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軻刺秦王之所以千古留名,不僅在於主角荊軻“刺殺”的豪邁,還在於配角樊於期“獻頭”的壯烈,只為謀求那萬中無一的機會,便慨然自刎。但如此一個忍辱負重、為天下而不惜己身的義勇之士,司馬遷老先生在《史記》中卻只有寥寥數語:“秦將...
    樊於期2025-01-19
  • 遙想當年,燕太子丹曾於趙國為質,恰與嬴政相識,彼時二人皆為質子,豈料命運迥異。後嬴政榮登秦王寶座,太子丹卻仍為太子,且又至秦國為質。本以為憑兒時情誼,秦王能善待自己,孰知嬴政身旁侍者如雲,早將兒時情拋諸腦後。故而,太子丹未受優待,反...
    樊於期2025-01-19
  • 皇帝作為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無論什麼稀奇古怪的物件,他都能夠見識得到,因為他是最高貴的。就算是遇到沒有見識過的物件,也不會貼近觀看,因為帝王需要保持威嚴,只有在沒人的時候才會貼近觀看。而荊軻刺秦利用的就是秦始皇貼近觀看這...
    樊於期2025-01-18
  • 前邊談到,韓、趙兩國相繼亡國,秦國大將王翦屯兵中山,兵鋒遙指燕國。此情此境,燕國還能有什麼對策呢?雖然有代王趙嘉盤踞代地,收拾趙國殘餘力量,和燕國迅速結成聯盟,但這點實力並不足以跟秦國抗衡。燕王喜到底有什麼謀劃,史料並沒有留下記...
    樊於期2025-01-18
  • 這段歷史一直沒看懂,也沒想明白,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秦國老將,河外大營第二號人物樊於期,不惜全族被滅而棄秦投燕?再見樊於期時已經是燕國太子丹的門客了,再看詩云:壯志不就千古悲,易水蕭蕭雲垂垂。尺八匕首何足恃,當時枉殺樊於期。這段歷史...
    樊於期2025-01-18
  • 樊於期,生年不詳,死於前227年。戰國末期秦國將領。前240年,秦國派蒙驁和張唐帶兵五萬攻打趙國,再派長安君成蟜和樊於期率兵五萬為後援,協助蒙驁和張唐。在攻打趙國過程中,樊於期鼓動長安君成蟜藉此手握重兵之際推翻秦王政,失敗後叛逃燕...
    樊於期2025-01-17
  • 知道荊軻刺秦王故事的人肯定知道荊軻在答應太子丹的請求時,向太子丹要了兩件東西,一件就是燕國的地圖,另一件就是樊於期的腦袋,因為荊軻知道如果拿著這兩件東西去覲見秦王嬴政的話,嬴政一定會見自己,這樣才有行刺的機會,燕國地圖對於嬴...
    樊於期2025-01-16
  • 易水之畔,風寒之際,勇士踏上不歸路。當初,太子丹送赴咸陽執行暗殺秦王任務的勇士不止一人,分別是荊軻和秦舞陽。然而,此次秦國之行還有一位重要角色,他就是樊於期。儘管他早在出發前就已犧牲自己,完成使命,但他的人頭卻成為了刺秦行動的...
    樊於期2025-01-16
  • 真相:一個秦宮內的中級軍官,在一個特殊的日子,受到某位貴人(比如趙太后)的誘惑,稀里糊塗犯下大忌。被秦王知曉(遇到?)後逃亡。秦王怒,滅其宗族,重賞購其首。樊於期是一個謎一樣的人,其身份身世,僅“秦將”二字;其出秦前事蹟,僅有“得罪於秦王”...
    樊於期2025-01-16
  • 公元前227年 燕下都燕太子丹在議事廳焦急地走來走去,打發傳召荊軻的人還沒回來,不會這次又被放鴿子了吧。太子丹很早之前就跟荊軻商量過刺殺嬴政的事,荊軻滿口答應,但答應完就沒動靜了,也不見荊軻做什麼準備,太子丹也不知道荊軻葫蘆裡...
    樊於期2025-01-15
  • 那麼樊於期是誰,為什麼秦王如此恨他,不惜花千金買他的首級呢?樊於期本是秦國將領,因得罪了秦王逃到燕國,秦王誅殺了他的父母和族人,還要追殺他。而樊於期是直接叛逃,還被秦王懸賞買首級。有沒有可能桓齮當時沒死,而是敗逃去了燕國?戰場上...
    樊於期2025-01-15
  • 戰國,是一個被戰爭所填充的時代。等待六國的命運,在此時已經註定,滅亡,只是時間問題。在強秦的不斷蠶食下,山東六國各自轉動腦筋,有的派間諜,想要疲秦,如韓國;有的堅守偏居一隅,以求自保,如齊國;有的選擇禍水東引,苟延殘喘,如楚國。當然,還有採...
    樊於期2025-01-15
  • 戰國時期的荊軻刺秦王,堪稱一部歷史大劇。兩千多年來無論是史學著述還是文藝作品,都對這一歷史事件進行過記述和演繹。作為這部大劇不可或缺的人物,樊於期不僅贏得了後世的讚頌和敬仰,也引發了人們對他身世的好奇與猜想。事實上,正史...
    樊於期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