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故事:「大義滅親」的由來

2024-11-24石碏

今天講講“大義滅親”的典故。故事發生在春秋早期的衛國。

石碏圖片來自於網絡

當時衛國君主衛莊公有三個兒子,老大是太子衛完,老么是公子州吁籲。衛完雖然是太子,但不太受衛莊公的喜愛,反倒是公子州吁籲深受衛莊公的溺愛。

州吁籲著受衛莊公的寵愛,在衛國內肆意橫行,做事傲嬌,而且私養甲士。衛國大夫石碏覺得長期以往必然會釀成大禍,就向衛莊公進言:既然衛莊公如此寵溺州吁籲,那就趕緊廢了太子衛完,立州吁為太子吧。衛莊公納悶,就問石碏,何出此言呢?石碏就說,人啊,凡是受寵幸而不驕傲的很少,傲嬌的又自願居於人下的就更少了,居於人下又不抱怨的就少之又少,心存抱怨還能克制的人幾乎沒有。君王如此寵溺州吁籲而不加以節制,是為太子衛完埋雷啊,以後必定後患無窮。衛莊公覺得石碏的話是危言聳聽,沒有理睬。

後來衛莊公去世,太子衛完繼位,也就是衛桓公。衛桓公為人厚道,待人誠懇。他繼位後並沒有節制那個做事張揚,私養兵士的弟弟州吁,反而以“長兄如父”的原則,以赤誠之心對待這個心術不正的弟弟。果然好心沒好報,不久之後弟弟州吁就用劍刺死了自己的哥哥衛桓公,自立為王。

石碏有個兒子叫石厚,跟州吁籲關係很好,石碏勸兒子要與州吁籲關係,但石厚不聽。州吁籲了君主之後就封石厚做了大夫。由於州吁籲自己的君位是弒兄篡位而來,衛國的老百姓都不服,這時候州吁就問石厚,說怎麼樣才能安定百姓,讓他們都臣服於我呢?石厚想了想說,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我父親一定有辦法。於是石厚就回去問他爹—石碏。石碏就告訴石厚說:這個好辦,你們想法讓周王冊封一下,不就名正言順了嗎?周王冊封的誰還敢不服?石厚一想是這麼個道理。就問他爸說,怎麼才能讓周王冊封呢?石碏說:咱們的鄰國陳國國君與周王交好,再說咱們衛國和陳國關係一直不錯,你們帶著金銀財寶去找陳國國君,讓他給周王說說,肯定能行。就這樣,州吁籲帶著石厚帶著東西就奔陳國去了。

石碏圖片來自於網絡

石碏看著州吁和兒子石厚出發之後,立馬派人騎快馬先行趕到陳國,以衛國上大夫的名義面見陳國國君,將州吁弒兄篡位之事告訴了陳國,並請陳國幫助衛國除掉州吁。

州吁和石厚來到陳國,迎接他們的不是美酒佳餚,而是囚車牢飯。陳國國君抓住州吁和石厚後,就把他們押回衛國,結果衛國不等州吁回國就在半路上把州吁殺了。石碏也派自己的家臣把石厚殺了。

石碏圖片來自於網絡

石碏為了衛國的安寧穩定,設計除掉了州吁,並殺死自己助紂為虐的兒子,可謂大義滅親。

這就是“大義滅親”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