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傳安徒生簡介及作品介紹(安徒生的童話世界)

2022-08-26安徒生

丹麥童話作家漢斯·克里斯汀·安徒生出生於歐登塞城一個貧窮的鞋匠家庭,他的父親是鞋匠,母親是傭人,童年生活貧苦,在慈善學校裡讀書,並當過學徒工。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安徒生從小就熱愛文學。

安徒生

1814年,安徒生的父親去世。 2年後,母親再婚。 14歲時,安徒生隻身前往首都哥本哈根追求藝術理想。 17歲時,他發表了詩劇《阿爾芙索爾》,嶄露頭角。因此,被皇家藝術劇院送進斯拉格爾塞文法學校和赫爾辛歐學校免費就讀。 1828年,他升入哥本哈根大學。畢業後,安徒生主要靠稿費維持生活,1838年獲得作家獎金。

安徒生文學生涯始於1822年的編寫劇本。進入大學後,他的創作日趨成熟。曾發表遊記和歌舞喜劇,出版詩集和詩劇。 1835年出版小說《即興詩人》,為他贏得國際聲譽,是他成人文學的代表作。

安徒生的童話創作分早、中、晚三個時期。 早期童話多充滿絢麗的幻想、樂觀的精神,體現寫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的特質。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達的花兒》《拇指姑娘》《海的女兒》《野天鵝》《醜小鴨》《皇帝的新衣》。中期童話,幻想成分減弱,現實成分相對增強。在鞭撻醜惡、歌頌善良中,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憂鬱情緒。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冰雪女王》《影子》《一滴水》《母親的故事》《演木偶戲的人》。

晚期童話比中期更面對現實,著力描寫底層民眾的悲苦命運,揭露社會生活的陰冷、黑暗和人間的不平。作品基調低沉。代表有《柳樹下的夢》《她是個廢物》《單身漢的睡帽》《幸運的貝兒》。

安徒生一生未結婚。他將自己畢生的時間都耗費在了童話上,他不願意去接觸外人,他十分自卑,認為自己不僅相貌醜,還窮。在臨終前不久,安徒生曾對一位年輕作家說:「我為自己的童話付出了巨大的,甚至可以說是無可估量的代價。為了童話,我拒絕了自己的幸福,並且錯過了這樣的一段時間,那時,儘管想像是怎樣有力、如何光輝,它還是應該讓位給現實的。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時,安徒生因肝癌逝世於朋友的鄉間別墅,享年70歲。其身後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

代表作品《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皇帝的新裝》《野天鵝》《拇指姑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