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是一個輪迴,當一種風格氾濫大街,小眾卻不失特別的氛圍就會重回大眾視野。
在穿搭風格上,如今越來越多的時尚兒開始重溫千禧年的混搭與肆意。
越是色彩繽紛,越能顯出青春的感覺。
而在妝容審美這一塊,隨著個人意識的覺醒。
比起充滿討好感的白幼瘦,大家如今更崇拜少禦姐的精英感。
開年第一爆劇《狂飆》中的女性角色,個個瀟灑,很好的迎合了當下的獨立自主風格。
其中以高葉為首的「嫂系美人」最為突出,人人喊一句大嫂。
她的美跟白幼瘦比起來,到底高級在哪裡?
過度追求幼態形成畸形刻板,同一風格女星批量生產,失去自身風格
正常的膚如凝脂,天生的蜜糖嗓音。
不瘦到骨頭嶙峋,看起來病態的身材,其實算是標準範圍內的白幼瘦所追求的清純感。
一旦越過了警戒線,開始無限朝著幼態的方向趕。
那麼,很容易就會侷限住當下社會中女性的思想。
過度的保持清瘦與無力感,的確會掀起一部分人的保護欲。
然而對身體的傷害,與理念上的刻板是不可逆的。
一般人尚且會被S碼的尺寸給“思想綁架”,覺得自己只有穿得上小孩似的衣服。
才能算得上美,那麼演藝圈裡的女明星,就更易被影響了。
一旦白幼瘦的風吹起,大家很明顯就會發現。
女明星連寫真風格都是大差不差的,導致不少觀眾吐槽。
看來看去都一樣,要臉盲了。
失去了自己本來可以發展的風格,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如工廠一樣,流水線生產演員。
這肯定是觀眾不願意看到的,所以高葉的大火,算是開啟了近期的美感格局。
嫂系美人更能發揮臉型優勢,詮釋各型角色,白鹿張天愛可全方面發揮
潑辣美艷,溫柔狠絕,以高葉為例子的嫂嫂美人。
最重要的是臉上的骨感,無論是顴骨的突出或下顎角的線條。
都不是一刀切的科技感,而是微鈍的力量感。
在有了充盈的臉部做支撐後,眉眼的比例往往不會佔據過分。
不會刻意化出超大臥蠶提升無辜感,而是加深眼尾。
打造深邃,越是細長的眼睛,越看起來不好惹。
這種有稜有角的臉,才是最適合大小螢幕的。
嫂系美人所代表的關鍵字是聰慧,是霸氣。
是獨立,這正是新生代大眾所追求的人生目標。
跟高葉同期的張天愛,也屬於可以往這方面發展的。
她的五官,從眉毛到嘴角都是尖的,這大大增加了她的臉部的攻擊性。
比起瀏海,她更適合氣場全開的大波浪。
新生代裡,則屬白鹿與張婧儀有類似特徵。
前者剛出道時走得不是小白花路線,無論是《招搖》裡堅韌品性的大魔王路招搖。
還是《鳳凰》裡以一敵百的霍璇將軍,大體量五官帶給她的。
是形像上的硬朗,這讓她在《烈火軍校》裡剪掉頭髮。
扮作男子,乍一眼望過去也不覺得突兀。
這張臉,瘦可進《長月燼明》演仙女,微微胖一些,就能無縫連接到正劇中。
隨著年齡的增長,只會越來越吃香。
後者則是媽生學霸臉,圓潤的眉眼搭配上厚重的嘴唇。
讓整個人看起來更有生命力,一瞧就知道生長的環境很美好。
退能到校園劇演懵懂女孩,進去大螢幕挑戰小孩媽媽。
具備央視初代主持人的溫和感,用網路流行詞形容,便是「國泰民安臉」。
嫂系美人在演技發揮的可能性更大,那麼,你們印象裡面還有哪些人是屬於這種類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