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簡介(立德立功立言千古第一相:管子)

2022-11-23管子

經過閱讀學習《管子》這本書,讓我對管子這位在中華文明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歷史名人有了更深刻理解。

我想從三個方面去分享自己的收穫。

一、屌絲逆襲的管子。

從管子的個人人生經驗來看,管子真是一位2700年來屌絲逆襲的經典模範。從一位貧寒之士,一位世人眼裡貪生怕死、背信棄義、貪圖小利的屌絲硬是逆襲成為了讓孔子和諸葛亮等聖賢都欽佩的千古第一相,輔佐齊桓公開創一匡天下九合諸侯的宏偉霸業。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取得這樣的人生巔峰,與管子立大志向、胸懷天下,為天下蒼生謀福利的人生理想密不可分。這點從管子自己寫的《黃鷂》可以看到他的偉大志向。

給到我們的啟示是,只要人生志向和目標夠大,一切困難都是小事。

管子

管子的簡介

二、管子的治國理政和哲學思想。

管子的治國理政在2700年前就具備了現代管理學的系統性、多維度、科學性等特質。首先有頂層設計。管子以「以人為本」和「以民為天」為核心價值來建構他治國理政的頂層架構。這兩條在2700後的今天依然是治國治企的核心價值。 “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人不可不務,此天下之極也”。人是萬物之靈,要達成任何事情,人都是重要因素。把握人性,才能駕馭人才,實現目標。而人性中最突出的是:佔有慾和奉獻慾。只有實現這兩個慾望,才能擁有獲得感、安全感、歸屬感。 「得人之道,莫如利之」。管子透過從民四欲的辯證法,去獲取民心「民惡憂勞,我佚樂之。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滅絕,我生育之。能佚樂之,則民為之憂勞。之,則民為之貧賤。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異曲同工之妙。

管子

當然物極必反,物壯則老在「以人為本」和「以民為天」的具體實施上我們也要用中庸之道把握分寸,過則會造成個人的慾壑難填和群體的民粹主義。

其次有系統規劃的實施方案。以問題為導向,找出並解決關鍵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解決了關鍵問題,其他問題也能隨之迎刃而解,事半功倍。管子具體地透過訂立九年規劃目標,從集中權力-用國野制,塔形行政結構定業分居等製度使政令上通下達;透過活化農業,發展工商,構築金融體系去提振經濟;寓軍於政優化軍事,禮義廉恥依法治國,尊王攘夷拉高外交提升國際地位。用貿易戰爭兵不血刃去實現國際目標,「賤有實,敬無用」去刺激消費。很多的方法和現代社會都是相同的,真的佩服管子在2700年前就有如此先進的想法。

三、管子學說當下的實際運用。

經典是永恆的,一位偉人的思想一定是千百年來都有其運用價值的。在生活工作中學習與運用管子的經營管理想法。

管子

管子與齊桓公

1.設立科學的目標和詳細的步驟。步步為營,前後相扣,上下兼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根據實際情況,用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指導思想,以終為始,為目標服務。

2.要具有系統性思考多維度去統籌規劃。抓住核心問題,用結構去決定功能,用功能去達成目標。就如同改革開放一樣,體制一變,同一片土地,同一批人,卻能讓中國立刻迎來幾十年高速的發展。

3.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人性,尊重人性,適度的滿足人性。以人為本去實施和推動事情的發展。同時也要取得民心,站在為人民服務的出發點,有群眾基礎,集眾人之力,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去實現目標。

管子思想比孔子、老子、韓非子等早100多年,可以發現春秋戰國的百家學說中許多都能在管子的治國理政與哲學思想裡看到相同的影子。是否能尊稱管子為百家之師?老子為周朝的圖書館館長,應該也讀過管子治國理政的資料,是否對他寫《道德經》有些啟發呢?孔子亦然。

管子

管子是集後世眾家學說於內包容貫通靈活運用,取得輝煌功績。如果用儒家的評判標準,管子就是一位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偉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