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在廣東韶關的一個偏遠農村,一個五六歲的男孩在一個午後,將媽媽大學時所有信件上的郵票都撕了下來,因為他聽周圍的孩子說這就是集郵。
他望著眼前這幾百張文革期間的郵票目瞪口呆,媽媽跟他逐一講解了郵票上那些大人物的來歷,以及結局。
他睜大眼睛問媽媽:「給我起名叫頌文,是歌頌那個年代嗎?」
恰巧1976年出生的張頌文,確實趕上了文革的結束,而這也是張頌文名字的由來。
柴叔今天為何要再提筆寫張頌文呢,因為這段他在《天涯》上記錄下這件小事的散文,再次打動了你我。
懂文學的人,或許都知道,《天涯》,是無數文學青年夢想的彼岸。
原來在《狂飆》之前,他曾完成過所有文學青年的夢,而《狂飆》的爆火無疑是將他重新捧舉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讓他徹底走紅。
隨之而來的是,張頌文個人成長經歷的全面曝光,我們都懷著某種赤誠,帶著很強的好奇,想深度挖掘他成長的各個層面。
他生活貧困,住在順義郊區平房,冬天沒有暖氣,把報紙平鋪進棉襖裡,紙箱盒內放枕頭,以此儲存溫度。窘迫到天黑去菜市場論斤買將爛的蔬菜。
他事業上懷才不遇,擁有人人讚歎的演技,卻因為沒有流量,得不到資本的眷顧,他沒辦法把自己點石成金,雕木化玉。
他對演好戲特別執著,繃著一股軸勁兒,感覺不對勁的劇本,哪怕喝西北風,即便窮困潦倒,都還是拒絕參演。
他絕不消耗、更不消費自己的愛。
那麼,張頌文性格品質裡最底層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所在,你了解嗎?今天柴叔帶著大家從張頌文親朋身上來解密他之所以令萬眾頂禮膜拜的原因。
{不}01{/否}
善良,是母親給他最深固的根
張頌文的母親,在他13歲那年就因癌症去世了。
可,這個僅陪伴了他13年的女人,給張頌文內心注入許多強悍的東西。這融進他的自我,成為靈魂深處最堅固的鎧甲,成年後助他抵擋一切命運襲來的槍林彈雨。
母親是醫生,幼年的張頌文就會跟著母親回訪病人。給人治病之後,還要挨個回訪,隔三岔五去探望病人。醫者父母心,張頌的母親做到了。把每個患者都當成親人一樣體卹,關懷,在意。
所以,我們看到了長大後的張頌文,在微博的大千世界裡,總是一字一字認認真真回覆陌生網友的評論留言。
把跟自己有關的人,真真正正放在心上,在乎對方,這是母親言教告訴兒子的,一個善良的人最基本的質素。不必說,更無需講道理,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就夠了。
母親對待還有一個月就要離開人世的老奶奶,身體羈弱,心裡沉重,她就溫柔地讓老奶奶每天曬半小時太陽,然後病就好了。
6歲的張頌文不懂,得了絕症的人怎麼可能曬太陽能好呢?
母親告訴他:「沒有多大幫助,只是讓她覺得有一些希望。一個人最怕沒有盼頭,你只要給她希望,就好。」
這也是張頌文在每次感到絕望失落時,都會安慰自己「明天就好了」的原因。因為母親這份對生命的從容與堅定從小就注入了張頌文的骨子裡。
{不}02{/否}
樂觀,是母親給他最托底的牌
母親還說,“老天當然有瞎眼的時候,下一場雪,又蓋上一層霜,但只要你熬得過去,當春天來的時候,雪會化成水,滋養你的土地。”
質樸的中國平凡女性,從底層生活咂摸出來的智慧,總是相通的。她們喜歡以天地作喻,大道至簡,人類畢竟是自然的產物。萬事之理,自然也離不開本質法則。天地自然現像如此,人亦然。
這樣通透的女性,還有倪萍的姥姥,她在《姥姥語錄》裡寫道:
「天黑了就是遇上擋不住的大難了,你就得認命。認命不是撂下,是咬著牙挺著,挺到天亮。天亮了就是給你希望了,你就趕緊起來去往前走,有多大的勁兒往前走多遠,老天會幫你。
孩子,你記著,好事來了她預先還打個招呼,不好的事咣當一下就砸你頭上了,從來不會提前通知你!能人越砸越結實,不能的人一下子就被砸倒了。 」
希望,才能生出勇氣的力量。這是抵擋人生一切困境的心氣兒。
所以,我們看到張頌文一如既往,堅守初心二十載,那是母親用自己的智慧,給他燃起來的希望之光,「再想想,一定還有辦法」一直都在心底亮著。
無論是母親或是姥姥托底的底牌,都讓我們看到瞭如今光彩奪目的張頌文,也看到了經歷的無數人生坎坷的倪萍,離婚帶娃,兒子重症,事業停擺,她也依然走過來了。
她們用女性的大智慧,為自己的後輩,托舉了另一片向陽又樂觀的天地。
{不}03{/否}
欣賞,是朋友給他最厚重的力量
有的人說,大器晚成,是這個時代病了。
竟讓如此難得的傑出演藝家直到天命之年才被大眾熟知。這是演藝界的損失,也是億萬國民的遺憾。
張頌文,本生跌跌撞撞,一直在體驗失去的滋味。唯有一人,讓他感受到擁有的美妙。
他是前經紀人趙玉德,只可惜,因突發心梗,早年過世了。
在那艱苦歲月裡,倆人相依為命互為支撐,儘管短暫,但兄弟的情誼,充盈著張頌文每一個苦悶的日子。
趙玉德之於張頌文,就像伯樂遇千里馬疾馳,也似子期聽伯牙鼓琴。
這位帶過舒淇等著名影星的經紀人,離開熟悉的香港圈,隻身跑到北京,來找張頌文。他毫不遲疑的肯定著他,義無反顧地信任著他。
不只一次說過,張頌文是個優秀的演員。
“影視圈應該有這樣的人去立標桿,讓他們看看,有人是真乾淨,他演戲不為賺錢,只為角色服務。”
被看見,被懂得,被欣賞,有這樣一個人在身邊陪伴,張頌文會以最強的力量,抵抗住一次次被劇組拒絕,被導演羞辱,被非同類演員排斥的難堪和無奈。
趙玉德過世後,每年的生日,張頌文都還是以文字的形式在微博上紀念他,彷彿這個好友還在自己身邊。不,他確實就在身邊,沒有離開。
望過去,那一串自若的風鈴,懸在窗邊,也掛在張頌文心頭。風起,鈴響,那是趙玉德看著他漸入佳境,為他如今的影響力拍手稱快。
重情重義如此,是朋友對他的欣賞,讓他心尖長出最飽滿厚重的力量,一路向前。
{不}04{/否}
堅定,是自己給自己最專注的刃
我們總是太容易被網路瞬時即變的熱點裹挾,也輕易迷失在大量的資訊間消耗,所以我們意志力不夠堅定,但張頌文做得到。
沒有戲拍的日子裡,他藏進平常百姓家,跟人一起賣菜、做飯,和大爺大媽閒聊天,體察不同身份的人細緻入微,鑽進不同角色裡才能敏銳透明,常年的積累,讓他僅憑一個字就可以斷定對方戀愛了,僅一個動作,他就能在國外看出那個人是中國華人,僅一個眼神他就能體會對方內心所想。
稻盛和夫說過,人只有全情投入、保持高度專注才能獲得突然而來的靈感。這靈感就是做事時全新的想法和方法,就是創作的源頭。不只是演員需要靈感,我們普通的日常工作也是需要靈感的。
堅定在某一個喜愛做的事上,持續專注,任何人都會在這一領域成為翹楚。張頌文留心生活的點滴細節,也會利用閒暇時間看書寫文,他的文章多次發表在文學刊物中。
那故事,經由他的筆端,落筆成文時,美得不像話。勾得住你的眼淚,觸動你的魂靈。
你會在他的文字裡,同樣的看到自己。就像他演戲一樣。
這種超強的帶入能力,就是堅定執著於長期觀察,一點一點,累少成多,積蹺步至千里的結果。
他不再是他自己,是你,是我,也是芸芸眾生。我已無我。
把自己修成佛,還以凡人的姿態處世,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也已經超越了絕大多數人。
我們喜愛張頌文這個人,因為他身上同樣也有我們自己的影子。
影子的存在,表示我們都是向陽而生。
所以,如果你正在經歷缺錢缺資源的窘迫;
如果你身處低谷,目之所及全是失去;
如果你懷才不遇,知音難覓食…
不要著急,做好當下該做的,像張頌文一樣,靜待時間的聚光燈轉到你的那一刻,時間不語,卻會給出最公平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