的兒子,任由兒子作威作福。惹出大禍沒有想辦法及時糾正,只好殺了兒子挽回聲譽。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