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維映簡介(金維映:鄧小平的第二任妻子,婦女運動組織者,37歲不幸犧牲)

2022-12-02金維映

她是我國偉大領袖鄧小平的第二任妻子,也是我國在江浙地區早期鹽民運動、婦女和工人運動的組織者。

她就是偉大的無產階級先鋒金維映先生,她的一生都在為中國共產黨的事業奮鬥!就連犧牲也是在戰場上的砲火中。

她的一生究竟是如何做到這樣的傳奇?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傳奇人生。

金維映

01 往事回首,盡在眼中

1904年8月16日,是個平凡但又不平凡的一天,因為金維映先生降臨到了人間。

金維映先生出生於江浙區,家雖然在城市,但卻家境清貧,母親是典型的家庭婦女,不從事生產勞動。

不只如此,在其六歲時,因為嚴重的災荒,她不得不隨父親返回老家鎮海,尋求生路。

從那時起,金維映先生就和她的母親還有叔叔、嬸嬸兒一起紮紙花、折錫箔等以維持生計,為了能夠讓她上學讀書,還變賣了為數不多的家具。

家人們雖然貧苦,但是也知道一個道理:「唯有讀書方有出路,唯有讀書方能有所大作為,唯有讀書才能夠擺脫他們的貧苦生活。」

金維映

自此,金維映先生踏上了求學的道路,也在求學的路上認識到了更多影響她未來選擇的人和事,為她將來投身革命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02 漫漫求學路,始知責任重

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金維映先生進入了定海縣第一女子小學求學。

也是在這裡,金維映先生第一次認識了她的校長沈毅,並因為能歌善舞、聰明伶俐,更是受到校長沈毅的喜愛。

同時,也是在校長沈毅的資助下,金維映先生得以繼續讀書,並於寧波女子師範學校畢業後回到小學任教。

在金維映先生回到小學任教的時候,正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為流傳的時期。

金維映

她在同儕和前輩的影響下,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啟蒙教育,並申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但真正對她影響比較深刻的是在五四運動之後,群眾的拒買日貨、遊行演說等行為,更是堅定了她投身革命,致力於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信念。

於是她開始了白天教書,晚上做思想工作,並組織起鹽民反抗鬥爭的生活。

然而1927年,一場蓄謀已久的陰謀,讓金維映先生冒著生命危險來到了革命的漩渦中心上海。

寧可錯殺3000,絕不放過一個當時的上海在這樣一個情形下人心惶惶,而要在這樣的上海展開地下工作的金維映先生,無疑是刀尖上行走,隨時都可能命喪反派勢力之手。

金維映

即使明知前方是刀山火海,她依然訣別了家鄉,投入了中國共產黨的懷抱。

繼續以小學教師的身份為掩護,金維映先生不斷在上海的地下開展秘密工作,培養黨的後備力量。

03 無意邂逅,糾纏一時

被調任到滬西區擔任婦女部長時,她對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最早的產業—絲織業,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同時也了解到這個行業中的女工受到了慘無人道的壓迫與剝削,她決定幫助他們反抗。

女工:「金先生就像是一束光,照進了我黑暗的人生,為我漆黑的天空帶來了光明。因為金先生,我知道了,原來我們也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他人選擇。

金維映

以前有苦有淚,自己吃,自己咽。但現在,我要把它轉化為我反抗的巨大力量。

金先生帶領女工的反抗鬥爭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在1930年的時候,組織女工進行了絲廠大罷工。

這段時期的工人反抗鬥爭,也為中國人民的工人運動增添了色彩絢爛的一筆,也為中國共產黨組織群眾進行解放鬥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在上海不斷展開地下工作的金維映先生,不承想一次無意的邂逅,與他結下了不解之緣。

金維映先生來到上海的幾年後,於1931年和鄧小平相識,並在共同前往江西中央蘇區工作之時相知,經過一番波折之後,二人終於結為夫妻。

這是金維映先生的第一任丈夫,但她卻是鄧小平的第二任妻子(鄧小平的第一任妻子在1930年時不幸逝世)。

金維映

但是他們相識、相知、相熟到在一起,因為兩人擁有共同的目標,為中華人民的解放事業奮鬥,為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努力。

然而世事無常,金維映先生後來走上了離婚的道路。

最終,鄧小平在離婚協議上簽下了名字,鄧小平:「不是不愛,而是深愛,只希望她能夠過得更好。」

04 梅開二度,砥礪前進

雖然離開了鄧小平,但是事業不能停止,金維映先生依舊奔波在人民解放事業的第一線,並於1934年,嫁給了具有同樣理想的李維漢。

兩人孕育了一個孩子,取名為李鐵映。這個孩子是在長征途中出生的,在那麼困難的環境下,李鐵映沒有讓母親失望,頑強地生存了下來。

金維映

對於性格堅毅的人來說,困難不但不能打敗他,還會成為他的試煉場和墊腳石,李鐵映就是在這樣的困難環境裡,頑強地生長著。

在母親的深刻影響下,李鐵映擁有一顆非常愛國的心,雖然考取了外國知名大學,但最終也是回到祖國為國效力,同時也與母親一樣,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李鐵映:「我的母親,她是個偉大的人。她的偉大不是在於去訴說我要做什麼;而是透過她的行動,去讓別人感受到她做了什麼。」{/b }

心懷大義,堅定信念,從長徵到陝北,都留下了她的腳印,也都流傳著她的事蹟。

以身作則,魅力影響,從一般人到親生骨肉,無一不佩服她、敬仰她、崇拜她,向她學習。

金維映

金維映先生曾說:「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夠成功,但我一直堅定自己的信念。我也相信,中國人民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奮鬥,自己的拼搏,去創造更好的明天。

「金維映先生,她不論什麼事情,都是衝在最前面的。」

「在一次征途中,我們經過一個村莊,村莊裡寂靜無聲,我們需要有人去打探消息。金維映先生一馬當先,認為婦女不容易引起敵人的警覺,堅持和另一位女同志前去打探敵情。

05 巨星隕落!精神長存

如此操勞而奔波的一生,必然會使身體大受影響,事業的操勞,讓金先生年紀輕輕就已疾病纏身,但她一直不想因為身體原因而影響中國人民解放事業。

金維映

自己的身體是小事,人民的解放事業才是大事。 但也終是將身體拖垮了,不得不住院看病,甚至為了更好地治療而前往莫斯科的療養院休養生息。

如同金先生訣別家鄉,再也沒有回去過一樣;這次前往莫斯科,也竟成為永別。

當時金先生的病已經非常兇險,而屋漏偏逢連陰雨,在她住院療養期間,又恰逢莫斯科發生戰亂。

1941年,37歲的她所在的醫院被臨時徵用,不得不遷出來另尋他處,但不幸的是,在德國法西斯侵略蘇聯的砲火中,她犧牲在了異國他鄉的戰場上。

對孩子來說,她是自己的榜樣;對丈夫來說,她是共同前進的伴侶;對黨和人民來說,她是無畏的戰士;對國家來說,她是寶貴的財富。

肉體的逝去無法決定精神的消散,雖然她已不在,但是她的精神永遠留在我們的心間,她的事蹟經過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流傳,歷久彌新。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