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主角是誰、誰(成語「退避三舍」的主角-春秋五霸之晉文公)

2024-07-13晉文公

晉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開創了晉國在春秋舞台上近百家的霸業,晉文公名叫重耳,從小聰明好學,雖然才華橫溢卻低調內斂,因此得到了很多有識之士的輔佐。

晉文公

在他21歲的時候,他的父親繼承了國君之位,就是晉獻公,他的顛沛流離失所也隨之而來,因為父親不喜他的母親,也因此處處排擠他,他的哥哥太子申生被逼無奈之下被迫自殺給他敲響了警鐘,為了活命,他在謀臣的幫助下逃離了晉國。

這一走就開始了19年的逃亡生活,雖然身份是貴公子,但有國不能歸,有家不能回,顛沛流離失所四處寄人籬下,這19年的流浪經歷,把重耳鍛煉成一個出色的政治家與軍事外交家,而且得到兩位實力大佬齊桓公與秦穆公的大力支援,為他後來成就百家霸業奠定了強大的基礎。

在顛沛流離失所期間,晉文公在各國之間奔走流浪,受盡了各種屈辱和白眼,有一天他領著隨從非常狼狽的來到了楚國,楚國雄霸一方,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強國,他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靠近大海,經濟繁榮,軍事強大。

楚國當時的國君是楚成王,他想向北方繼續擴大地盤,這就需要和晉國確立良好的對外關係,於是他以國君的禮儀接待逃亡在外,走投無路的晉文公重耳。

晉文公

在歡迎重耳的盛大宴會上,楚成王對重耳,自己對他如此的禮遇,若有一天重耳能繼承國君之位,該如何回報他?重耳非常機智的回答,楚國人傑地靈,富有四海,玉帛珍寶應有盡有,只有楚成王不喜歡剩餘的東西才會流落到晉國,實在是無以為報。

楚成王當然不會善罷甘休,無奈之下重耳許諾,如果能重返晉國當上國君,將來兩國發生戰爭之時,晉國將後退90裡,古時候軍隊一天只能行走30裡,叫做「一舍」,90裡就是三舍,成語「退避三舍」由此而來。

公子重耳後來在姊夫秦穆公的支援下,重回晉國繼承國君之位,大力發展生產,訓練軍隊,減輕賦稅,很快成為了春秋時期的強國,但是它要是想成就霸業就必須向南擴張,而楚國此時已經迅速的向北擴張,兩國不斷的發生衝突,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晉文公繼位5年後,晉楚兩國的軍隊終於短兵相接,就實力而言,楚國根深蒂固,國力雄厚,晉國不是對手,但是楚國的主將是一個華而不實,十分狂傲驕橫的人,晉文公抓住時機,決定避其鋒芒,主動提出遵守當初的承諾,主動後退90裡“退避三者”,旨在誘敵深入。

晉文公

楚軍主將不顧眾人反對,一直緊追不捨,晉文公採用抄襲的戰術,誘敵深入,成包圍之勢,楚軍大敗。這就是春秋時期有名的以弱勝強的城濮之戰,從此之後,楚國變得內斂,不再向外擴張,而晉文公的霸業從此開始,「退避三舍」的成語也廣為流傳。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