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鳴驚人典故賞析,楚莊王與伍舉,齊威王與淳於髡(kūn)

2024-11-05楚莊王

歷史上一鳴驚人的典故有兩個,一則記載於《韓非子•喻老》,講的是楚莊王熊旅與右司馬伍舉的故事;另一則記載於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卷》,講的是齊威王田因齊與淳于髡的故事。

一鳴驚人典故先後順序

《韓非子·喻老》:「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這則一鳴驚人典故中楚莊王熊旅(?—公元前591年),韓非子(約公元前280年—西元前233年)。

楚莊王

《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則一鳴驚人典故中齊威王田因齊(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史記作者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

楚莊王

通過以上對比可知楚莊王早於齊威王300年左右,韓非子先於司馬遷100年左右,可見一鳴驚人典故最早應源於楚莊王。

一鳴驚人典故賞析

楚莊王,春秋霸主之一。楚莊王即位後三年內,所做之事無非打獵、喝酒、沉迷後宮等等,毫無作為。右司馬伍舉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國家於危難之際,君王卻無所事事,伍舉忍無可忍於是決心冒死諫言。伍舉其人可能不甚熟悉,但是他的孫子伍子胥於雷貫耳,大家一定聽過。有一天楚莊王正在尋歡作樂,伍舉要求覲見,楚莊王把伍舉召到面前問:「你來幹什麼?」伍舉說:「楚國山上,有一隻大鳥,身披五彩,樣子挺神氣,可是一停三年,不飛也不叫,這是什麼鳥?他說:「這可不是普通的鳥。這種鳥,不飛則已,一飛將要沖天;不鳴則已,一鳴將要驚人。」自此楚莊王重用伍舉、蘇從等忠直之臣,攻滅了前來進犯的庸國,使楚國的勢力向西北擴展,任用孫叔敖為令尹,重視社會生產,發展經濟,充實國力。

楚莊王

齊威王,與魏惠王徐州相王,稱霸一方。即位初期,齊威王沉湎酒色,三年不理朝政,國內混亂不堪。淳於髡知道齊威王愛猜謎語,就覲見說王宮裡住著一隻三年不飛不鳴的鳥。齊威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自此齊威王勤於朝政,勵志圖治,國威大振。齊威王在位時期,針對卿大夫專權、國力不強之弊,任用鄒忌為相,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進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選賢任能、賞罰分明、國力日強。經桂陵、馬陵兩役,大敗魏軍,開始稱雄於諸侯。並禮賢重士,在國都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稷門外修建稷下學宮,廣招天下賢士議政講學,成為當時的學術文化中心。

楚莊王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