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帆個人資料履歷(翁帆:28歲嫁楊振寧,照顧他到100歲,結婚18年,繼子女們感謝她)

2023-01-27翁帆

2004年,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楊振寧,在82歲時,突然想要迎娶28歲的碩士研究生翁帆。消息傳出後,一片嘩然。

人們怎麼也想不通,這對相差54歲的“忘年戀”,怎麼就走到了結婚這一步?

很多人認為:翁帆嫁給楊振寧,就是圖他的財產和名聲。

翁帆

記者採訪翁帆的家人,她的父親很坦然地說:“我們完全理解和支持女兒的選擇。小帆願意照顧楊教授的晚年生活做出犧牲,這是一個美德,也是光榮!”

現在18年過去了,楊振寧已經100歲了,46歲的翁帆始終在身旁細心照料。就連繼子女都很感謝她,並說:“她是一個很善良的女孩。”

她並沒有從楊振寧那裡得到所謂的名和利,那麼年輕貌美的翁帆嫁給耄耋之年的楊振寧,到底圖什麼呢?

翁帆

1976年,翁帆出生於廣州潮州的一個普通家庭,作為家中的小女兒,她從小就千萬寵愛於一身。

她的父親曾是潮州中國旅行社的負責人,非常喜歡古典文學。耳濡目染下,翁帆也對文學特別感興趣。

雖然翁帆學習成績一直很好,看起來溫婉可人,但骨子裡卻十分有個性。

翁帆

考上汕頭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後,翁帆開始「放飛自我」。她把頭髮大膽地染成了金黃色,在學校特別札眼。

即使有些乖張,卻也沒有影響翁帆的成績,基本上每年她都是年級的前幾名。

翁帆

1995年暑假,汕頭大學召開了首屆世界華人物理學大會。

大二的翁帆因為成績優秀、溝通能力好,被學校選為接待人員。負責接待的正是楊振寧和杜致禮夫婦。

這是翁帆和楊振寧的第一次相遇,那一年,楊振寧已經70多歲了。

接待期間,翁帆細心、周到、熱情,考慮到他們年紀大了,全部行程都根據他們的身體狀況來安排。

這讓楊振寧和杜致禮夫婦對翁帆的印象極佳。

翁帆

特別是夫人杜致禮很喜歡她,臨別前,還對她說要好好學習,以後考美國的研究生。

翁帆也對他們夫婦非常崇拜尊敬,在之後的許多年,他們一直保持著書信的往來。

杜致禮曾誇贊翁帆:“她比我們的孩子都要更關心我們。”

不過,翁帆大學畢業後,並沒有出國留學。而是進入了一家深圳的普通公司,做了翻譯。

此時,翁帆戀愛了。

對方只是一個普通公司的小職員,沒有什麼金錢地位,但陷入愛情的翁帆就那麼不管不顧地一頭栽了進去。

翁帆

婚後,翁帆辭了職,在家裡做起了全職太太,每天為丈夫洗衣做飯。

她以為自己已經得到了幸福。卻沒想到,風花雪月終究還是抵不過柴米油鹽。

婚後先生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每日為了生活奔波的同時,再也沒有心情再對翁帆噓寒問暖。翁帆犧牲了自己的事業,換來的只有無盡的冷漠和責備。

最終,這段婚姻還沒滿2年,就草草收場了。

翁帆

失敗的婚姻,給了翁帆很大的打擊。她不知道自己的前路在何方,對未來充滿了迷惘。

2002年,翁帆考上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系研究生。寧靜的校園生活,讓她的內心得以平靜。

研究生的第二年,翁帆得知杜致禮因病過世了。她特意寄email給楊振寧去安慰他,希望能緩解他的喪妻之痛。

翁帆

杜致禮是著名將領杜聿明的女兒,是典型的大家閨秀。

當年,楊振寧在西南聯教書時,杜致禮曾是他的學生。但礙於師生關係,兩人並沒有更進一步。

直到5年後,同樣在國外留學的兩人,在一家餐廳吃飯時偶遇,才又聯絡了起來。楊振寧對杜致禮發起了猛烈的追求,並在1年後,把她娶回了家。

翁帆

婚後,杜致禮為楊振寧生了2個兒子1個女兒。相伴幾十年,杜致禮幾乎沒有讓丈夫在日常生活中操一點心,家裡的事無鉅細都是她在安排。

在杜致禮的照顧下,楊振寧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獎時,楊振寧把杜致禮也帶到了現場,感謝她這麼多年為了他的默默付出。

杜致禮過世後,楊振寧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與害怕。

翁帆

他曾在採訪時,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19世紀英國著名的數學家哈密頓,在太太去世後,過了相當漫長的孤獨日子,甚至在書頁上都有飲食的污漬。

楊振寧說:“我不要過這樣的日子。”

“我這個人是很老實的。我自己有自知之明,一個老年人的孤獨,我很怕的。”

就在他最孤獨時,翁帆的出現彌補了杜致禮離開的空白。讓楊振寧早已沉寂的內心,重新煥發了青春的活力。

翁帆

一開始,楊振寧透過郵件,把無處可寄託的感情都傾訴給了翁帆聽。翁帆很有耐心,一直寬慰他許久。後來,她也對楊振寧訴說了自己失敗的婚姻。

一來二去,兩人竟產生了惺惺相惜之感。

雖然他們之間有些54歲的年齡差距,但溝通起來,絲毫不會覺得費力。

慢慢的,兩人之間的溝通也從郵件變成電話了。

翁帆

翁帆會在電話裡嘰嘰喳喳的給他講旅遊時的見聞,楊振寧也會吐槽自己做研究的枯燥。

隨著打電話的時間越來越長,兩人的心中有了些難以名狀的情愫,在野蠻生長。

有時,翁帆會因為沒有接到楊振寧的電話而患得失。楊振寧也漸漸從失去妻子的悲傷中走了出來,彷彿自己也變得年輕了。

2004年2月,楊振寧回國了,他邀請翁帆到中山大學見面。

再次見面,楊振寧一如八、九年前一樣身體硬朗,精神矍鑠。儘管已經82歲了,上台階也完全不需要人攙扶,他的思維敏捷程度更是不遜於年輕人。

翁帆

接下來的幾天,翁帆陪著楊振寧見了很多學者。待在他的身邊,翁帆很輕鬆也很隨意,並沒有對待學術泰斗那樣的拘謹和約束。

楊振寧聽說翁帆喜歡旅遊,特意帶她去石澳遊玩。兩人穿著一樣的情侶裝,在過陡峭山路時,楊振寧自然地牽起了翁帆的手。

也許,愛情無需表白,一切都盡在不言中…

翁帆

2004年7月,楊振寧進一步邀請她到清華大學「歸根居」作客。

那時的楊振寧有一半的時間在香港中文大學,還有一半的時間是在清華園。

吃飯時,翁帆驚訝的發現,楊振寧儘管在美國生活多年,餐桌上還是清淡的淮揚菜。飯後,兩人就著一杯醇厚飽滿的紅茶,談天說地。

回到廣州後,翁帆常會寫英文詩,聽過電子郵件發給楊振寧。楊振寧總是細心的修改後,在回傳給翁帆。

沒有辦法見面的日子,他們以鴻雁傳書的形式,寄託相思。

翁帆

10月,「黃金週」假期,楊振寧約翁帆一起去了廣西北海。

在碧海藍天間,兩人騎著雙人自行車,慢慢悠悠地在椰林小徑中穿梭。楊振寧突然覺得全身充滿了動力,他決定和翁帆一直在一起。

楊振寧聽說翁帆喜歡攝影,就特地送了台相機給她。

相機的第一張照片,是兩人的合照。這台相機也成了兩人的定情信物。

旅行結束後不久,回到清華園的楊振寧打電話向翁帆求婚了。

翁帆

留給楊振寧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他一分鐘也不想再浪費。而且,子女們對這段婚姻也同意。

翁帆聽到求婚電話後,嬌瞋地說:“哪有人求婚不送玫瑰花的?”

楊振寧在電話的另一頭笑著說:“下次見面一定會補給你。”

沒有鮮花、沒有鑽戒、沒有任何儀式,更沒有所謂的海誓山盟,28歲的翁帆就這樣答應了楊振寧的求婚。

翁帆

11月,翁帆特地回了趟潮州老家,把自己要嫁給楊振寧的消息,告訴了父母。

從小到大都是「乖乖女」的翁帆,這次真的讓父母大吃一驚。父親氣的直踹沙發,他無法接受一向聽話的女兒,會做出如此荒唐的決定。

那一年,翁帆的父親翁雲光才63歲,讓他如何接受一個比自己還大了將近20歲的女婿?

面對父母痛心疾首的反對,翁帆很堅定,她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非他不嫁!

翁帆

父母冷靜過後,還是尊重了女兒的選擇,並做好了陪女兒面對外界一切狂風暴雨的準備。

所以,當婚訊發出後,面對記者的圍追堵截,翁雲光一點都不意外。

他坦然地對記者說:“我們完全理解和支持女兒的選擇。小帆願意為照顧楊教授的晚年做出犧牲,這是一種美德,也是光榮!”

翁帆

2004年12月22日,在眾人的驚詬、質疑和不祝福的聲音中,楊振寧和翁帆在汕頭登記結婚了。

在世人眼中,這段婚姻不過是一段「老夫貪戀美色,少妻追圖名利」的交易罷了。

特別是翁帆遭到的傷害和質疑更多,覺得他嫁給楊振寧無非圖的就是名利和地位,想要透過一場婚姻走上人生的捷徑。

和原配杜致禮比起來,翁帆除了年輕漂亮,根本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優勢。

翁帆

但就算外界的謾罵再多,翁帆依然沒有輕易向世俗低頭。

她離開了學校,關掉了手機,在咖啡屋裡睡了一個午覺…

比起媒體的軒然大波,楊振寧和翁帆的家人和朋友,反而都對兩人表示祝福。

楊振寧的弟弟說:“家人都對此坦然接受並祝福他們……我哥也是普通人,需要有人照顧有人陪伴,為什麼一定要一個人過?”

“翁帆這麼年輕,願意照顧我哥哥,我覺得她很懂事。”

翁帆

翁帆的同學也對記者說:“你們不要再打擾她了。我感覺,他們會幸福的。”

「翁帆不是那種為了某種利益而生活的人。她很可愛,也很善良,更是一個單純的女孩,並不是如一些人評論的那樣,是看中金錢和名利的女人!”

翁帆

外面的質疑聲越大,翁帆反而越平靜。她說:“我們自己沒有什麼壓力,倒是外面的聲音很大。”

楊振寧則說:“很多人不理解我們的婚姻,等三十年、四十年過去,會發現這是一件非常羅曼蒂克的事情。”

說到底,婚姻終究是自己的事。世俗的眼光無法理解他們,也沒關係,他們相信時間總是能證明一切。

翁帆

婚後,翁帆隨著楊振寧搬進了清華園的「大師邸」。

楊振寧稱呼翁帆的父母為“翁先生”、“翁太太”,而翁帆的父母則稱呼楊振寧為“楊教授”。

沒有想像中的尷尬場面,大家都相敬如賓,十分和諧。

在翁帆看來,婚後的日子和尋常的夫妻也沒什麼不同。

有時,兩人會相約一起看畫展。各看各的,等全部看完再各自說說喜歡哪幅畫,看看是不是喜歡的同一幅。

這是兩人常玩的“小遊戲”,帶著生活的小情趣。

翁帆

結婚前,翁帆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喜歡喝咖啡、習慣晚睡。

楊振寧卻每天提早躺在床上休息了,第二天起的也很早,兩人的作息時間不同步。

有時楊振寧怕自己翻書的聲音會吵醒了她,就一個人躡手躡腳的到浴室看。

時間長了,翁帆心裡有些過意不去。

雖然家裡有保姆,但她總想著親力親為,能夠多照顧楊振寧一些。

翁帆

婚後,翁帆戒了咖啡,跟著楊振寧的時間安排,早睡早起。

在香港的住處時,翁帆拒絕了學校安排的保姆,兩個煎蛋,幾片麵包,就是兩人的早餐。

每天早上,兩個人簡單用過早餐之後,就各自開啟了自己的工作。直到下午,他們才有了獨處時光。

翁帆像許多女孩一樣喜歡追劇,楊振寧對於現在的一些明星是不清楚的。他喜歡的都是國外的一些老牌影星,這正是翁帆所不了解的。

不過,正因為兩人的愛好不同,反而有了更多可以聊的。

翁帆說:“生活中這些細微的不同,反而是我們婚姻的黏合劑。”

翁帆

常常楊振寧會陪著翁帆一起追劇,翁帆也從楊振寧的口中,了解了許多自己從未涉及的老電影。

有時,兩人就一人捧著一本書,一邊看一邊討論,一個下午說說笑笑就過去了…

偶爾,翁帆也會學著做一些楊振寧愛吃的淮揚菜。不過,翁帆也坦言:“這方面我沒什麼天​​賦,做的不是很好。”

楊振寧也不強求,反而愛上了翁帆喜歡吃的粵菜。

翁帆

老年的楊振寧患有心肌梗塞,翁帆對他的生活照顧的更加仔細。吃的東西都由她親自購買、清洗,也會做一些滋補的湯藥給楊振寧喝。

晚餐後,翁帆會在花園裡慢悠悠地陪楊振寧打一會兒太極,或是散步。

不疾不徐,歲月靜好。

翁帆

和翁帆在一起的每一天,都讓楊振寧覺得驚喜,他直言:“翁帆是上帝送給我的最後一件禮物。”

“翁帆增加了我人生的厚度,透過她,我第一次感覺到了未來幾十年的世界和我息息相關,儘管我活不到那個時候。”

翁帆

2011年,翁帆在清華攻讀建築系博士,主修建築歷史專業。課餘時間,她翻譯了楊振寧的書《曙光集》。

而楊振寧以90多歲的高齡,仍然頻繁地參與各種學術活動,照常給學生上課。

他們無懼外界的狂風暴雨,兀自安寧。

無論在任何場合,楊振寧始終和翁帆十指扣。他總是說:“帆帆,牽著你的手,我覺得踏實。”

翁帆

結婚這麼多年,楊振寧幾次因為身體不適入院。翁帆始終寸步不離的照料,直到他康復出院。

如今,楊振寧100歲了,46歲的翁帆過的依舊非常幸福。

翁帆和楊振寧的家人相處的十分愉快,楊振寧的子女來看他,一家人還會一起出門玩。

翁帆

楊振寧的大兒子提起這個比自己小得多的“後媽”,也讚賞有加:“她是個善良的女孩,我要感謝她對爸爸的愛和照顧,讓我們作為子女可以放心發展自己的事業。 」

18年過去了,曾經那些說翁帆圖名圖利的人,都閉上了嘴巴。

其實,楊振寧帶給翁帆的遠遠不是身外的世俗之物能比擬的。於翁帆而言,楊振寧是她人生的領導者。

他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廣闊淵博的學識,都深深令翁帆著迷。

翁帆

在採訪時,翁帆說:“這些年,他給我營造了一個很純淨的世界。我一直覺得自己在像牙塔的象牙塔,這種生活非常平靜,很穩定,我覺得非常享受。”

但就算翁帆把楊振寧照顧的再好,兩人有著54歲的年齡差距是不爭的事實。

在參加《楊瀾訪談錄》時,楊瀾曾問了楊振寧一個敏感的話題:“如果你去世了,翁帆這麼辦?”

楊振寧表示:年老的他會對翁帆說,等我離開這個世界,將來你可以再婚。但年輕的楊振寧卻不願意。

這兩句話,代表了他腦中對翁帆的複雜感情。

翁帆

他既希望翁帆能收穫幸福,卻也不希望她再婚。最終,年老的他還是戰勝了年輕的他,表示:“等我將來離開這個世界,你可以再結婚,忘了我。”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這些事情,再努力也無力改變。

翁帆

至於財產,網路上有消息稱,楊振寧也早就定下來給3個孩子,留給翁帆的只有居住別墅的使用權。

不知道消息的真實性,但可以確定的是,翁帆對生活的要求非常低。

和楊振寧結婚後,兩人就把200多萬美元的積蓄都捐給了清華大學。楊振寧在清華的百萬年薪,也大部分都捐給學校了。

翁帆

翁帆說:“人生有很多路可以走,我選擇了更少的一條。”

歲月帶走了翁帆光鮮的容顏,也帶走了那些不堪的流言蜚語。

清醒如翁帆,她嫁給楊振寧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而甘之如餉的享受屬於他們的美好生活。

如果真說還有什麼可惜,大概就是沒能生下自己的孩子吧!

#娛大賞#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