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吳越個人資料:和陳建斌同居5年,分手後不婚不戀愛,50歲一個人生活

2024-02-03吳越

前言

「明天帶他去醫院檢查,如果生不出小孩是他的問題,把他老婆吃過的藥全部拿過來,非要讓他吃了才放他走!」

她厲聲怒斥了家暴男,然後轉身安排隨同的民警。

這是近期播出的《縣委大院》裡精彩情節,看到這兒的觀眾無不大快人心。

吳越在這劇裡飾演縣領導艾鮮枝,她把一個嚴肅認真、能言善道的縣官演得出神入化,逼真地演繹了一個中年婦女大膽潑辣、風風火火的特點。

吳越是誰,少有人知道,但是《我的前半生》中那位溫溫柔柔、楚楚可憐的三兒凌玲,又誰人不知呢?

因為飾演了這部劇中的角色,吳越甚至走到哪裡,都會遭到別人的嫌棄甚至謾罵。

她貌不出眾,演過幾十部劇,人們記得的,不是她這個演員,而是她演過的角色。

那個遭人唾棄的凌玲,堅強隱忍的蘇青媽媽,親眼見自己慢慢走上不歸路的賀局,知性、幹練的外企高管,還有潑辣會說的縣官,她演的每一個角色都與眾不同,她演任何角色也不受限。

戲火人不火了幾十年的她,如今過得怎麼樣?

01 一本雜誌撰改了夢想

1972年4月,吳越出生在上海市閔行區,父親是書畫家吳頤人,父親的老師錢君陶,是豐子愷的大弟子。

父親曾是當地書畫院的主要領導,不僅師從名門,而且靠自身努力成為當代篆刻大師,也是「西冷印社」成員之一。

西冷印社號稱“天下第一名社”,是海內外最早成立的石篆刻專業的學術團,也是我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文化社團。

母親賢淑溫良,也是文化人,在吳越的演藝生涯中,曾寫小詩鼓勵安慰她。

吳越長在這樣的書香世家,從小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6歲學篆刻,13歲那年,全國性的篆刻比賽中,她把少年組的金牌捧了回來。

篆刻藝術是用刀在石上雕刻,不僅極具耐心和細心,還需要果敢,否則,不僅容易傷了自己,還毀了作品。然而,吳越對篆刻的愛好與深耕,讓吳爸吳媽彷彿看到未來的她在書畫界熠熠生輝。

沒想到,本來在金石篆刻藝術上順風順水的吳越,卻因為一本雜誌,一不小心就在人生道路上劈了叉,拐進了表演藝術路上來了。

雖然吳越從小喜歡買些海報張貼在自己小臥室裡,但也從來沒想過要去學表演,直到有一天,她拿出一本雜誌跟父母談夢想。

那天,吳越拿出一本《大眾電影》雜誌,指到上面的封面人物跟爸媽說,她要學表演,將來就要成為《大眾電影》封面上那樣的人。

爸媽很意外,但是看到執著而果斷的她,意識到長期的篆刻經歷已經把她鍛煉成了一個有強大內心的人,他們的女兒雖小,卻是一個相當有主見的人,他們支持了她的夢想。

爸媽更沒想到,接下來吳越帶給他們的意外是一個接一個。

透過自己努力,1991年,吳越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而且專業成績位居第一。這意外讓爸媽特別開心。

只要你堅持,長成向日葵還是玫瑰,都是可以的。

02 不拍戲只為深耕演技

在上海戲劇學院,不少的劇組來這兒挑演員,很多學生邊學習邊接戲拍,也有人學業還未畢業就已經參演過多部劇,甚至也有人還沒走出校門就已經在圈裡紅了。

但吳越一頭栽進學業中,她拒絕拍戲

在她看來,對於表演來說,顏值只是門檻,而真正要把表演這碗飯端穩、端久,那必須靠演技才是硬道理。

因此,四年的表演學習,他幾乎不外出拍戲,沉下心來深耕演技。

身為演員,誰不追求大紅大紫,但她跟這樣的演員與眾不同,她更在意自己演技的提升。

她深知身為演員真正的核心是什麼,更清醒地體認到自己當下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演藝圈中的浮華她置之不理,義無反顧地堅持正確的選擇,紮紮實實打牢演員功底。

也正是因為堅實的演技在她的表演路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牢固的根基,她畢業第二年參演《北京深秋故事》,就與陳寶國、胡歌等這樣的老戲骨搭檔;{ b}正式入圈隔年就參與《和平年代》,捧回金雞獎最佳女配角。

多年來,她都沉下心來,在演藝圈中不溫不火地繼續琢磨自己的演技,而真正實現大紅大紫,卻是因為一個小三配角被罵翻紅。

03 演小三搶「馬伊麗」老公被罵翻紅

2016年,吳越的閨蜜海清給她推薦了一部正要拍攝的劇本《我的前半生》,她把劇本讀完,卻拒絕了導演沈嚴的邀請。

當導演告訴他女主角是馬伊俐之後,她很認真的問導演:“馬伊俐演羅子君,你認為長成我這樣的,搶走她老公也符合邏輯?

她深知自己的外型不屬於美艷勾魂型的,更莫說演羅子君的,還是顏值出眾的馬伊俐。沒想到導演的一句話卻讓他改變了主意。

導演說:“這個劇本中小三是個很難得拿捏得好的特殊角色,主要靠演繹。”

她不看好自己的顏值,但卻喜歡這種更考驗演技的角色,她答應了導演。

她把劇中小三凌玲刻畫得與其它的小三與眾不同,外表樸素淡雅,看上去清純、溫婉而善良,走的卻是心機路線,骨子裡全是心機策劃。

面對背叛家庭而自責糾結的陳俊生,她善解人意地為他開責:「喜歡你只是我自己的事情,完全跟你沒有半點的關係。」其實是為了讓陳俊生更堅定地離開羅子君。

因為演技太好,很多觀眾因入戲太深,簡直分不清角色和演員,《我的前半生》開播後她的社群媒體幾乎成了批鬥戰場。

“長得這副模樣還演小三,咋不去演大媽?”

「你醜得嘴巴像鴨嘴,居然當小三,難怪當初陳建斌不要你…」

一條條謾罵的語言讓她快要崩潰,幸好父母是堅強的後盾,媽媽寫來打遊詩安慰:“演員生涯自風流,生旦淨末刻意求,莫道常為座上客,有時也做階下囚。”

她萬萬沒想到就是因為自己演得逼真而讓自己被罵得如此之慘,然而正是因為觀眾分不清戲內戲外地撕逼而又讓她火了起來。

那一年,凌玲幾乎家喻戶曉,人們都記住了她演的這個角色,但是,知道她的人並不太多。

她因參與這部劇而火了起來,但參與的另一部劇卻沒這麼好運,她遇到一個人,注定了人生中有這麼一劫。

04 婚姻只是選擇,單身也挺好的

2000年,吳越出演電影《菊花茶》裡的傻白甜老師,與搭檔陳建斌因戲生情,兩人拍攝結束,也正式牽手戀愛。

當時吳越已經是國內知名的女演員,陳建斌才入圈不久,兩人約好一起為美好的未來奮鬥。

吳越透過自己的人脈為陳建斌介紹了《喬家大院》,她計劃著把婚期定在這部局拍攝結束的時候。

沒想到這部劇火了,陳建斌也紅了。吳越買了很多食材,等陳建斌殺青回來,要為陳建斌開慶功晏,甚至想好了他們要去哪裡拍婚紗照。

她萬萬沒想到的是,陳建斌人回來了,心卻沒帶回來,他悄悄地回來後,給她留下了一封分手信,坦白了自己愛上了搭檔蔣勤勤,簡單收拾行禮後,離開了他跟吳越一起住了5年的地方。

吳越回到家,看到分手信,連電話也打不通了。

一場甜蜜的戀愛經驗就到此劃上了句點。吳越曾經和所有的女孩一樣,希望將來嫁一個自己喜歡的男人,最終,她選擇嫁給了自己。

在她看來,婚姻,只是一種選擇,有之,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驕傲,沒有,也不是什麼不得了的自卑。單身,也挺好的。

在別人看來,這事對她的感情是致命的傷害,不過,一點兒不影響她認真對待她飾演的每一個角色。她曾說:“有時候,當生活中發生一些事情,而你正演到那兒的時候,反而是一種治愈。”

她認真打磨每個角色,而演過的角色又使她脫繭重生,無論是演技,還是生活,都越來越好。

吳越說,三十多歲的時候,也渴望有婚姻,著急有美好的愛情,但過了四十歲,覺得無所謂,順其自然就是。

最好的生活,就是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把人生過得鮮活,而今,他自己也做到了一個人。

但也有不少的粉絲關心她感情問題,有一次吳媽媽被問到:「你女兒不僅戲演得好,人又長得漂亮,為什麼都近半百了還不出嫁呢?」{/ b}

吳媽媽回答的一句話讓別人鴉雀無聲,卻讓吳越特別驕傲。

她說:「地球上的繁衍,反正不靠她一個人。」

吳越心靈上能獲得自由,除了自己對自己所需要的東西的了解和堅持,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結束:

正如她對感情的順其自然,對事業上的大紅大紫她也從來無所謂,對當下生活更是隨性而為。

而今50歲的她,無兒無女,生活生動而鮮活,雖肌肉鬆弛,眼角爬上了魚尾紋,照相拍戲也不用濾鏡。

人生不是所有的高光時刻,都需要獎盃來證明。

她隨性、低調,不喜歡走紅地毯,卻喜歡一個人戴著鴨舌帽,去北京的四合院串門,去吃北京的小吃,看老北京的建築,她是一個熱愛北京的上海人。

愛的本質,其實是愛自己。只有認真愛自己,無論來的是風是雨,是好是壞,就都能坦然享受,認真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