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戰劇《薄冰》的男一號彭冠英,扮演軍統特工,在軍統之中有呂布美譽。
眾所周知,呂布是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後與司徒王允合力誅殺董卓,旋即被董卓舊部李傕等擊敗,依附於袁紹。與曹操爭奪兗州失敗後,呂布襲取徐州,割據一方。呂布因其勇武而名冠天下。
彭冠英扮演的陳淺在與共產黨無私無畏的奮鬥之中,逐漸看清了誰是日本人的走狗。明白了自己的軍統都是一些什麼樣的貨色。
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戰線,一個目標,打擊日本侵略。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搶資源,煤炭、金屬、稀土,還有這次的鈾礦。日本人無所不用其極,拉攏一切可以拉攏的國民黨要員,以求獲得第一手資訊和資源。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獲得日本具體的動向,第一時間進行粉碎,對這場抗日戰爭尤為重要。
敵後工作將敵人計畫成功粉碎,無疑比前線砲火之中與日本人真刀真槍的打,其效果不是立竿見影,都是敵後工作者肩負的重擔和使命更加的忍辱負重。面對更加殘忍,更加狡詐的日本間諜,猶如在刀尖上、懸崖邊舞蹈跳舞,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而且其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破壞性更是不言而喻。
如履薄冰,或許就是直接點明彭冠英說扮演的陳淺、淺井君角色使命如何重大。
深入敵後,有熱血不夠,還要有足夠的冷靜,有足夠的大智慧大勇敢。
面對國民黨軍統的腐敗,面對腹背受敵的投敵者隨時的洩漏身分的危險。
彭冠英游刃有餘的表演,讓我們看到,彭冠英其深厚的功底和對革命者的無限的敬畏,是完成這兩個角色的最基本但又是最關鍵的的條件。
彭冠英的簡介是1986年2月18日出生於吉林省長春市,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演員、模特兒、歌手。
彭冠英扮演的陳淺角色,也或者是隨後臥底頂替的日本人淺井,萬變不離其宗,陳淺還是始終以軍統特工呂布的身份和稱號,自譽自己雖然不是自居為民族英雄,被人頻頻稱道也是自己感到對國家的貢獻。但是骨子裡軍統的角色,在國民黨的腐敗對比對應下,更加突出了共產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不懼生死高風亮節躍然紙上。
國民黨雖然有這種也有類似陳淺為國為民的熱血青年,不怕死的硬骨頭更是鳳毛麟角。但其深入骨髓的腐敗已經難以讓許多陳淺沒有容身之處。在日本殘忍的鐵蹄下,亂世之中,沒有無緣無故的生死,被錢和女色收買的財務科長自己死不說,還把自己的老母親的性命搭了進去。
與陳淺形成鮮明對比。
面對同行謝冬天頻頻的陷害與嫉妒,與共產黨潛伏者餘春羊的相識,與萬江海局長的外甥女顧曼麗的相識,可謂是在革命的道路上,感情的道路上,發生著戲劇性的挑戰。
誰是抗日救國這條戰線上志同道合的同志,誰又是落井下石的背叛者,誰又是最後勝利的收穫者。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犧牲的生命是刻在恥辱柱,還是刻在歷史的豐碑。歷史均有定論。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局勢發生了巨大轉變。反法西斯陣營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在中國戰場上,日軍為挽救頹勢,發動了瘋狂的進攻,同時,一場醞釀已久的驚天陰謀也拉開了帷幕。
日本為了佔領中國,實施的三光政策、南京大屠殺,足見日本人比狼還要殘忍。
與狼共舞,需要怎樣的一種豪氣。面對大是大非,該如何把握?彭冠英將這個角色拿捏的準確到位。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彭冠英陳淺、淺井角色的成功塑造,是內在實力的演繹,更是家國情懷熱愛本身的體現。
侵略戰爭的戰火燒遍中華大地,戰爭就會有人死亡,打擊日本侵略者,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應該拿起武器,擊斃這些雙手沾滿人們的鮮血惡貫滿盈的劊子手。
自以為是的日本軍人把自己的家眷帶進戰爭之中,充滿恐懼和死亡的後方,日本人其實是利用家眷做另一種炫耀,這種悲哀就是眼睜睜親眼看見自己的親人,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死去。就像《薄冰》一開始的陳淺暗殺日本鈾礦計畫負責人仁科富熊,
上海,一個日本人滲透、黑惡社會橫行、國民黨高官錯綜複雜的盤踞、共產黨暗中佈局的大城市。
許多像陳淺這樣的角色,在蛻變成長之中,成為抗日戰爭勝利的一塊基石。可以說沒有這些人將生死置之度外,今天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無從談起。
那麼,讓我們一起看《薄冰》,讓彭冠英帶著我們一起了解那段動人心弦的敵後粉碎日寇的精彩故事。再次溫習那段反法西斯的崢嶸歲月,眾多不同陣營的無名英雄,都是我們肅然起敬的理由。等待我們一一去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