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德經·第四十八章
老子心得:
1、求學是做加法,求道是做減法
求學是增長知識,越學越多,是在做加法;求道則是減少慾望,淨化內心,越學越虛靜,是在做減法。這其實跟人生類似,前半生做加法,積極進取,不斷累積經驗和技能,後半生做減法,有所不為,不斷總結、提煉和提升人生境界。
而根據莊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逐無涯,殆矣;知識無涯,越學越感到自己的無知;大道亦無涯,越求越遠離大道。所以老子其實是主張回歸初心、學做減法,如此才能無為無不為。
2、學是掌握知識,道是建構系統;
知識和學問不是道,如果只是貪多、求多,則可能越學越傻,變成佛家所說的“知障”——只是一味的貪求知識而不去應用,此種學習反而不如不學,與“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同理;但如果能夠把知識融會貫通、觸類旁通,靈學活用、舉一反三,形成系統,才是真正的學道。因為大道至簡,學是掌握一個個知識點,在點和線上努力;而道則是構建一個系統,在平台上規劃未來。這就像某寶網上的一個個賣東西的商家,和這個架起買家和賣家的平台一般;商家和平台到底誰厲害,道,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