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賓遜漂流記》笛福簡介(作者丹尼爾笛福,他的人生經歷,更動盪更傳奇)

2022-11-04笛福

提起英國荒島文學,不得不說到的一個人,就是創作出享譽世界的小說《魯濱遜漂流記》的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笛福被譽為“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同時,他也和亨利·菲爾丁、塞繆爾·理查遜合稱為英國現代小說三大奠基人。

笛福

如果你讀過《魯賓遜漂流記》,一定會對小說主角魯賓遜的奇妙經歷、頑強意志和聰明才智所吸引。這本書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更有出版社將它改編成兒童版本,當做一個勵志故事和探險故事講給孩子們聽。我最初接觸這本書就是在小時候,我的版本是一本連環畫,那本書當時被我視為珍寶,真的是愛不釋手。

魯濱遜的經歷和遭遇,在當時的我看來無比好玩和新奇,甚至羨慕他可以去一個孤島自力更生、自由自在。後來再讀這本書,在魯濱遜身上看到了頑強的意志力和堅韌的精神,為了生存而作出的一切努力和嘗試,在自然面前表現出的積極的進取精神和不服輸的意志,這一切還是會感染到我。雖然這本小說表面上看來是一本探險小說、冒險小說,實際上在某些方面是具有殖民傾向的,但單從文學角度和藝術角度來欣賞,這是一個精彩的故事。

笛福

1660年5月6日,笛福出生於英國倫敦,21歲完成人生第一部著作《冥想》,之後參加過革命,從事過商業活動,也參與過彩券事務,18世紀初開始陸續創作發表作品,其中包括長詩、論著、小說等,也辦過雜誌,《魯濱遜漂流記》是笛福1719年出版的,之後他又完成了多部歷史小說,如《騎士回憶錄》、《辛格頓船長》和《魯濱遜漂流記的回想》等等。之後,笛福又出版小說《摩爾‧弗蘭德斯》、《傑克上校》等,他的多部作品都有殖民主義的體現。因為他寫過多年的時政類文章,所以他的小說風格和敘事風格也受到了那方面的影響,他的文筆樸素、寫實、精確,他十分擅長刻畫細節,他在《魯濱遜漂流記》中多處體現的細節描寫,近乎達到逼真的境界,真實感非常強,讀的時候如同身臨其境。

笛福

除了作家這一身份,如上述所說,笛福的身份很多,他還是一位商人,也是著名的政治評論家,他是“現代新聞業之父”,他蹲過監獄,也被國王重用過。他曾被下令緝拿,當眾受過枷刑。他是六個孩子的父親,他曾感慨自己的一生:我已經從富裕到貧窮經歷了13次之多,沒有人能經歷更多不同的命運了。在笛福的墓前,樹立著一塊紀念碑,紀念碑上刻著」丹尼爾·笛福,《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也許這簡短地一句話,足以總結他的一生,因為他的一生也像他筆下主角魯濱遜一樣充滿傳奇和動盪。

1731年4月24日,笛福逝世,享年71歲,今天是笛福逝世290週年紀念日,一同欣賞他的十句名言,感受他的文字魅力。

世間萬物,只有有用處的,才是最寶貴的。 ——丹尼爾·笛福

笛福

要根據條件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計畫。 ——丹尼爾·笛福

笛福

規律是客觀存在的,人們要懂得善於發現和利用它。 ——丹尼爾·笛福

笛福

美德藐視人間的一切訌嘲,清白愈受到誹謗身份愈高。 ——丹尼爾·笛福

笛福

一個要教育別人的人,最有效的方法是先教育好自己。 ——丹尼爾·笛福

笛福

一個人只是呆呆地坐著,空想著自己所得不到的東西,是沒有用的。 ——丹尼爾·笛福

笛福

我們老是覺得缺乏什麼東西而不滿足,是因為我們對已經得到的東西缺乏感激之情。 ——丹尼爾·笛福

笛福

在最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也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從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丹尼爾·笛福

笛福

開始做一件事的時候,若不是預先計算一下需要多少代價,若不是預先對自己的力量做一個正確的估計,那真是太愚蠢了。 ——丹尼爾·笛福

笛福

我們今天所愛的,常常是明天所恨的;今天所追求的,常常是明天所逃避的;我們今天所希冀的,常常是我們所害怕的,甚至會嚇的膽戰心驚。 ——丹尼爾·笛福

笛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