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看到這句詩句,你能想像這是一個只想封狼居胥的將軍的柔情嗎?
提到辛棄疾,大家都會說他是一個成功的文人。所謂的成功,就是在學生必讀詩詞中,有他的一席之地。
(一)20歲,50人,大破敵營
但辛棄疾並不想做一個文人,他的偶像是霍去病,他想成為霍去病。
在宋朝和大金戰亂的那些年,眼看家國淪陷的辛棄疾,參加了義軍。
不過一個小兵的辛棄疾,剛剛當兵就遇見了一件大事。一個人趁夜偷了帥印,辛棄疾連夜追擊,奪回了帥印。
這次的嶄露頭角,不過是辛棄疾從軍生涯的開始。
從軍第二年,義軍的頭領耿京看重辛棄疾,要他前去和朝廷聯絡。可是辛棄疾沒來得及回來,這個有著知遇之恩的耿京,就被叛徒張安國殺了。
辛棄疾聽到了這個消息,策馬殺到了金軍大營,。
此時的辛棄疾率兵50人,金軍大營五萬人。在這樣懸殊的戰力下,辛棄疾擄走了張安國。
此時,辛棄疾只不過是一個20歲的少年。
(二)為官50年,不被重用
辛棄疾帶著張安國來到了宋朝,因為這件事,辛棄疾被嘉獎,當了官。
做官之後的辛棄疾,沒能在戰場上大放異彩,而是在人心的戰鬥中,節節敗退。辛棄疾當了官,卻沒能當成將軍。
在當官的那些年,辛棄疾美色環繞,出手闊綽。連最貧苦的陸遊,辛棄疾都出錢為他蓋房子。
可是在眾位大臣的嘴裡,辛棄疾好色無恥,財寶無數。同時指責辛棄疾殘暴不仁。
辛棄疾曾前去剿匪,遇到土匪不聽辯解直接斬殺,可是對待百姓卻是寬仁厚待。
這些事情,就成了所謂的殘暴不仁,卻無人說他一句愛護百姓。
當時的朝廷,戰亂不斷,而辛棄疾就一直不停地輾轉各個地方治理。並且提升了當地的財政,讓金軍聽聞辛棄疾,便是聞風喪膽。
但太優秀注定被嫉妒,雖然辛棄疾能力超群,卻一直不被重用,當官在位50年間,不過四品官員,常年在外。
辛棄疾一直想把金軍趕回老家,可是南宋朝廷窩囊,直到辛棄疾66歲那年,南宋朝廷終於想要反抗,將領詔書送到了辛棄疾的病榻前,可是廉頗老矣!
(三)理想成空,以文采流放後世
辛棄疾想成為霍去病那樣的人,一生征戰,一生勝利,一生不被君王所疑。他想成為這個亂世裡,最為勇猛的將軍。他想成為軍隊裡面,一桿沾滿敵血的長槍。他想成為南宋朝廷中,最為耿直的忠臣。他想看著南宋朝廷恢復昔日榮光,河山一統。
可是辛棄疾,到底不是霍去病。他的所想,全部成空。
他說: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這是少年的豪氣。
他說: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這是年老的無力。
這個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男人,遇到了膽小怯懦的南宋朝廷,虛耗了一生,浪費了一腔熱血。
一個將軍,以文筆傳世,這是一種恥辱。是南宋朝廷帶給他的恥辱。
辛棄疾,一個生錯了年代的將軍,一個流芳百世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