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雷英雄杜富國簡介 個人資料

2023-07-01杜富國

雖是在和平年代,但是我們的人民子弟兵仍然有許多都奮戰在危險的一線。

2018年,杜富國成為了排雷英雄,失去了雙眼和雙手,而如今他90後的妹妹杜富佳已經是駐村第一書記了。

杜富國

“你退後,讓我來!”

中越邊境的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的天保口岸,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是戰火紛飛的戰場。

所以在麻栗坡遺留了許多曾經打仗時期埋下的地雷,還有很多爆炸藥。

從那之後的三十多年,當地百姓不時便會有人踩到地雷,導致殘疾,讓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杜富國

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只有將雷區裡的地雷彈藥全部排除乾淨。

所以,在國務院、中央軍委會的支持下,解放軍戰士曾經先後多次在雲南進行排雷作業,將這片生命禁區變成安全的沃土。

杜富國所在的部隊便駐守在這個地方。

杜富國出生於1991年,是從貴州省遵義市中的一個小山村走出來的。

十九歲的時候,杜富國應徵入伍,此後數年,杜富國將「忠誠」和「信仰」四個字牢牢地銘刻在心中。

杜富國

在2015年的時候,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決定,為了保護人民的安全和邊境的穩定,決定在中越邊境啟動第三次大面積的掃雷行動。

了解到這件事情之後,杜富國第一時間便遞交了申請書,希望能夠加入到掃雷的隊伍中。

杜富國說,自己了解到了生活在雷區的鄉親們終日活在危險中時,深深地感到作為人民子弟兵的他,必須為人民作出一些貢獻,他要去掃雷!

身邊的朋友知道他要去掃雷這件事之後,都勸他要慎重,因為掃雷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但是杜富國卻絲毫沒有動搖,他說自己不怕危險,為老百姓做實事,這是一件光榮的事。

就這樣,杜富國加入了掃雷的隊伍,也將自己的社群帳號暱稱改成了-雷神。

杜富國

加入掃雷隊伍後,杜富國訓練比別人都刻苦勤奮,為了能夠練強探雷針的手感,杜富國每天幾乎都要練習上萬針。

練習的時候就像繡花一樣,把練習的草皮翻來覆去,練到手臂都酸脹到抬不起來,才肯休息。

此外,為了模擬掃雷的場景,杜富國還會請自己的戰友將鐵釘、彈片、硬幣等材料,透過混合、纏繞、深埋等方式隨意埋設,來加大難度讓自己能夠更精確地排雷。

透過四個月的臨戰訓練,杜富國以非常優異的成績通過了考核,順利被派往前線掃雷。

杜富國

然而,麻栗坡山高坡陡,雷區分佈的地方很不適合用先進的掃雷設備,所以戰士們只能使用最基礎的探雷器來探索地雷,很是艱辛。

杜富國憑藉平時紮實的訓練積累和過硬的專業技能,啃下了一塊塊“硬骨頭”,為戰友鋪設了一條條“安全道”。

三年裡,杜富國進出雷場1000餘次,排除了2400多枚爆炸物,處置各類險情20多起。

他用血肉之軀為群眾築起了一道安全圍欄,用青春印記實踐了聽黨指揮、為民掃雷的忠貞誓言。

然而,意外卻在2018年發生了。

杜富國

2018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國和戰友艾岩在老山主峰西側的雷場進行作業。

在坡頂掃排爆破筒「翻犁」(爆破)過的土地時,他們發現了一枚露出部分彈體的爆炸物。杜富國初步判斷,這是一顆當量大、危險性高的加重手榴彈。

這顆爆炸物非常危險,當時杜富國是排雷小組的組長,為了讓組員能夠安全,他叫身邊的戰友艾岩退後,讓他來排雷。

確認戰友退後之後,杜富國便開始小心地依照規定流程作業。

杜富國

然而,突然之間,那顆雷「轟——」地爆炸了,擋在前面的杜富國下意識往戰友那邊倒去,想要護住戰友。

衝擊波和彈片將近距離的杜富國身上防護服給擊穿,而身在兩三公尺外的戰友艾岩卻因為他的遮擋逃過了一劫,只受了一點輕傷。

但杜富國的兩個手掌卻都被炸飛了,眼球也被炸破裂,身上有大面積的創傷。

加護病房裡,三天三夜,連續經歷了5次大手術,杜富國才被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恢復知覺後,他第一句話問的卻是自己的戰友艾岩有沒有事。

他還對醫生說,希望能夠快一點治好自己的傷,讓他再去掃雷。

杜富國

此時的杜富國還不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了雙手和雙眼。

大家都不忍心告訴他實情,但是杜富國知曉之後卻沒有像大家想的那樣崩潰沮喪,他反倒是安慰起了大家,說希望大家放心,雖然之後不能掃雷了,但是他還可以給人們講述掃雷的故事。

往後在醫院養病的日子裡,杜富國就像當初認真練習掃雷技術那樣,專心地練習演講技能,他想要把排雷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所以,為了培養自己的能力,杜富國除了按時完成醫院制定的復健訓練之外,還會堅持收聽廣播、練習寫字、學唱歌曲,還讓陪伴他的妻子和戰友們為自己讀書。

杜富國

此後的杜富國收到了源源不絕的榮譽與嘉獎:一等功、「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等等。

但是杜富國始終說著,自己的榮譽是屬於整個掃雷大隊所有掃雷兵的,從來​​沒有忘卻過培養自己的軍隊,也未曾為自己的現狀說出過一句抱怨,而是依然在尋找著人生的可能。

這幾年的杜富國不僅四處演講、傳播奉獻精神,還進入大學完成了學業,弟弟杜富強也進入軍隊為國盡忠,妹妹杜富佳奔赴鄉村振興第一線,成為了駐村第一書記。

杜富國

杜家的家國情懷

經過治療康復得差不多之後,杜富國出院了。

雖然不能再繼續排雷,但杜富國用其他方式繼續做著身為軍人該做的事。

為了宣傳和傳遞杜富國的勇敢無畏的犧牲精神,2020年的年初,南部戰區的陸軍機關專門購置了錄音設備,準備為杜富國做一檔播音節目。

《我只是做了軍人該做的事》這是杜富國做的第一個主題節目。

在這個播報節目當中,杜富國想自己參軍、掃雷以及受傷康復的過程深情回憶了一遍。

杜富國

除了成為了播音員之外,杜富國又重新拾起了學業。

也是在2020年,貴州大學成人高等教育2020級行政管理專業多了一名特殊的學生,那就是杜富國。

杜富國的大學之路是很艱辛的,因為眼睛失明,老師便採用朗讀的方式為他講解書本知識。

因為不能動手做筆記,戰友便和他一起聽課,幫他做筆記,幫他複習。

在2022年的7月5日,杜富國終於順利畢業,在貴州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杜富國也曾以優秀畢業生代表身分上台發言。

杜富國

杜富國說,身為一名掃雷戰士,掃雷是他的使命。

而身為學生,學習也是他一生的使命。

2022年10月13日,杜富國重新回到了軍隊的懷抱。

闊別軍隊四年,杜富國感慨良多,雖然期間一直在接受各種表彰,但是歸隊那天,杜富國說了一句話,他說,回到部隊,他就是一名普通的士兵。

像從前未受傷一樣,他依然認真制定自己的訓練課表,一點一點恢復訓練,直到與從前無異。

杜富國訓練的恢復相對來說也比較快,因為他在接受復健性治療的時候,就不斷地會進行體能、阻力等訓練,幫助自己回到正常的生活。

杜富國

2023年1月初,杜富國回到了家鄉遵義市興隆鎮的太平村,與家人團聚過年。

這是康復之後,杜家一家人過的第一個舒舒心心的年。

而最令人開心的就是,杜富國的妻子王靜春節就進入臨產期了。

王靜是杜富國的貴州同鄉,生於1993年,比杜富國小2歲。

她自小成績優異,也是村裡第一個女大學生。

後來通過遵義市公開招聘考試,成為鄉鎮幹部。

杜富國

他們偶遇在縣城一個叫做「太陽城」的地方。

當時回家探親的杜富國,很想拍一張山頂小公園的俯瞰照片,不過因為自己的手機屏碎了,拍出來的效果並不好,恰好當時王靜路過,杜富國就請她幫忙。

王靜用自己的手機拍了照片,兩人加了社交帳號,王靜將照片傳給杜富國,你來我往間,愛情的種子發芽了。

最後他們結為夫妻,婚後夫妻倆兩地分居,只能偶爾透過視訊聊聊天。

沒想到,結婚僅半年多,杜富國就做出了英雄之舉。

杜富國

受傷之後,王靜沒有離開杜富國,而是一直陪伴在他身邊,鼓勵他,幫助他。

2023年1月27日正月初六這天,32歲的杜富國迎來了他和愛妻王靜的第一個愛情結晶,升級當了爸爸。

2月9日,杜富國的家鄉遵義開展徵兵活動,遠在部隊的杜富國還向貴州省習水縣人武部發了視頻,鼓勵青年們參軍,保衛衛國。

杜富國是貴州的驕傲,是杜家的驕傲,他的弟弟杜富強也追隨他的腳步,成為了一名人民子弟兵。

杜富國

妹妹杜富佳則是加入了民兵醫療救護排。

2020年,杜富佳作為貴州省第八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前往武漢,進駐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設有12個重症病區、2個特殊重症監護單元,高峰時同時收治患者788人……這是杜富佳每天工作的地方。

為了節省時間、節省醫療物資,杜富佳和醫療團隊成員在工作期間幾乎不吃不喝,克服一切困難,一心一意撲在病房。

杜富國

“作為一名護士,我必須在自己的崗位上。”杜富佳說,“這是我的戰場,作為一名戰士,我要去戰勝病毒,肯定要往前線衝。”

2021年6月,90後的杜富國妹妹杜富佳成為了湄潭縣人民醫院派駐抄樂鎮沙塘村第一書記。 「雖然工作繁忙,但每一天都在接觸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識。」

杜富佳說,剛到沙塘村時,只要有空閒,就會帶上一支筆和筆記本,到村子裡轉轉,到群眾家中坐坐,了解村里的情況,讓自己融入村子中,融入群眾中去。

「不懂就問,不會就學,現在已經沒有了當初的懵懂,成熟了許多。」在村幹部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杜富佳很快找準方向投入火熱的鄉村振興事業中。

杜富國

杜富佳之所以義無反顧地前往鄉村振興第一線,也受到了哥哥杜富國毅力和堅韌精神的鼓勵。

沙塘村發展茶產業有些年頭,但由於該村地勢偏遠,出現了茶青收購價格不高、銷路不暢等問題,杜富佳與村幹部決定利用「企業+合作社+農戶」方式,在嚴格執行茶園統防統治的基礎上,與貴州溪牧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簽署共建高標準生態茶園基地協議。

從而搭起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民「四位一體」鄉村振興模式,並透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將茶葉的故事、味道、內涵、文化分享給廣大愛茶人,以此拓寬優質茶葉銷售渠道,提升沙塘村茶產業附加價值,實現品牌溢價,協助茶農增收。

杜富國

每天一大早,杜富佳就到抖音直播間進行帶貨活動。直播間裡,她站在沙塘村茶園基地中,一邊向大家介紹茶葉產品,一邊端著茶杯對著鏡頭展示,認真地當著「推銷員」。

為了能夠將直播帶貨搞好,杜富佳認認真真地去學習、做功課。

她曾經很多次前往縣內的茶葉博物館跟專家學習茶葉知識,學習茶藝,苦練泡茶技巧,讓自己賣起貨來專業一些。

上鏡很重視形象,形象好一些,點進直播間看的人便更多一點,於是杜富佳又學習了化淡妝,練習自己的普通話。

杜富國

到了2022年的7月份,杜富佳的直播間已經實現了近百萬元的銷售收入。

杜家四兄妹每一個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工作,或保家衛國,或懸壺救世。

杜富國的三弟杜富民在湄潭縣家禮醫院的重症病房當住院醫師,疫情爆發之時,他也毅然申請前往抗疫一線。

醫院的領導者覺得他僅僅參加工作一年,經驗還不夠多,但是他卻說自己要像哥哥一樣,以哥哥為榜樣,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雖然最後沒有成功前往武漢,但這句話一直都是他的人生信仰。

杜富國

杜富國最小的弟弟杜富強參軍之後,在西藏某邊防團戍邊,在22歲時就已經戍邊4年,是一位合格的老兵。

2023年6月,杜富國又回到了他曾經掃雷的戰場-雲南省麻栗坡。

村民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將自家送的水果送給杜富國吃,告訴他這就是當年他們掃乾淨的那片土地。

聽到村民們樸實的笑聲和豐收的喜悅,杜富國臉上也洋溢著幸福爽朗的笑容。

杜富國明白,自己所做的犧牲沒有白費,讓人民安定、幸福地生活,那就是他從前參加掃雷的初衷,無怨無悔。

杜富國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