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斯個人資料:「消失」的喜劇天王

2024-04-04陳佩斯

01

1998年,大年三十晚,中國的萬千人民被電視機中的陳佩斯和朱時茂表演的春晚小品《王爺與郵差》逗的前仰後合,捧腹大笑...

此時,壓根沒人想到,或沒人敢想,這竟會是兩人在春晚上的最後一次演出。

這一年,已經是陳佩斯和朱時茂第11次登上央視春晚舞台,在過往的光影流年裡,他們創作了一系列經久不衰的作品和深入人心的角色。

用短短十幾分鐘給全國觀眾帶去了無數笑聲,兩人的名字也火進大街小巷,幾乎沒人不知道。

照現在的話說,他們是那個時代的「頂流」。

可是命運的變數,說來就來,並且是那樣的猛烈。

伴隨著小品謝幕,觀眾的笑聲寂寥散去,44歲的陳佩斯揮手告別,從此倏​​然消失了整整22年。

很快,流言四起,傳聞迭出,有人說他因得罪上層,慘遭央視封殺;有人說他不堪體制瑣擾,自行離開的;也有人他身體每況愈下,不能演了...

孰真孰假,當時沒人敢論斷,不過可論斷的是,此時深陷輿論的陳佩斯的境況,像極了多年前父親的那場囹圄之災。

令他的心理產生巨變,大大影響了他未來的人生抉擇。

而那場變故,也讓父子間的相隔幾十年的差異命運,彷彿呈現出了交軌狀。

02

1966年,12歲的陳佩斯剛上國中時,父親陳強因為出演大反派黃世仁和南霸天,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然而一夜過後,陳強被紅衛兵抓進牛棚,經常拉出批鬥,批判的理由很簡單:

好人怎麼可能把反派演得那麼壞?

那時的陳佩斯還不明白時代動盪,為父親帶來了多大苦難,依舊經常在學校裡炫耀父親的明星光環...

直到他看見父親從批鬥場回來,全身被打的血肉模糊,身上的白襯衫全是一道道的血印子。

陳佩斯所有的美好幻想都破滅了,父親的經歷,讓他對所謂榮耀,名譽打心底產生厭惡和排斥。

這種心態轉變,也為他日後,退出舞台,蟄伏山野,不問世事的隱居生活,埋下了伏筆。

到了1969年,情況更加嚴峻,15歲的陳佩斯書還沒讀完,就登上了前往內蒙古建設兵團的汽車。

開始了在沙漠中的跋涉之旅,日子過的煞是辛苦,每人每月只有45斤口糧,加上又高強度的勞動,經常餓的兩眼發昏...

漸漸地,陳佩斯年少時衣食無憂的經歷,在下鄉的日子逐漸被磨滅。

儘管褲帶勒肚皮,陳佩斯依舊咬緊牙關堅持運動,還破天荒地得過建設兵團裡跳高和排球的冠軍。

於是,身體素質漸好的他,先後報考了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總政話劇團,結果都因家庭成分問題,慘遭落選。

陳佩斯陷入了迷茫,他被困在了漫無邊際的沙漠中...

但很多看似定局的事情,總是在時間的流逝下,產生出人意料的轉折點。

例如,陳佩斯回不去城裡,因為父親,後來他能回去城裡,也是因為父親。

03

1973年,是陳佩斯待在沙漠裡的第4個年頭,陳強見兒子一天比一天飢瘦,實在難過不已。

於是,一輩子骨氣傲然的陳強,撇下臉面,為兒子開口求了曾經的搭檔田華。

田華曾在《白毛女》中飾演喜兒,和陳強是多年舊友,此時,已經是八一電影製片廠的招生辦主任。

陳強比田華年齡大,入行早,本是她的前輩,但為了兒子能順利返城,混上一口飯,陳強顧不得那麼多,用央求的語氣說:田華,幫個忙,把佩斯收了吧。

最終,在父親和田華的左右逢源下,陳佩斯得到了八一電影製片廠招生考試的機會,並順利成為了一名劇團演員。

這一年,陳佩斯19歲,結束下鄉插隊生活的他,連夜返回城裡,一刻也不想在這停留。

直到許多年後,他才悟透,其實那段苦日子,才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進入劇團後,因為陳佩斯長相不討喜,和父親一樣,天生一副反派壞蛋臉,所以他只能演些龍套角色。

但他愛琢磨,無論角色大小,有一回,陳佩斯演一個跑場的匪兵,因為演的活靈活現,被硬生生提拔成了俘虜兵,多了好幾分鐘的戲。

演戲之餘,陳佩斯還愛琢磨笑話,同樣的笑話,經他口一說,總是比別人可樂。

在幕後的父親陳強,見兒子身上的喜劇天賦趨顯,躊躇思慮後,決定出山再拉兒子一把。

04

1979年,陳強帶著兒子陳佩斯,同台主演了喜劇電影《瞧這一家子》,這是十年動盪過後,中國銀幕上的第一部喜劇電影。

這次的父子同台,也為兩人日後共同開拓市井喜劇電影,打下了夯實的第一步。

拍戲時,陳強常躲在攝影機後面,觀察兒子的表演。

第一次當主角的陳佩斯,摸不到門道,時常囫圇吞棗,亂演一通,這時候,陳強就會走出來嚴厲說:

「你過來你過來,怎麼這麼笨?這個時候你得這麼演才行,你看著啊。」

於是,陳強演一遍,陳佩斯跟著演一遍,就這樣,在父親手把手地指導下,陳佩斯演完了這部電影。

除了父親的幫助,陳佩斯的認真和努力也異於常人。

為了演好角色,他在宿舍貼了整整一面牆的人物分析,把自己所有戲的動作語言全都寫在了上面。

後來導演王好為說:“我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一個演員像他這麼用功。”

功夫不負有心人,《瞧這一家子》上映後,反應熱烈,好評如潮,獲得了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隨後父子倆,再接再厲又拍攝了一系列喜劇電影,斬獲諸多獎項。

到了1982年,陳佩斯在電影《夕照街》中飾演喜劇角色二子,自此形成了中國第一個喜劇系列電影「二子系列」。

同是這一年,山東籍演員朱時茂,憑藉飾演謝晉導演執導的《牧馬人》中的許靈均,被無數少女當作夢中情人。

此時,距離兩人相遇,組成黃金搭檔,締造一系列石破天驚的作品,還有短短兩年光景。

05

1983年,29歲的朱時茂,因在電影《牧馬人》中表演優異,被轉調進了八一電影製片廠做演員。

由於來的倉促,宿舍沒有空缺,剛進廠的朱時茂只好暫時住在招待所,招待所有一部公用電話。

廠裡幾千人都用這通電話,所以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

陳佩斯排隊時耐不住無聊,就經常跑到樓上跟人聊天,因緣際會結識了同齡的朱時茂,時間一長,同為演員的兩人,在熟悉中創作欲迸發。

索性鼓搗出了一幕小短劇,演給八一廠的演員和觀眾看,不料,效果奇佳,走哪紅哪。

後來驚動了春晚總導演黃一鶴,就找到陳佩斯和朱時茂,希望將這個節目搬到春晚上。

兩人聞訊後,喜出望外,於是又仔細打磨一番,將小短劇命名為了《吃麵條》

結果出人意料的是,送審的第一輪就被斃了。

原因是太好笑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春晚是個十分莊重嚴肅的晚會,太好笑,不是好事。

於是來來回回,經過無數次修改和排練,直到1984年春晚當天夜裡,還是沒有領導拍板定奪,《吃麵條》到底上不上。

就在陳佩斯和朱時茂心灰意冷,以為與春晚無緣時,導演黃一鶴一咬牙,一跺腳說:你們上,出了事,我頂著。

就是這一個決定,徹底改變了兩人的命運走向。

那一晚,《吃麵條》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陳佩斯和朱時茂憑藉著令人捧腹的表演,給全國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籍此一夜成名。

同時開闢了一個新的表演形式“小品”,成為了後來每年春晚大家最期待的節目。

06

在之後的14年間,陳佩斯和朱時茂表演的小品11次登上春晚,兩人聯手創作了《拍電影》《賣羊肉串》《主角與配角》《警察與小偷》等諸多經典。

和同樣生長在東北的趙本山相比,陳佩斯的小品幾乎不用任何俚語和方言梗,完全以精湛的肢體表演和戲劇衝突製造笑點。

嚴密自然,渾然天成,自備一種高級感。

然而1998年,陳佩斯和搭檔朱時茂在春晚舞台上表演小品《王爺與郵差》後,突然消失了。

直到2021年,已經67歲的陳佩斯簇著花白的鬍子,以「首席金牌導師」的身份,參加了喜劇綜藝節目《金牌喜劇班》

暌違22年,方才再次出現在了央視的舞台...

那麼,當年陳佩斯為何消失?消失後他又去了那裡?

一切要從小品《王爺與郵差》的創新說起,那時的陳佩斯提出用蒙太奇的拍攝手法結合現場景別轉換。

這樣喜劇氣氛和觀眾的體驗都會更好,但沒人同意。

陳佩斯後來接受採訪時說:“你明明有著更好的東西,可是對方永遠對你關著門。”

創新不了也沒關係,最讓陳佩斯難以接受的是,央視下屬的中國國際電視台,未經允許擅自發行了他們春晚小品的光碟。

1999年,陳佩斯和朱時茂發起起訴,最終勝訴,獲賠33萬元。

陳佩斯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付出的代價是,再也未能登上央視春晚。

差不多同時,他經營多年的影視公司也倏然倒閉。

後來有人問他,當時為什麼非要那樣做,現在後悔嗎?

陳佩斯的回答是:“他們可以隨便對我說NO,那麼我也對他們說一次,代價很大,但我不後悔。”

07

離開央視後,陳佩斯不再受人追捧,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找他演出,這年45歲的他,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

但也正是這場歸零,讓他開啟了另一個起點。

同年,五一期間,在妻子王燕玲的策劃下,陳佩斯在北京郊區延慶縣井莊鎮西三岔的深山承包了萬畝荒地。

遠離了世俗的煩擾,在大自然的侵襲下,陳佩斯腦袋裡熱鬧沸騰,靈感不斷,他執筆創作出了話劇《陽台》

2001年,47歲的陳佩斯決定做話劇,當時的劇場,幾乎是全黑著燈的時代,所有人都勸告他:不怕賠錢就做吧。

結果,陳佩斯的首部戲劇作品《托兒》開幕後,上座率達到了95%,緊接著他一口氣全國巡演了120場,直接引爆了低迷的話劇市場。

隨後,他又接連創作導演了《陽台》《雷人晚餐》《戲台》等6部話劇,每一部都是爆款。

話劇火了之後,不少投資人找來,陳佩斯全部都拒絕了,他說自己是個手藝人,只臣服於藝術。

他是孤獨且執著的,拍喜劇,演小品,搞話劇,無論合不合時宜,成不成功。

陳佩斯從來不看時代的臉色,不看任何人的臉色。

如今年近古稀的陳佩斯,依舊在自己熱愛的話劇道路上,埋頭鑽研著...

有人說,是春晚成就了陳佩斯;也有人說,是陳佩斯成就了春晚。

但對於始終穿著粗麻褲和老布鞋的陳佩斯而言,已經不重要了,他從來不把自個當做明星,從來沒拿過任何國家級獎項。

正如他後來參加某訪談節目時說:

“最懷念那段下鄉插隊的日子,那時候的人很純淨,眼裡充滿真實和善良,周圍都是好人。”

陳佩斯的“消失”,不是被命運裹挾,被環境累壓,被強制退出,而是一種對初心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