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爭議的宋太宗
開寶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趙匡胤離奇暴斃駕崩。
十月二十一日(976年11月15日),趙匡胤弟弟晉王趙光義即位。
大名鼎鼎的宋太宗就此上線。
《趙匡胤傳奇》宋太宗趙光義劇照,邵峰版趙光義是迄今最經典的,將趙光義陰柔展現得淋漓盡致
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997年5月8日),宋太宗趙光義駕崩,享年58歲,總計在位21年。
整個宋朝有18位皇帝,宋太宗是最具爭議的一個皇帝,沒有之一。
這是因為,宋太宗執政期間存在著許多黑點。
對內,宋太宗繼位後,並沒有減輕百姓負擔,宋朝苛捐雜稅,賦稅依然很重,而且他為籠絡人心,肆意擴大官僚隊伍,為宋朝三冗埋下隱患,再加上他過度崇文抑武,為宋朝武力不振埋下伏筆;
對外,宋太宗兩次北伐遼國,收復幽雲十六州失敗,被迫改而實行守內虛外政策,導致宋朝軍事實力逐漸衰弱,同時對黨項人處置失誤,最終導致黨項人建立西夏。
尤其是宋太宗兩次北伐遼國失敗,成為「不知兵」的皇帝代表,飽受後人爭議,坊間甚至調侃他為高粱河車神。
宋太宗畫像
誠然,宋太宗的軍事水平實在令人捉急,可實際上宋太宗其實是一個有為之君。
宋太宗在位期間,對內勸課農桑,恢復生產,開墾荒地,發展經濟,加強文治,奠定宋朝政治框架;對外收漳泉,降吳越,滅北漢,徹底結束十國亂世,局部統一中原地區。
這樣的成績,在整個歷史長河中,都是一個非常出色的皇帝。
而且,宋太宗對宋朝的影響僅次於宋太祖,其個人能力也位居北宋皇帝前茅。
宋太宗趙光義劇照
總的來說,宋太宗不是開拓型皇帝,開疆拓土,徵伐四方不是他的強項,但他卻是一個合格的守成型皇帝,正是他勵志圖治,讓北宋沒有步五代後塵,平息中原大地百年戰亂。
02、好色之徒宋太宗?
但在野史中,宋太宗卻是被黑得最慘的宋朝皇帝。
由於宋太宗上位並不太光彩,千古懸案燭影斧聲讓他始終背負弒兄篡位的惡名。
因此,在各種野史中,宋太宗都是一個陰險狡詐、心胸狹窄的小人形象。
野史記載的宋太宗是個生化專家,他至少用毒害死了哥哥趙匡胤、南唐後主李煜、吳越末代國君錢俶。
好吧,真實歷史上宋太宗心胸確實不怎麼寬廣,行事也偏於陰柔。
野史黑黑他也屬正常,但也不能什麼黑鍋都往他身上扣,趙匡胤之死屬於千古懸案不說,李煜和錢俶之死,和他真沒什麼關係。
更離譜的是,在一些野史中,宋太宗是個荒淫無度的好色之徒,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例如,野史記載,宋太祖滅亡後蜀後,後蜀末代皇帝孟昶的寵妃花蕊夫人被宋太祖納入了後宮。
但當時還是晉王的宋太宗看上了花蕊夫人。
宋太宗趙光義劇照
有的野史說,宋太宗趁哥哥不在,強暴了花蕊夫人;
而北宋末年著名奸相蔡京之子蔡絛寫的《鐵圍山叢談》更是記載,後蜀滅亡後,宋太宗也喜歡上了花蕊夫人,可惜被哥哥捷足先登。
宋太宗氣不過勁,自己得不到的就要毀了她。
於是,他有次趁宋太祖不注意,直接辣手摧花,一箭射死了花蕊夫人。
(另外,根據北宋邵博《聞見近錄》記載,宋太宗射殺花蕊夫人是不想宋太祖沉溺女色,他本人並不喜歡花蕊夫人)
實際上,花蕊夫人後蜀滅亡後,她的事蹟已經不見正史記載。
而《永樂大典》記載,花蕊夫人被押往開封不久,就已經被宋太祖隨便找個罪名殺死了。
晁氏曰:偽蜀孟昶愛姬,青城費氏女,幼能屬文,長於詩,宮詞尤有思致。蜀平,以俘輸織室,後有罪賜死。 ——《永樂大典·卷二百四十三·經籍考七十》
因此,關於宋太宗強暴或射殺花蕊夫人都只是野史,不太可信。
還有野史記載,宋太宗強暴了南唐後主李煜的妃子小周後。
比如宋朝王銍編寫的《默記》就記載,宋太宗曾多次強暴了小周後。
龍袞《江南錄》有一本刪潤稍有倫貫者云:「李國主小周後隨後主歸朝,封鄭國夫人,例隨命婦入宮。每一入輒數日而出,必大泣罵後主,聲聞於外,多宛轉避之。
自《默記》開始這個說法之後,《避暑漫抄》、《啽囈集》、《南唐拾遺記》、《宋稗類鈔》、《艷異編》等一眾野史都沿用了這個說法。
甚至野史記載,宋太宗強暴小週後時,還請畫家當場畫下一幅名畫《熙陵幸小周後圖》。
宋太宗趙光義劇照
事實上,《默記》也好,《熙陵幸小周後圖》也罷,都經不起推敲,與正史記載嚴重不符。
宋太宗強暴小周後純屬虛構。
宋太宗此人,非常注意自己的名聲,他為了自己繼位的合法性,費盡周折,努力打造一個明君形象。
他是不可能在關鍵時刻節外生枝,讓自己承擔好色惡名的。
也正是花蕊夫人和小周後的野史,讓宋太宗坐實了好色之徒的名聲。
然而,正史記載或真實歷史上宋太宗並不是一個好色的皇帝。
《大宋宮詞》老年宋太宗劇照
這點可以從他后宮嬪妃數量可窺一二。
03、宋太宗的嬪妃
宋太宗見於史書記載的妃嬪總共有13位。
分別是:
1、淑德皇后尹氏;2、懿德皇后符氏;3、明德皇后李氏;4、元德皇后李氏;5、王德妃;6、德妃朱氏;7、貴妃孫氏;8 、貴妃臧氏;9、貴妃方氏;10、賢妃高氏;11、賢妃邵氏;12、淑儀李氏;13、淑儀吳氏。
先來看妃子,宋太宗沒有封為或追諡皇后的妃子有九個,其中德妃朱氏、貴妃孫氏、貴妃臧氏、貴妃方氏、賢妃高氏、賢妃邵氏、淑儀李氏、淑儀吳氏等8個嬪妃史書記載非常簡單,沒有什麼重要的事蹟。
王德妃其實也沒什麼重要事蹟,她平生最重要的事蹟就是雍熙二年(985年)為宋太宗生下第八子趙元儼。
趙元儼就是野史傳聞中八賢王的歷史原型之一。
再來看皇后,宋太宗總共有四個皇后(含追封)。
第一,淑德皇后尹氏。
尹皇后是宋太宗在後周時期娶的原配妻子。
尹皇后是滁州刺史尹廷勳之女,尹皇后的哥哥叫尹崇珂,和趙匡胤相交莫逆,宋朝建立後,尹崇珂曾參與平定李重進的叛亂、攻滅南漢等戰役,,因功升為保信軍節度使
不過,尹皇后很早就病逝了,宋太宗當上皇帝之後才追封她為皇后。
宋太宗趙光義劇照
第二,懿德皇后符氏。
符皇后是宋太宗後妃中家庭背景最顯赫的一個。
符皇后的爺爺是晉王李克用十三太保中的九太保符存審;
符皇后的父親符彥卿是後唐、後漢、後周大將,曾被封為魏王;
符皇后的兩個親姐姐,都是後周世宗柴榮的皇后。
開寶八年(975年),符皇后病逝,年僅34歲,諡號懿德皇后。
第三,明德皇后李氏。
明德皇后李氏的父親李處耘是宋朝開國元勳,曾平定荊湖,立有滅國之功。
可惜,最後李處耘被排擠,鬱鬱而終。
宋太祖為了彌補李處耘,將他的女兒嫁給了宋太宗。
明德皇后的哥哥李繼隆更是北宋名將。
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19歲的明德皇后李氏入宮,後晉封為德妃。
雍熙元年(984年)她被宋太宗立為皇后。
明德皇后個性謹慎,寬厚仁慈,她曾生下一個兒子,後來夭折了。
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駕崩後,宋真宗趙恆繼位。
同年四月,明德皇后被尊為皇太后。
景德元年(1004年),明德皇后病逝,享年44歲。
第四,元德皇后李氏。
元德女王李氏是乾州防禦使李英之女,才貌雙全,賢良淑德。
宋太宗繼位後,元德皇后李氏晉封為夫人,先給宋太宗生了兩個女兒,都夭折了,後來又生下了趙元佐和宋真宗。
太平興國二年(977年),34歲的元德皇后李氏病逝。
宋真宗繼位後,追封為賢妃,故又稱李賢妃,後來又進上尊號為皇太后,追諡元德。
結語、
以上就是宋太宗的後宮嬪妃,宋太宗稱帝後,見於史籍記載的嬪妃只有11位,只有一個皇后(明德皇后李氏)。
這樣的數量,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其實並不多。
如果宋太宗是一個好色之徒,他后宮嬪妃數量不可能這麼少。
這足以證明,宋太宗其實並不怎麼好色。
而且,宋太宗的後宮一片和諧,風平浪靜,沒有什麼宮鬥戲碼。
因為宋太宗繼位後,一門心思想做出一番大事業,從而擺脫哥哥在他心中留下的陰影。
宋太宗根本就沒有什麼兒女情長。
宋太宗:我被人黑慘了,真冤
可惜,歷史真相有時候並不重要,宋太宗的風花雪月,離奇八卦才是讀者感興趣的。
讀者根本就不在乎是真是假。
於是,宋太宗成為被野史黑得最慘的一個皇帝。
宋太宗真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