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的楚國來自周朝的周成王姬誦(周朝第二位君主,周武王姬發的兒子)的分封,位於湖北省荊州附近,春秋時期中原諸國稱此處為蠻夷之地,所以楚國一直被排除在中原之外。
弒父篡位的楚國第21任國君楚穆王熊商臣連年征戰,為楚國開拓了大片疆土同時也把楚國帶入了內亂的境地,公元前614年楚穆王去世,當時年紀不到20歲的楚國第22任國君楚莊王熊侶即位,期間楚國正處於公子燮與公子儀的叛亂階段,楚穆王為楚莊王留下一個爛攤子,以致於國君楚莊王都被挾持,幸得廬大夫戢梁用計楚莊王才得以獲救,重返郢都。
楚莊王面對楚國錯綜複雜的紛爭內鬥,他採取了以靜觀動的對策“潛龍勿用”,即位後的前三年不理政事,一直在暗中觀察、辨別,分清真偽、忠姦。理清是非之後,迅速任命伍舉、蘇從等忠直之臣,剿滅叛亂、整頓國事。
一次平定叛亂之後,楚莊王大宴群臣,酒宴一直進行到晚上繼續秉燭暢飲。楚莊王叫他最寵愛的兩位美人許姬和麥姬為文武群臣敬酒,席間忽有一陣疾風將燭火全部吹滅,這期間一位官員借酒勁兒就拉了美人許姬的手,許姬在掙脫時將這名官員帽子上的纓帶拽下,許姬來到楚莊王身邊告發此事,並央求楚莊王點亮燭光以辨識哪位管員非禮的許姬。楚莊王得知此事後,不但未點亮燭光反而要在場的群臣都將帽纓撤下,然後才點亮燭光,君臣歡喜盡興而散。
這次絕纓宴之後三年,在一次楚國與中原的大國晉國戰爭中楚國的唐狡帶領軍士異常勇猛,五戰五勝,最終助力楚國取得此次戰爭的勝利,為日後楚國逐鹿中原、稱霸諸候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戰後楚莊王論功行賞時唐狡才坦承三年前宴會上無禮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舉全為報三年前不究之恩。
從此絕纓宴的故事體會到:
1.美人許姬遇到有人非禮第一時間拿到證據帽纓,但她並未自作主張的聲明誰非禮她了,而是悄悄的將此事交給當時在場的最高統帥楚莊王來處理,說明許姬非常聰明,她若當場大聲指出誰非禮她的話,楚莊王就處於保許姬還是保唐鉸的二選一的抉擇,結果很可能是楚莊王選擇保唐鉸,而且酒宴的氣氛也會被大破壞,楚莊王也不會高興。
2、楚莊王選擇了原諒唐鉸的酒後失禮,對唐狡施以小恩惠,保護了他的尊嚴和臉面。楚莊王胸懷寬廣,有容人之量,才助其逐鹿中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成就其“飛龍在天”。
3、唐鉸對楚莊王自然是感激不殺之恩,苦練本領,終於三年之後取得功績,並在取得成績之後選擇坦白自己的過失,以釋內心的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