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果真稱得上「千古一帝」?義大利有本書,揭露他荒唐的一面!

2025-01-07康熙

九子奪嫡

關於康熙皇帝駕崩有很多種說法,但最流傳的是關於他的遺囑,康熙皇帝在世的時候曾多次表示自己心儀的繼承人是四阿哥,正因為這個原因,四阿哥在康熙去世之後才第一時間得知皇帝已經駕崩,其餘的兄弟都早在半個月前就已經知道皇帝的死訊了。

在九王奪嫡的過程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那就是八賢王為什麼最終沒有登基。

八賢王是康熙皇帝的七兒子,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王爺,九子奪嫡之後他並沒有表態,也沒有和其他的哥哥們一起商量應對的辦法。

康熙

直到有一天八賢王突然提出自己不參與奪嫡的活動,他想要出家為僧,過著平淡的一生。

這個突如其來的決定讓其他的王爺感到非常詫異,但也因為八賢王退出了這場爭奪,讓其他王爺少了一個強大的對手,四阿哥得以順利的登上皇位。

有很多人說,如果八賢王不出家為僧,他很有可能成為康熙皇帝之後的那位,到時候整個大清朝可能都會因為一個出家的王爺而發生徹底改變。

康乾盛世

康熙皇帝死後,四阿哥登基之後繼承了他父親的一切思想,勤政愛民,在位的六十多年裡,康熙皇帝為國家留下了無數的寶藏,是名副其實的大英雄。

相對於康熙來說,雍正皇帝在位的時間就顯得有些短了,但他對於大清朝同樣也是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雍正皇帝繼承了父親勤政愛民的思想,並且在一些方面還要求更加嚴格。

康熙

因為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大清朝在雍正去世的時候已經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繁榮時期,在很多人心中,康乾兩個皇帝加在一起簡直就是東方大國古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段傳奇。

特別是在乾隆皇帝繼位之後,他更是把大清朝帶入了一個鼎盛時期,乾隆皇帝是大清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皇帝,他在位的這段時間也被後人稱為康乾盛世。

在整整六十三年的時間裡,乾隆皇帝幾乎走遍了自己的江山,在位的頭二十年他更是用心良苦治理國家,這些都成為了大清朝最輝煌的一頁。

如果說康雍乾三位皇帝共同開創了盛世的局面,那麼要說誰是真正的締造者,恐怕還是身懷絕技的康熙皇帝。

三藩之亂

雖然說康乾兩個皇帝為大清朝帶來了無盡的榮光,但要說他們治理國家中最具有挑戰性和代表性的事件,那麼非三藩之亂莫屬了。

康熙

三藩之亂發生在雍正皇帝在位的時候,整個事件可以說是前因後果累積到了一定程度之後才徹底爆發。

整個事件可以概括為四個字:不服管教。

作為大清朝最重要的統治階級,滿洲王公們不僅擁有極高的社會地位,還能享受來自皇室的無盡恩寵。

在他們看來,除了皇帝之外根本就沒有人配得上他們這個身份。

而身為滿洲王公們手下的藩王,在平時除了遵守一些規矩之外,其餘時間基本上都是任性放縱。

直到雍正皇帝繼位之後,開始對這些藩王進行嚴格管教,整頓朝綱。

在藩王們看來,這就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打壓行動,他們紛紛表示不服,並且聯合起來對抗中央當局。

整個叛亂持續了將近十年之久,在這段時間裡死傷無數。

康熙

最後雍正皇帝憑藉著自己過人的智慧和鮮血屠刀才把整個叛亂鎮壓下去。

但即便如此,在三藩之亂之後,大清朝對外的形像已經受到了無法挽回的損害。

收復

身為一個優秀的皇帝來說,在其治理國家的過程中應該具備兩種能力:應對內憂和應對外患。

盛世雖好但不可能永遠穩固下去,在整個康幹盛世中,發生了許多動盪事件。

像我們上文提到過得三藩之亂就是應對內憂能力的一次考驗,在應對外患方面,收復能力也是衡量一個皇帝是否稱職非常重要的一項標準。

特別是對於當時來說已經佔領了大半個東方大國江山的倭寇來說更是如此。

自從明朝滅亡之後,倭寇就開始對東方大國沿海地區實施大肆掠奪,在整個萬曆年間更是肆無忌憚到達巔峰時期。

而當他們得知這裡有著物質豐富的西南地區之後更是如獲至寶,紛紛向西南地區滲透。

康熙

尤其是附近海域成為了倭寇作案最多的地方。

直到康熙皇帝派遣吳三桂收復才徹底控制住了局面。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倭寇敢來東方大國沿海地區鬼混。

此外像金川變事件、阿爾寨之戰、揭陽起義等等,在這些事件中康熙皇帝都展現出了收復能力。

御駕親征

如果說收復能力是一個皇帝應對外患考驗中比較溫和一種方式,在御駕親征這件事情上就體現出了一個皇帝是否威武霸氣的標準。

能不能不用半點辦法,在戰場上直接嚇死對手。這種能力不是每個皇帝都擁有的。

從整體歷史發展來看,在大清朝能夠征服東北四大部落和西北十三家部落之後就開始走向疲軟,再也沒有一個皇帝具備統一中央和藩部、收復失地、抵抗外敵同時做到的“十全十美」的能力。

康熙

除了少數幾位開國皇帝以外,能征服外敵歸順內部又沒有動盪過一段時間的基本上就沒有了。如今我們要講皇帝禦駕親徵能力壓國際標準。

抗擊沙俄

我們上文提到過收復能力體現在很多方面,在抗擊沙俄這場戰爭中我們更加看到了康熙皇帝身上應有盡有的收復能力:

戰爭發生在東方大國與俄羅斯兩國邊境地區,並不是沙俄發動進攻東方大國。所以這場戰爭更像是一場攻守同盟會給守門員練兵機會。

此外作為一個正在復甦中並且擁有著極高戰鬥力軍隊的大國來說根本就不可能把沙俄放在眼裡。所以從康熙皇帝出征這件事就看出他對於戰爭緊迫程度要遠高於鰲拜。

可以說如果不是康熙出征沙俄根本就不會把這場戰爭放在眼裡。所以這場戰爭給沙俄一個重要教育:你不只是打敗了鰲拜而已。

康熙

私生活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康熙皇帝兩面性格:

作為一個封建社會中誕生的大英雄,在其身上集齊了封建主義最核心要素。勤政愛民、純潔無私、威武霸氣、寬容大度……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康熙皇帝都是那個時代眾多王公中最亮眼的那顆星星。相比之下其他一些皇帝就顯得枯淡無光了。

但與此同時我們還經常可以看到他身上另外一種讓人恨不得掐死他的性格。比如他對待兒女私生活中表現得非常自私;再比如他關於文字獄運動讓無數文人喪失創作能力。所以有網友調侃道:你能不能壞一壞下回屬於你自己好?

文字獄讓我們失去了多少優秀作品?順治、雍正兩位皇帝去世後文學界便出現了明顯衰退跡象;

康熙

閉關政策使得東方大國在近代社會徹底落伍於西方社會。西方探索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兩個強大核心後果只剩下我們被列強欺凌;

私生活中霸占欲極強讓他身邊所有人都感受到窒息感;但換個角度想想也好:作為一個極其重要影響力王者,他在身上所具備兩面性格相較於封建社會中其他王者來說已經算是非常優秀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