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早年別稱瘦萍、武陵逸人、壺叟,宜興川埠上袁村人。顧景舟出生於紫砂世家,18歲隨祖母邵氏製壺。 1930年代到上海仿製歷代名作,臨摹時大彬、陳鳴遠、邵大亨。
顧景舟做壺60餘年,心摹手追明代、清代、民國諸名家,有過之而無不及,每器必精心構撰,出手皆成華章,形成了雄健而嚴謹、流暢而規矩、古樸而典雅、工精而秀麗的藝術風格,被譽為壺藝泰斗、一代宗師。他視紫砂為生命,承前啟後,融古鑄今,一改清初以來紫砂壺纖細繁瑣、堆砌繁華之氣,追求壺體線條的流暢舒展,權衡比例的協調秀美,注重造型的簡樸大方,在20世紀40年代就有「寸壺竟有鬥米貴」的聲譽。
{不}{/不}
藏六抽角
壺身略成扁圓狀,由鈕扣、蓋、口、身以至圈足皆貫以六棱,線條明析工整,轉折合度,筋囊飽滿圓潤,圓中見方、方中寓圓。此壺成型難度高,造型挺拔有力,做工嚴謹。
供春壺
壺形藩名的「供春壺」,即取老樹癭為形,樹皮斑駁滿身,紋理繚繞,以瓜蒂形為蓋。泥色黃褐,樸實古拙,壺身輕巧端握舒適,出水流暢。化老醜樹癭為壺,大有返璞歸真之意境。
牛蓋壺
通體散發一股紮實有勁的精神。圓筒身,肩略呈弧形與前伸的流及捲曲的把手無間地銜接,一氣貫通。把手捲起活似隨時欲揚起的牛尾般生動。壺口與蓋子各成一環上下密合無縫。
紫砂壺公治父壺
下大上小呈三角形的石瓢形,周身皆以圓弧線條構成,嘴、把、的處處銜接自然流暢,線條利落明確,起承轉合交待清楚。下以三圓足支起全身,使壺顯得挺括有神,沉靜而深伊永。
座有蘭言壺
壺體呈扁腹狀,直口,短頸,管狀流,配環形把。弧狀蓋,乳釘形蓋的中有小孔,底內凹,朱泥色華而不膩。渾圓雅緻,有大家風範。一側刻有「座有蘭言]。
菱花壺
採六瓣菱花式造型,橋形蓋鈕與口、身、圈足協調統一成一隻六方菱花,筋囊向口收縮與蓋上菱花紋路緊密吻合,毫釐不差。底微內凹。整體製作精細規整,線條簡潔流暢,色呈赭紅溫潤雅緻,可稱佳品。
高腰線提樑壺
壺身似鼎,以圓弧線條構成,力求渾圓滿,唯圓柱提樑框出一片正方,虛實相應,更添此壺神韻。壺肩飾以三道環,有效平衡視覺重心。豐厚的流弧度變化極大,顯得興味盎然。
墨泥石瓢壺
石瓢壺做者雖眾,卻各有風格。此壺不僅工精藝謹,細膩獨道,流、把、的、足搭配恰當、比例合度,造型挺拔精神墨泥色閃耀著青銅光澤,更散發著內斂自省的雋智意味。
高虛扁壺
壺身似一端正週整的圓扁葫蘆,長流的轉折呼應重心略向上的環形把,使扁腹向左右延伸,而蓋鈕巧妙地凸起令壺的重心上移,腹似虛實有通壺顯得精實有神,不致扁塌。流、的、把這三點搭配最是高明。
迴紋竹茶壺
以竹為題材,誇張變化成形,壺身塑成主幹,竹節簡潔有致,中正沉穩。流、把化為新抽嫩枝,動勢內醞釀,生動有力。蓋上堆塑屈曲的竹枝為橋形鈕,鈕下則貼塑竹葉紋飾。
瓜梨壺
瓜梨成壺,以蒂為的生動巧妙,壺身為瓜結實豐美,而不流於肥碩,有型有款。渾不似多數以瓜果肖型的作品務求飽滿欲破為美,此壺做來令人神清氣爽。
{不}{/不}
均玉壺
壺身做圓角方柱體。圓口,短坡頸,小圈足,橋形蓋鈕塑來大有古意。無論整體或局部造型皆可見方中寓圓之意,有如天地方圓,和協統一。
雲肩如意壺
造型簡煉有致,以細部雕琢刻劃加以變化。扁鼓身,直頸,管狀流微曲做蓄勁吞吐狀,環形把,下方有三隻鼎狀足。肩上堆塑雲形圖案,壺口與蓋圈刻以仿古圖形,蓋鈕成蓮花微放狀。
上新橋壺
圓扁腹身 ,肩上帶一環,蓋口一環,蓋中間再一環,如水波蕩漾,上有橋形鈕立於其中。此壺線條處理得圓潤通融。環形把手上塑一平背與蓋鈕呼應,又似一葉過橋小舟,亦利於提握。上新橋壺 高:9公分 寬:19公分。蓋印:景舟底印:中國宜興。
仿鼓如意壺
此壺在嚴謹的構思、做工下,呈現一股行雲流水的爽利感,線條起承轉合間流暢合理。壺肩如意刻花與流、把上的刻線,使通壺充滿湧動的態勢,適切地表現紫砂的質感。仿鼓如意壺 高:8.5公分 寬:17公分。蓋印:顧景洲底印:足吾所好習而老焉。
雨露天星提梁壺
直線與弧線交錯運用,轉折處明快流利。提樑及蓋的造型設計突出,形成方中有方、方中帶圓、圓中含方的構圖,充分掌握雕塑與空間關係的美學概念。
鷓鴣提梁壺
顧景舟-鷓鴣提梁壺 蓋印:景舟底印:刻款變化提樑的型式及空心蓋鈕以虛親寶,塑造耐人尋味的效果。壺身成短圓筒狀,線條洗練明確,與蓋和提染渾成一體。
秦權壺
壺形似鐘穩重沉著。蓋與壺身渾成一體,蓋的順著鐘形蓋面弧度拱起做橋形鈕,流向上微屈力感十足,把則呈大橢圓形,壺底內凹。赭紅色澤溫和中正,形制樸素敦厚,古雅大方。
雙環壺
此壺胎體十分細膩,表面因長期把玩而呈現出光澤,壺身為圓筒狀,過橋式蓋鈕,套以雙環。壺嘴捏型精確,出水流暢不留涓滴。把手寬大樸實。整體造型雋永沉穩,有大氣。
扁腹壺
扁腹壺形,於轉折銜接處皆以大弧型處理圓潤豐腴。厚而短的流,渾厚的把手與乳釘形蓋的,周身圓團團,上刻有範曾書畫,更增怡然自得之感。
此樂壺
壺身扁圓如鼓,下大上小,蓋的亦採扁圓形與誇張的瘦高提梁相互襯映,使整體造型看來既協調又雋永有味。提樑順壺身較窄的肩部向上漸開,頂部與壺底寬度略同,成倒梯形,和壺身上下對稱。
井欄壺
井欄壺周身皆由弧線構成,線條圓融有力,簡潔明快。壺身雖圓似方,沉穩而不凝滯。斜斜向上的管狀流和重心略為下沉的環形把,前後呼應。壺的造型簡單卻無以增減,再三觀之韻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