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琳,音樂家、中國流行音樂開拓者,活躍於世界舞台的文化史者,牧雲社及牧雲音樂基金會發起人之一。
身為流行歌手的她創造了許多無人能及的紀錄:13歲紅遍全國;16歲出版銷售破紀錄的專輯;20歲前兩登春晚,演唱了許多影響一代人的國民流行曲。
而身為音樂人的她唱遊北美,將二胡與國際音樂潮流融合,多年熱心公益,發起牧雲音樂基金培養新人,同時自己仍在音樂上有許多探索。
永遠年輕,永遠銳氣十足,她就是程琳。
少年成名
從「小鄧麗君」到「搖滾姑奶奶」的路有多長?這個問題只有程琳自己能回答。
鄧麗君逝世20週年,中央電視台為此特別製作了紀念專輯《一代芳華》,其中有一首特別意味深長的歌曲《你怎麼說》,一邊是高科技投影出的鄧麗君,另一邊對唱的是成名在1980年代、一出道就頂著「小鄧麗君」稱號的程琳。
用現在的網路語言來描述30多年前的程琳,那是絕對的「頂流少女」。 12歲那年,她考進國家級文藝團體擔任二胡獨奏演員;13歲,她穿著海軍制服,在北京首鋼第一次登台演唱了一首《小螺號》,反響熱烈,演出邀約接踵而來,唱遍北京舞台。
其中有一場演出在北京印刷一廠禮堂,台下的觀眾中有特意前來研究的《北京晚報》編輯,正是這場音樂會的氛圍堅定了他們舉辦新星音樂會的決心,而程琳本來也在邀約名單中,後來因為她只有13歲,年紀太小,主辦單位怕引起爭議而遺憾錯過。
1980年中秋節在首都體育館舉辦的新星音樂會,被認為是中國內地流行樂的誕生標誌。
雖然錯過了這場音樂會,但對中國流行樂史來說,程琳是個恰逢其時的標誌人物。從海政歌舞團調入東方歌舞團後,程琳開始了她作為歌手的新階段。 16歲,她出版了《小螺號》和《童年的小搖車》兩張專輯,當年的磁帶無法統計具體銷量,如果能精準算出來,那將是一個破紀錄的數字。
然而,程琳的目標並不是成為下一個鄧麗君,程琳有自己的路——《信天遊》帶起中國流行樂史上強勁的「西北風」;她兩次登上春晚的舞台,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個拍攝MV的女歌手;她推出了《風雨兼程》《熊貓咪咪》《媽媽的吻》等諸多國民流行曲,“請讓我來幫助你/就像幫助我自己”,“媽媽的吻/甜蜜的吻/叫我思念到如今”,“大地留下我的夢/信天遊帶走我的情/天上星星一點點/思念到永遠”,這些耳熟能詳的歌詞都是一代人共同的記憶。
而達成這一系列成就的程琳,當時不過二十出頭。
北美唱遊
「媽媽,你還記得那次巡演嗎?你遇上暴雪了。」陪伴程琳接受訪問的15歲女兒對小時候的一段經歷記憶猶新。經女兒這麼一提醒,程琳就順勢說起了北美唱遊的故事:「那時候我和樂團一起在北美巡迴演出,一個月去二十幾個城市,白天的時候我們就像旅行者一樣四處遊蕩,傍晚的時候,舞台裝好,就開始演出。
程琳提到那段與音樂肆意相處的日子仍然非常懷念:「因為是來自不同國家的音樂家組成的樂隊,所以整場節目有嚴格的編排。不過,在二胡獨奏的部分我經常有即興的發揮,交融了弗拉明戈、爵士、搖滾等各種風格,在那樣的音樂氛圍裡,所有都可以融合,所以我也鍛煉出來了,我現在可以用二胡即興演奏,賦予它所有我想要的風格。 「這是二十出頭的程琳在做的事情,1990年,程琳在遊歷澳大利亞和法國後,選擇在美國加州大學進修音樂,畢業時她選擇了這樣的巡演來作為總結。
我的二胡和小提琴合奏,我的二胡拉出弗拉明戈的名曲。
從二胡獨奏演員到流行歌手,從中國到美國,在另一片廣闊大地上唱遊,最終,程琳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作為音樂人的融合。
其後,程琳一直保持著這種與音樂相處的方式,與國際音樂人合作,不定期地巡演,而她的身份也隨著時間悄悄豐富著。 「那次是一場8個城市的演出,我說我不能跟孩子分開,那時候我的女兒可兒還沒上學,所以可以跟著我去,在中途遇到暴雪,我們的車被陷在雪裡面一整夜,其實很危險,但可兒呼呼大睡,因為只要和媽媽在一起,她就很安心。 Proffer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用5種語言演唱,我除了負責中文演唱的章節外,還堅持要加入二胡,出來的效果令人驚艷。可兒一起去的,結果在錄音的一個星期裡,她把5種語言的歌詞都學會了。
老藝術家?不!
1995年,程琳在美國開始籌集她的個人專輯《回家》,黃霑為此專門從香港飛往美國,為她擔任製作人,並共同創作了包括《只有一個地球》在內的大部分歌曲。 「黃霑先生聽到16歲的我唱歌,給出的評價是'百分之百的中國,百分之百的世界',我們從那時候就結下了深厚的緣分。」所以,當程琳開啟她這張中西合璧的專輯時,黃霑先生不遠千里前來助陣。
當年唱著甜美的兒童歌曲出道、被稱為「小鄧麗君」的少女歌手,如今已然是有了自己理念的國際音樂人,程琳將自己的轉變傾注於音樂之中。
洋裝 Mithridate
戒指 Atelier Swarovski
程琳在專業領域的探索與嘗試在今天看來仍然令人震驚。少年成名時,她已經懂得不執著於既有的歌路,在音樂的豐富性與思想深度上都有極大的拓展。 《熊貓咪咪》堪稱中國最早的公益歌曲之一,而不惜工本製作的《程琳新歌1987》,掀起西北風潮流的背後是對黃土文明的反思與探索。
2008年,《比金更重》(Greater Than Gold)專輯推出,與屢獲葛萊美獎項肯定的製作人KC Porter合作。除了新單曲《比金更重》之外,對於《酒幹倘賣無》《信天遊》的重新演繹,讓大家看到了她在融合東西方音樂元素上的努力。
「人們總說'到一定年齡你就不行了',行或不行並不在於年齡,是因為有幾條皺紋就不行了嗎?不是這樣的。我的靈魂裡深藏的東西不會因為皺紋而改變,身體可能會有點吃力,但精神不會困倦。
、
我有一顆年輕而顛覆的心
有些00後的孩子可能不知道程琳是誰,但他們會哼《小螺號》,會唱《熊貓咪咪》最著名的那幾句,因為這些都是短視頻的熱門BGM,作為原唱者的程琳對這些十幾秒的改編版本是何看法?
「改編是正常的,這是一個時代的必經之路。」程琳說自己也刷小視頻,「當你在思考的時候,當你沉靜下來的時候,你需要的是能走入心靈的音樂。啟發。
她聊起自己非常喜歡的音樂劇《漢密爾頓》:「用Hip-hop、Jazz、R&B這樣的音樂風格來演繹開國元勳的人生,誰敢去做這樣的嘗試?也只有現在的時代才可能出現《漢密爾頓》。 Broadway,翻譯過來就叫‘外百老匯’,想在百老匯成功的音樂劇必須先在外百老匯不斷地打磨。
30多年前,影響一個時代的文藝團體東方歌舞團也是這樣的模式。 「那時候我們排一台晚會,要把整個團拉到郊區,在體育館或是劇場裡排一兩個月,服裝、燈光、一招一式全要嚴絲合縫,最後這台晚會出來的時候才是非常講究的。
她揮揮手說:「和年輕人相處,不要老去講大道理,你得把他們真正帶到這個世界裡。」或許是因為少年成名,程琳身上一直保持著那種生機蓬勃的銳氣,即使今天站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名成熟女性,一位隨時關心女兒的媽媽,但只要聊到音樂,聊到她所關心熱愛的事情,程琳還是程琳,手舞足蹈,雙眼發亮。
「當年王崑老師手把手地教我,嘔心瀝血,成就了東方歌舞團和一個文藝時代,如今我遇到有才華的學生,也像當年她那樣傾情付出,代代傳承,讓我們的音樂在不同的時代煥發新生。水一方》,年輕的孩子對這首歌的理解是完全顛覆性的,她欣喜地接受:「必須要顛覆,我是絕對支持年輕人顛覆的,我讓他們帶著我顛覆,無論什麼時候,我都有一顆年輕而顛覆的心,沒錯,而且永遠不服老!”
這就是我們熟悉的程琳,在舞台上,在人生中,在任何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