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奚,春秋時期虞國(今山西省平陸縣北)人,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號五羖大夫。他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軍事家,也是秦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
百里奚自幼家境貧寒,但他勤奮好學,聰明過人,尤其對治國理政有著濃厚的興趣。成年後,他遊歷各國,尋求施展才華的機會,但一直未能如願。
後來,百里奚來到了虞國,成為虞國大夫宮之奇的家臣。然而,虞國國君昏庸無能,不聽宮之奇的勸諫,執意要藉道給晉國去攻打虢國,結果導致虞國被晉國所滅。百里奚和宮之奇都不願為晉國效力,於是一同逃往楚國。
在楚國,百里奚淪為奴隸,被髮配到南海牧馬。但他並沒有因此而灰心喪氣,反而更加努力地學習和思考,希望有朝一日能重返政壇。
西元前 655 年,秦穆公派人到楚國尋找賢能之士,聽說了百里奚的才能,便用五張羊皮將他贖回,任命他為秦國上大夫。百里奚感激秦穆公的知遇之恩,決定盡力為秦國效力。
百里奚上任後,積極推行改革,倡導法治,加強中央集權,重視農業和軍事建設。他還建議秦穆公與晉國聯姻,以緩和兩國之間的關係。這些措施使得秦國逐漸強大起來,成為春秋時期的強國之一。
百里奚還善於舉薦人才,他向秦穆公推薦了蹇叔、由余等一批賢臣,為秦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他也非常重視教育和文化建設,提倡禮儀之邦,促進了秦國社會的進步。
公元前 628 年,百里奚去世,享年七十歲。他的一生充滿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斷努力奮鬥,最終成為了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和政治理念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後人譽為“千古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