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背後,賈冰為什麼要砸兩酒瓶子?高啟強想賣河粉導演不讓

2023-03-08賈冰

《狂飆》已經播完了,但《狂飆》的熱度絲毫未減,無論是劇情還是演員的演技,都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

如果你現在還沒看過《狂飆》,我建議你去惡補一下,因為我怕沒人願意跟你聊天說話了!

賈冰

隨著影集的落幕,觀眾在回味的同時,對於《狂飆》幕後的故事也同樣感興趣,今天就一起來聊聊你還不知道的《狂飆》。

《狂飆》為什麼會選2000、2006、2021年為時間節點?

是因為這三個年代有不同的治安特徵:

2000年代,貧富差距逐漸拉大,暴力犯罪增多,治安極為不穩定,不只中國,全世界都一樣,遇到問題草莽對草莽,用粗暴手段解決。

2006年開始,一連串土地調控政策出台,許多的暴力犯罪都是圍繞房地產拆遷徵地發生的,莽村拆遷事件就是許多城市城鎮化的縮影。

2021年掃黑除惡常態化了,是時候徹底打擊保護傘了。

《狂飆》熱播的背後,其實也是隱喻了中國經濟野蠻生長的二十年。

賈冰

名場面:KTV互相砸,為什麼賈冰要砸張頌文兩次?

其實劇本最開始設計的是張頌文先拿酒瓶砸賈冰頭一下,然後賈冰再取酒瓶砸張頌文一下。

後來張頌文向導演提出,能不能做一個假的煙灰缸,拿假的煙灰缸先拍一下賈冰,然後,賈冰在演的時候就自己加了點戲,bang、bang兩下把桌上準備的兩個灑瓶都砸了,黑社會頭兒嘛,不能丟臉!

看這段的時候莫名好笑,尤其兩人痛得起不來的鏡頭,但其實煙灰缸是橡膠做的,酒瓶是糖漿做的。

賈冰

陳書婷大嫂的形像是怎麼設計的?

徐紀週導演談到高葉時說,她非常有慾望想演這個角色,同時也談了她對這個角色個人的理解,她對角色的這種飢餓感是導演特別喜歡的,一個演員有了對角色的飢餓感,她的表演才可能超越劇本!

高葉之前在《我是餘歡水》中飾演梁安妮,是以一個性感的角色出現,裡面的造型都是高葉自己設計的,包括服裝,髮型等。

這次爭取陳書婷這個角色,她也是根據自己理解的大嫂的形象,自己上了個很濃很冷豔的妝,她自己解釋說是不帶任何討好型的妝容,搭配團隊給設計的髮型,導演覺得很滿意,就定下來了。

賈冰

《狂飆》中官場語言是怎麼寫出來的?

看過劇的觀眾會發現《狂飆》中的官場語言寫得很好,怎麼做到的?

這部劇無論是編劇,還是演員都考慮到了這一點,《狂飆》的編劇打小就是住在政府大院,環境上很了解。

演員方面,像張志堅、鮑大志老師他們之前接觸過官員,也在許多影視劇中扮演官員,經驗相對豐富了。還有扮演王秘書的演員,他家其實也是政府機關的,從小接觸過官員,知道官員之間平常說話什麼樣的語氣,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心裡有數演起來自然就很到位!

賈冰

為什麼要設計高啟強賣魚,而不是賣炒河粉?

開拍之前,張頌文就問導演,你設計高啟強賣魚有什麼特殊原因嗎?他為什麼非得是個賣魚的,就不能是開排檔的?炒河粉的?

因為基本上在廣東菜市場的門口會有檔口來炒河粉炒牛河,商販們中午一般會在這種檔口吃飯,這裡可算得上一個信息交匯匯中心,而且這種人都是老於世故,八面玲瓏的人,和高啟強後面的形象氣質也比較相符。

為什麼不能換?因為後面有好多的劇情和台詞都是圍繞著賣魚設計的,這一換,後面不全亂套了!

賈冰

就像那句經典台詞“老默,我想吃魚了!”

假如換成我想吃河粉了,會不會太齣戲了!

還有後期有場高啟盛拍李宏偉的戲,就是拿凍魚拍的,要是換了,他就沒武器了!

再來例如李青告訴安欣常來找他爸爸的那人身上有一股魚腥味,這是個很重要的線索,一改可就不好設計了。

賈冰

有個網友評論更絕」絕對不能換,殺魚的和賣炒粉的,氣質都不一樣,殺魚殺多了就對殺人沒太大罪惡感了。」當然這是玩笑了!

所以說,一部好的電視劇它的人物、劇情走向必然是環環相扣、引人入勝的。 《狂飆》的收視、口碑都能一路「狂飆」當然不只是靠頻繁刷榜,重要的還有作品本身足夠紮實,以及它對於社會現實的觀照,從這點看《狂飆》真的是一部很有意義的作品。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