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碏諫寵州吁籲
衛莊公娶於齊東宮得臣之妹①,曰莊姜②,美而無子,衛人所為賦《碩人》也③。又娶於陳①,曰厲媯(5)。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媯,生桓公,莊姜以為己子。
公於州吁,嬖人之於也①,有寵 而好兵,公弗禁。莊姜惡之。
石碏諫曰③;「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於邪。驕、奢、婬、泆(10),所自邪也。四者之來,寵祿過也。將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猶未也,階之為禍(11)」。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12),降而不憾”,憾而能昣者(14),鮮矣。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婬破義,所謂六逆也。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之,無乃不可乎?
其子厚與州吁遊,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18)。
【註釋】
(1)初:當初,從前。故事開頭時用語。 (2)鄭武公:春秋時諸侯國鄭國(在今河南新鄭)國君,姓姬,名掘突,武為諡號。申:諸侯國名,在今河南南陽,姜姓。 (3)武姜:武諢鄭武公諦號,姜諦娘家姓。 (4)莊公:即鄭莊公。共(gōng)叔段:共是國名,叔為兄弟排行居後,段是名。 (5)窹(wù)生:逆生,倒生,即難產。 (6)惡(wù):不喜歡。 (7)亟(qì):多次屢次。 (8)制:鄭國邑名,在今河南滎陽縣虎牢關。 (9)岩邑:險要地城邑。 (10)虢(guó)叔:東虢國國君。 (11)佗:同「他」。唯命:「唯命是從」地省略。 (12)京:鄭國邑名,在今河南滎陽縣東南。 (13)祭(zhài)仲:鄭國大夫,字足。 (14)雉:古時建築計量單位,長三丈,高一丈。 (15)參:同「三」。國:國都。 (16)堪:經受得起。 (17)焉:哪裡。闢:同「避」。 (18)何厭之有:有何厭。厭:滿足。
【譯文】
衛莊公娶了齊國王子得臣的妹妹為妻,名叫莊姜。莊姜長得很美,但沒有生孩子,衛國人為她作了一首詩叫《碩人》。後來衛莊公又娶了一個陳國女子,名叫厲媯。厲嫗生下孝伯,孝伯早死。厲媯隨嫁的妹妹戴媯生了衛桓公。莊姜把桓公當作自己的兒子。
公子州吁籲是莊公寵妾的兒子,受到莊公寵愛,喜好軍事,莊公不加禁止,莊姜則討厭州吁籲。
大夫石碏勸莊公說:「我聽說疼愛孩子應當用正道去教導他,不能使他走上邪路。驕傲、奢侈、婬亂、逸樂是走向邪惡的開端。這四種惡習的產生,是給他的寵愛和俸祿過了頭。果想立州吁籲為太子,就確定下來;如果定不下來,就會釀成禍亂。很少的。凌年長,疏遠離間親近,新人離間舊人,弱小壓迫強大,婬亂破壞道義,這是六件背離道理的事。兄弟恭敬,這是六件順理的事。吧?
石碏的兒子石厚與州吁交往,石碏禁止,但禁止不住。到衛桓公當國君時,石碏就告老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