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臉」張宏民已經退休,孑然一身的狀態雖然瀟灑,但也難免有些落寞。
2020年,有媒體就曾拍到張宏民獨自一人在街邊吃冰棒的畫面,他的兩鬢斑白,看起來與隔壁大爺無異。
如果再給張宏民一次選擇的機會,他是否還會堅定地選擇事業呢?
{不}01{/否}
張宏民出生於書香世家,父親是高知識分子,母親又擔任清華大學的校長。
在這種氛圍下長大的張宏民,自然會比其他孩子更優秀一些,他從小的學習成績就很優異,耳濡目染學習到父母身上的優點。
高考那年,張宏民以超高分數獲得我國最高學府清華與北大的青睞,他成為眾多名校爭搶的對象。
可是,張宏民還是堅持報考北京廣播學院的播報系,這所學校就是現在的中國傳媒大學。
央視主持人大都來自這所高校。
原來在張宏民少年時期,母親曾帶他去參加讀書會。
當時,台上的朗讀者正在朗讀《相信未來》。
正是當時的那一幕,在年少的張宏民心中撒下一顆播音的種子,他第一次意識到昂揚的聲色與充沛的感情,竟然會帶來如此巨大的力量,彷彿自己的靈魂都被重新洗滌了一次。
正是這次機緣巧合的原因,令他決定從事播音專業。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年輕人的結婚年齡都比較早。
張宏民父母雖然比較開明,但是他們也是傳統的中國式父母,自然也希望兒子可以在適當的年齡談戀愛、結婚。
他們曾多次隱晦地跟張宏民說過這件事,奈何他對兒女情長的事情一點都不感興趣。
或許是因為,張宏民從小就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長大,他從不缺少陪伴與溫暖。
就讀大學期間,張宏民一門心思都放在自己的學業上,即使有女孩主動對自己表明心意,他也沒有接受對方的打算。
用現在的話來說,彼時的張宏民就是個「鋼鐵直男」。
而他在學業上專注的精力,最後得到了對等的回報。
大學畢業以後,張宏民以絕對優勢被中央電視台選中,正式成為主持人。
在主持《新聞聯播》以前,張宏民曾擔任《中華情》《快樂驛站》等節目的主持人。
張宏民憑藉著端正的外表形像以及過硬的專業知識,很快就得到台裡領導的讚賞。
很快,張宏民站在《新聞聯播》主持人的隊伍中。
{不}02{/否}
張宏民在擔任央視主持人的三十二年長河中,從未發生過任何一次失誤。
這對於從事直播產業的新聞從業人員來說,比發生奇蹟的機率還要難得。
張宏民有屬於自己的鮮明主持風格。他的聲音厚重富有磁性,嚴肅的同時又伴隨著一些親和力。
而張宏民又長著一張標準的“國字臉”,對於央視新聞聯播主持人來說,這樣的外表無異於老天爺賞飯吃。
觀眾透過觀看張宏民主持的新聞聯播,從來不會感到壓抑與無聊。
在他從業的三十多年中,有兩次最驚心動魄的經驗。
第一次是1993年的北約轟炸南聯盟事件。
由於是突發事件,電視台根本沒有時間準備新聞稿。
正當導演組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時,張宏民竟然主動請纓,他認為自己可以勝任當天的主持工作。
而事實上也是如此,張宏民只花了三分鐘就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
他自己組織語言,在直播前對著導演組匆匆講述一遍,所有人都為當天的直播捏了一把汗。
面對直播鏡頭,他沒有表現出絲毫慌亂,整套主持一氣呵成、行雲流水,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根本不敢相信這是張宏民現場發揮的新聞稿,實在是令人欽佩。
第二次是1999年元旦當天,張宏民像往常一樣在直播間主持新聞。
但電視台的提詞器卻突然黑屏,幕後導演第一時間就準備切掉直播畫面緩解尷尬狀況。
張宏民再次憑藉自己出色的表現贏得所有人的驚嘆,在完全沒有提詞器的情況下,他繼續向全國觀眾普及與新聞相關的《教育法》,並將自己對事件的看法融入到枯燥的法條中。
對聽眾來說,這種有溫度的播報更容易將情緒調動起來。
當天,就連節目組導演都說:如果今天換成別人,可能就是直播意外。正是張宏民夜以繼日地學習才練就了他一身隨機應變的本領。
因此,他也獲得了全國播音員主持人「金話筒」獎,那可是主持人獎的天花板。
2010年,他又被選為央視年度十大主持人之一。
可以說,張宏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做到了完美。
{不}03{/否}
事業上風生水起,個人生活卻差強人意。
張宏民老師這一生未婚,唯一一次戀愛還因為工作太忙而分道揚鑣。
有一次,張宏民去拜訪自己的大學老師,與小五歲的師妹相識。
原本這是一份天賜良緣,但還是被張宏民拒於門外。當時,小師妹仰慕師哥已久,她常主動找張宏民聊天。
一來二去,兩人的關係有了進一步發展,張宏民父母都以為這次可以將媳婦娶回家。
但誰知,張宏民還是一門心思扎在事業上。
尤其當時處於事業上升期,他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根本就沒有時間去維繫這段感情,他甚至覺得女友會分散自己的精力,對女方有些冷淡。
小師妹也是個二十歲出頭的女孩子,感情上久久得不到對等回應,她自然會打起退堂鼓,這段感情便依舊無疾而終。
直到張宏民在央視站穩腳跟,他才有精力去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
可是,眼下的他早已失去合適的人選,身邊適齡的朋友早就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只有他一個人還是單身。
如果說此時的張宏民還有些期待婚姻,只是欠缺一個機會的話。
那麼好兄弟羅京的經歷,就徹底斷送了張宏民想要組建家庭的念頭。
羅京是張宏民的學弟,他在師哥後一年加入中央電視台的隊伍中。
相同的教育背景,又是差不多的年紀,張宏民與羅京相處得就像親兄弟那般。
2008年,羅京被診斷為淋巴瘤,他只能被迫將生活按下暫停鍵,住院接受相關治療。
不過,由於發現病情時較晚,羅京身上的癌細胞已擴散到身體的各部位。
即使做了各種手術,他的狀況仍沒有好轉。
彌留之際,羅京對自己的好兄弟張宏民說:“我這一輩子什麼都追求完美,唯獨忽略了家人。平時由於工作,根本沒時間陪伴他們。以後我走了,麻煩你多幫忙……”
這些話刺痛了張宏民的內心。
是啊,他與羅京的工作節奏一樣,如果自己也成家立業,何嘗不會虧欠家人呢?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張宏民下定決心做不婚主義者,他要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播音事業。
張家父母看到兒子篤定的樣子,也不好再規勸,畢竟人生是他自己的,張哄民有權支配。
{不}04{/否}
央視直播主持人這份工作,看似在冷氣房中並不吃力,可是它對從業人員的要求極高。從某個層面來說,這份工作也是“青春飯”,當年華老去,衰退的腦力根本無法支撐大量的文字工作。
張宏民也不例外,他在55歲那年便退居幕後,以另一種方式陪伴在全國觀眾的身邊。
在二線崗位上工作,並不代表張宏民會降低要求。
他一如既往地認真,將自己的經驗與素養傳授給年輕一代的同事們,在退休以前,他一直都在指導委員會中從事培訓新主持人的工作。
如果有時間,他也會積極投入公益事業中,例如親手帶領小孩栽培綠色植物、慰問身心障礙兒童等…
2020年,有人將張宏民老師在路邊獨自吃雪糕的影片發佈在網路上。
許久為公開露面的他,牽動著無數個喜愛他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在欣喜的同時,更為張宏民感到可惜。
畢竟他已經61歲了,同齡人在這個階段都會享受天倫之樂,可是張宏民還是孤身一人,難免有些心酸與落寞。
有個別網友還在評論區評論:事業再成功也是人生失敗者,張宏民無兒無女…
張宏民一定是看得到這些評論的,但他從不回應。
他只想安靜靜過自己的生活,外界的聲音對他來說從來都不會影響自己的節奏。
從粉絲們曝光的現況來看,張宏民沒事就跟著鄰居們一起運動、跳跳廣場舞,毫無「央視一哥」的架子。
他內心富足,並不會以大眾認為的「幸福」來衡量自己的人生。
曾經在直播間揮灑的那些淚水,就是張宏民這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雖然他沒有自己的孩子,但是他為國家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優秀主持人,這些後輩會繼續傳承張宏民的精神,為國家的播音事業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