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鋼琴王子」理查德·克萊德曼的一條演奏影片在中國各大影片網站上著實火了一把。那是在嗶哩嗶哩影片網站(B站)2019-2020跨年晚會上,他演奏了電影《哈利波特》的音樂《海德薇主題曲》。對經典曲目的大師級演繹讓這位在中國享譽盛名已近30年的法國鋼琴家再次“出圈”,並開始通過網絡延續與中國樂迷的情誼。
早在1980年代末,克萊德曼的鋼琴曲就飄進了中國。彼時的中國已經初嘗改革開放的成果,物質生活大大改善,開始對精神生活有更高的追求。 《獻給愛麗絲》《秋日私語》《愛之夢》《夢中的婚禮》……這些悠揚、浪漫、溫柔的著名樂曲都讓聽眾甘之如飴。 1992年,克萊德曼與中國國際文化藝術公司簽約,正式開啟在中國的音樂之旅。
同年3月28日,克萊德曼首場中國演奏會在北京的首都體育館舉行。演奏會門票剛開始發售幾小時就全部售罄。克萊德曼本人也對中國觀眾的熱情和這次演奏會的盛況感到意外和驚喜:「我和我的合作夥伴都沒有想到,有那麼多的觀眾對我那天演奏的曲目耳熟能詳。我們同樣沒有想到,在接下來的近30年裡,我在中國的各大城市舉辦了400多場演奏會。
理查德·克萊德曼
這些精彩的演奏會讓克萊德曼載譽而歸。而2020年初與B站的合作則讓他的團隊看到了中國社群平台上的傳播潛力。從那時起,克萊德曼的官方帳號陸續入駐B站、抖音、今日頭條、知乎、小紅書等各大平台,在雲端繼續奏響浪漫的音樂盛宴。
也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並在全球快速蔓延,線下演出受到了極大影響。克萊德曼原定在中國的演出計畫不得不全部取消。他介紹說,「從2020年3月至今,我在全世界只開過四五場演奏會。但在這近兩年的時間裡,我總是不時地想為中國朋友錄製一些短視頻,為他們演奏一兩首觸及心靈的曲子。
2020年2月,在中國抗擊疫情最為艱苦的時期,克萊德曼錄製並發布了為中國加油的短視頻,說道:「我確信中國政府已經採取所有行動盡全力解決這個嚴峻的問題。我衷心地想對所有中國朋友說:多多保重,我們很快會再相見,加油! We are the world》(世界一家)視頻,持續表達對中國的支持。
每逢中國的重要節慶日,克萊德曼也都會分享與之相關的影片和祝福。例如今年春節前夕,他帶來一曲《春之歌》,並用中文向樂迷致以新春祝福;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舉行當天,他的官方帳號上發布了他曾與中國音樂家合奏的《我的祖國》,來表達對這個特殊日子的紀念;國慶日又發布了演奏《我愛北京天安門》的影片。
除此之外,在日常的更新中也常出現他對中國民樂和華語流行樂的演繹:《梁祝》《山歌好比春江水》《當愛已成往事》《花心》《愛如潮水》…
「從第一次到中國起,我就對中國的音樂產生了興趣。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使這個國度創作出非凡的音樂,我非常喜歡用鋼琴對這些作品進行重新編排並演奏。”克萊德曼這樣表達他對中國音樂的感受。
而社群平台上這些影片的主題和呈現則是克萊德曼的中法雙方團隊思想碰撞的成果。中國品牌代理公司製作總監李昀介紹,經過近30年的合作,雙方團隊互相信任,法方團隊很樂意接納中方團隊提出的建議和想法,也經常主動徵求中方團隊對演奏曲目的意見。
而關於克萊德曼本人,李昀也分享了對這位「老朋友」的印象:「他是一個很平和、很隨和的人,很幸運,他能把自己喜愛的事物當作職業。這30年來,他從起初的稍有距離感,變得越來越理解和喜愛中國。
「小時候在學校裡,我的歷史老師說中國發生了嚴重的飢荒,餓死了很多人……」克萊德曼回憶起自己小時候從他人口中了解到的中國,繼而又講述了自己觀察到的真實的中國,“我很高興地看到,中國的飢荒已經一去不復返,而且如今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普遍高於法國人。”
克萊德曼在中國演奏了近30年,也見證了中國這30年間的發展。除了日新月異的基礎建設之外,他對綠化設施和藝術設施特別關注。 「中國不僅建造了大量便民設施,而且還建造了眾多音樂廳,它們在聲學、美學、優雅性和舒適度方面的水準讓我特別欽佩。”
關於音樂的一切都讓克萊德曼關注,而他對中國的感情也透過音樂進一步加深。他很遺憾自己不太會說中文,「但我對中國作曲家創作的音樂之美感同身受。」在他看來,音樂本身就是一種語言,世界上所有人都能夠在其中相互理解。
(《北京周報》記者 孫旋 責編:徐蓓)