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官至軍機大臣,還是清朝外戚,為何卻被乾隆帝賜死?

2025-01-04乾隆

乾隆十四年(1749年)正月,乾隆帝在盛怒之下,頒布旨意,將一位朝中的重臣賜死。此人的身分、地位非同小可,他的先祖是清朝的開國功臣,與皇室的關係非常密切,他的姑母是康熙帝的皇后。雍正帝臨終前,他又成為顧命大臣。在乾隆帝初期,此人的權勢非常顯赫。然而,他最終卻被乾隆帝賜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乾隆

一、顯赫的家族

此人名叫訥親,姓鈕祜祿氏,出身滿洲鑲黃旗。訥親的曾祖父名叫額亦都,是「清初開國五大臣」之一。努爾哈赤對額亦都非常賞識,先後將祖妹、女兒嫁給了他。額亦都的兒子比較多,第十六子名叫遏必隆,是額亦都與公主所生的。遏止隆在康熙初年官至輔政大臣,他的兩個女兒都嫁入宮中,次女更是被康熙帝冊封為皇后。

遏必隆的第六子名叫尹德,他曾經跟隨康熙帝征討噶爾丹,後在雍正年間官至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訥親就是尹德的第二子,他在雍正五年(1727年)承襲公爵的爵位,並出任散秩大臣,長期在皇帝身邊任職。雍正十年(1732年),訥親被雍正帝任命為鑾儀使。第二年,訥親又被調入軍機處工作,至此成為朝中的重臣。

乾隆

二、乾隆的寵臣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病重,訥親是顧命大臣之一。乾隆帝即位後,由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鄂爾泰、張廷玉輔政,號稱“總理王大臣”,而訥親被任命為鑲白旗滿洲都統、領侍衛內大臣,“協辦總理事務」。由於訥親工作“勤慎”,乾隆帝“推孝昭仁皇后(訥親的姑母)外家恩”,晉封訥親為一等公。

之後,訥親平步青雲,仕途可謂是一帆風順,於乾隆元年(1736年)擔任鑲黃旗滿洲都統,乾隆二年(1737年)出任兵部尚書。乾隆三年(1738年),訥親在二月“領戶部三庫“,九月”協辦戶部“,”十二月遷吏部尚書“。乾隆十年(1745年),訥親先後被任命為協辦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並在這年五月成為領班軍機大臣。

乾隆

三、兵敗賜自盡

訥親之死與一場戰爭有關,這就是著名的大小金川之戰。乾隆十三年(1748年),前線不斷傳來失利的消息,乾隆帝對此非常憤怒,他決定派一位既能夠統籌全局,又能“相機指示“的大臣前去指揮。乾隆帝想到了訥親,於是在這年四月,派他擔任經略大臣,」率禁旅出視師「。然而訥親並無指揮才能,他抵達前線後,反而損兵折將。

同時,訥親還在私下裡議論乾隆帝的決策,說什麼「金川事大難,不可輕舉,此言不敢入奏「。乾隆帝得知此事後龍顏震怒,立即命人逮捕訥親。之後,乾隆帝又讓人拿著遏必隆遺刀前往軍中,下旨讓訥親用此刀自盡。訥親之死,一方面與兵敗有關,但另一方面更為重要,他私自議論乾隆帝做出的決策,這是乾隆帝無法容忍的,最終成為戰爭失敗的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